育儿指南

宁夏奶爸11月起多10天育儿假,中国男女平等正在向加拿大看齐?

继2018年6月1日,江苏规定,在原本男方在女方产假期间享有15天护理假的基础上,鼓励男方在女方产假期间额外享受不少于5天的共同育儿假之后,

今年9月27日,宁夏也提出,将自2019年11月1日起,鼓励用人单位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 在子女0至3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共同育儿假。

有网友解读为是,这是国家在带娃问题上,迈出了男女平等的一大步。

因为中国女性一直在养娃问题上负重前行。

网上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

中国女性就业率占比70%,排名世界第一。

中国男性做家务的比例排名世界倒数第四,仅好于日本、韩国和印度。

中国女性平均比男性做家务时间长81分钟。

尽管数据的权威性有待商榷,但至少说明一点,中国女性在家庭问题上的付出远远高于男性。

于是,很多女性为了事业或者追求自由等原因,选择了罢婚,罢生。

《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年我国结婚率为7.3‰,比上年降低0.4个千分点,创下了11年以来的新低,同时离婚率达到了38%。

结婚的人少了,生孩子的数量自然也会下降。

数据显示,自2016年全面二孩”实施以来,虽政策的脉冲效应促使2016年的出生人口出现了小幅攀升,但2017、2018年出生人口再次出现两连降。


如何让国人想生、敢生,已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追究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或跟现有的职场性别歧视和男女不平等现象关系密切:

一、男女不平等

2018年12月19日,世界经济论坛曾发布一份《全球性别差异报告》,在全球149个经济体的男女平等全球排名中,加拿大排名第16,而中国仅排在103位。


报告甚至悲观的预计,想要完全消除全球性别差距还需108年,实现男女职场平等则需202年。

也的确,很多女性其实都希望自己工作、生活都能独当一面,但很多男性则仍然坚持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相夫教子”的传统分工观念。

虽然很多女性跟男性一样在职场打拼,也普遍要比男性在家庭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丧偶式育儿”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同时,在职场上,很多有生育计划的女性会在职场上明显受到歧视。

二、职场女性受歧视

对此现象,有关部门也有所警觉。

2019年02月21日,人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责令用人单位招聘时,不得限定性别或性别优先,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可见职场中的女性歧视问题已尤为突出。

《2018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也显示,女性普遍投入在家庭上的时间比男性要高出15%,而投入工作的时间则比男性少9%。

这就使得,女性要想在职业上有更好的发展,势必要选择牺牲家庭。

这也是为什么,超过6成的职场人士处于未婚状态的原因之一。


而中国单身人口比例高的背后,凸显的则是日益严峻的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

这种现象目前在世界各国已成为普遍现象。

日本厚生劳动省在今年6月公布的人口动态统计数据显示,日本2018年生育率为1.42%,加拿大在2018年的人口增长率仅为0.9%,而中国2018年出生率只有10.94‰,总和生育率仅为1.52。

各国如何解决生育的问题?

日本



除此之外,日本还有产假,产前6周(双胞胎14周)产后8周。

孩子出生后1年享受育儿假,可延长至1年半,男女均可享受。

加拿大

加拿大的育儿福利则一直较为优厚,除了牛奶金等福利,加拿大婴儿的父母可以同时休假40周(标准父母福利假)。



中国

除了现行的产假和陪产假,目前有江苏和宁夏两省增加了共同育儿假,未来或有望推广至全国。



从宁夏共同育儿假”的做法来看,显示出,宁夏政府鼓励父亲多参与育儿工作的初心。

父亲参与育儿的好处多多

其实,研究显示,有父亲参与育儿的孩子,未来发展更好,父亲在陪护期间参与的越多,未来更有可能为孩子投入更多的精力。

有关专家通过对陪产假和育儿假的研究发现, 父亲是否履行更多家庭职责和小孩的发展有关联。休2次或更长时间陪产假或育儿假的父亲, 更有可能将来在小孩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对家庭和工作环境性别平等有正面影响。


毕竟,育儿并不完全是母亲的事情,父亲在育儿阶段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让男性享受共同育儿假,可以让他们更多承担育儿的责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好处,也有利于减轻女性的育儿负担,提高其他女性结婚、生子的积极性。

今年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和鼓励地方政府探索试行与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衔接的育儿假、产休假。

而宁夏作为先行者,也是对《意见》的积极落实,可能会很快得到其他省的仿效,并逐步推广至全国。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