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怕生人,不发言,不合群,家有害羞孩子,父母要懂得知识和技巧

也许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带着孩子去拜访朋友或者是参加活动,本来是高高兴兴的事情,家长也是希望孩子能够开开心心的,但是孩子到了地方扭扭捏捏的,不敢上前,遇到人也不打招呼,躲在父母的身后,搞得父母和其他的人都尴尬不已。

还有可能父母带着孩子去小区里或者其他的地方玩,别的小朋友玩得快快乐乐,孩子本身有要参与进去的想法,但是碍于害羞,只是在旁边看着,迟迟的不敢加入进去。

……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语叫做气质,这里所说的气质与我们平常形容一个人气质好坏的气质有所不同,心理学上的气质是指儿童的行事风格,而不是他们做什么,或者为什么这么做。

一般来讲,害羞的孩子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带有某种比较敏感的气质。同时心理学家把这类孩子分类成迟缓型婴儿,即Slow to warm babies。他们不太活跃,对环境表现出相对平静的反应,他们的心境一般较为消极,他们在新情境中会退缩,适应比较慢,大约有10%~20%的婴儿属于这样一个类别。

科学研究表明,对于害羞,很多家长在传统上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修复的,性格上的问题,但是这种气质人格上的区别是孩子天生自带的性格。

一些害羞的孩子,即便是他们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的,胎儿时期根据监测都会表明,当遇到新情况的时候,他们的心跳会有增加的趋势。这样的孩子出生之后,当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他们需要利用更长的时间来适应环境,他们不会马上一下子跳到新的环境当中去,小婴儿会更倾向于面无表情,而不是向陌生人微笑,而当他们渐渐长大的时候,当遇到新人,新情况,他们也会相对的后退一步,先进行观察。



害羞是一个特殊气质,不是缺点,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

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害羞的孩子具有一种慢热型的气质,当他们遇到新的情况,遇到新的人和事的时候,不会贸然的形式,他们会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当他们认为同对方建立足够信任,同时他们确认面对的新情况不会有任何危险,而觉得对安全的时候,他们才会加入进去。

实际上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方面的气质,只不过是多与少罢了。而害羞的孩子往往是这种气质表现的更为强烈。这样的一种气质无疑使孩子能够更加有效的保护自我。最起码家长不会担心孩子去贸然行事闯祸而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

孩子之所以害羞,往往是他们由于更加敏感,而且他们考虑的事情会更多一些。科学实验表明他们大脑对于外在危险的信号反应更加敏感,更加容易激发应对的反馈。当这些孩子长大之后,由于他们本身的气质所决定的,使得他们更加能够全面的考虑问题,使得他们更能够容易理解他人,能够容忍其他人共情,更加具有广泛的和深刻的同情心,同时这一类型的孩子当他们承认之后,他们更容易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而不会去轻易的对他人发号施令。

所以说有一些孩子天生气质就是内敛,安静,内心平和,这些与其说是缺点,不如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只要不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不影响到他们的交友和社交,家长大可不必担心,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色彩斑斓的,也应该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但是如果孩子的害羞心理比较严重,而且家长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的害羞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孩子缺乏自信心而产生的,就需要家长在和孩子日常相处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循循善诱,使得孩子能够突破自我,渐渐的建立起自信心,轻松的建立起与他人沟通的渠道。

家有害羞宝宝,通过这简单8个步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避免贴标签。当你带着孩子到一个新的环境当中孩子怯生生的躲在你的身后。这时候千万不要以他害羞”。来给孩子找借口,这样一种负面的标签,会不利于孩子性格的成长,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时刻有这样一个负面的气场围绕着。重新定义孩子的行为,当第1次带孩子去某一个地方,或者是见新人的时候,孩子躲在身后不跟人打招呼,往往对方会出于好意来给孩子这样一个看似不是非常友好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孩子害羞了。”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在孩子面前有意识的拒绝接受这种描述,在孩子面前换一种说法:嗯,他喜欢先观察一段时间,先看看是怎么回事。”帮助孩子做好准备。最有害羞气的孩子往往会非常担心他们到新的环境当中会面对什么样的新情况。比如说孩子要上学之前可以告诉孩子学校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比如说带孩子去进行一下参观,如果说孩子要参加比较大的社交活动,比如说参加婚礼之类的,在这之前和孩子可以认认真真的谈一下儿就要将发生的情况大概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孩子的担心就会非常有效的减少了。告诉孩子你理解他的感受。与其说去强迫孩子和他人打招呼,倒不如向孩子展示你是理解他的,可以试着这样对孩子解释: 遇到新的情况确实是需要一些锻炼才可以参与进去的,有些时候你遇到陌生人也会感到害羞,但是一旦开口说话了,这种紧张情绪也就会慢慢消失。教会孩子与陌生人建立关系的技巧。一般来讲,害羞仅仅出现于在友谊建立的最初阶段。很多的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下会是非常自信的,他们往往能够如鱼得水,他们最大的障碍就是刚刚开始遇到新的人和新的事物的时候,明白这一点家长就可以有地放矢的帮助孩子,可以教会孩子一些最为简单的技巧,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开端,比如说一个简单的微笑,摆出一副友好的身体的姿态,非常简单的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鼓励孩子多做练习。性格的养成就如同我们的肌肉锻炼一样,要使得我们有强壮的肌肉就需要不断的练习,性格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断的锻炼不断的,遇到新的人,锻炼自己的技巧,会慢慢的提升起孩子的自信心。进行角色扮演。害羞的孩子往往会担心,害怕他们会说错,或者做错某些事情,要锻炼孩子的自信心,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比如说利用他们的一些玩偶,玩具呀,设定一些场景,让孩子假装的去遇到新的朋友,遇到新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下面进行排练。给孩子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我们都知道孩子是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并进行模仿而学习的。家长在平常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树立起好的榜样的作用,比如说见到人主动的和其他人打招呼,时时刻刻能够礼貌待人,并且为他人考虑。孩子通过对父母的观察,久而久之也就会养成了一种习惯,在遇到其他人的时候不再有开口的压力。



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对于2~3岁的孩子,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让他们建立起安全感,当他们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他们感到最为安全的地方就是父母的怀抱,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抱着他们或者把他们放在腿上,让他们面向其他的人,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看到周遭的环境而渐渐适应其环境。

同时对于两三岁的孩子,父母可以刻意的安排一些机会,让其他的人,比如说孩子的祖父母或者是叔叔阿姨之类的代替父母来照顾孩子一段时间,这样一种有规律的和父母的分离,可以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人。不仅可以使得孩子对人更加熟悉,同时也可以减少日后与父母之间的分离焦虑。

四五岁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家庭,走到外部世界当中去,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利用很多细小的机会而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比如说当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视频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鼓励孩子说上几句话。去购物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些小物品,并且鼓励他自己去收银台与服务员交流,自己去交钱。平时在小区里边上下电梯的时候,遇到街坊邻居主动的打招呼,别人为你拉了门了,鼓励孩子的说一下谢谢。

比如说在我们家孩子小时候,每次我们去吃麦当劳都会有一些吃不完,打包回去,我都会让孩子去到服务员那里去要个打包袋。一次两次,渐渐的孩子就形成习惯了,用不着家长知识就主动的去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小事,实际上孩子无形当中开始习惯于与陌生人交流。

孩子6~7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开始有了从他人建立友谊的概念,这时候家长可以请一些朋友的孩子到家里来玩,即便是害羞的孩子,他们在自己家庭的范围之内也会感到更加安全,更加自信。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朋友圈,有了朋友自然而然自信心就会提高了。

另外即便是比较内向比较害羞的孩子,也并不妨碍他们有自己的特长,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学到一两项拿得出手的技能。往往这样的技能会使得孩子自信心爆棚,也可以非常有效的吸引到其他孩子的注意,使得他的身边围绕着一群朋友。接触过一个小朋友,再幼儿园的时候非常腼腆内向,遇到事情常常自己躲到角落里,回来再父母的鼓励下,孩子开始练习舞蹈,孩子非常热爱舞蹈,跳起来有板有眼,前些日子再圣诞活动上看到她表演,像换了一个人,自信满满。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作为成人,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去改变孩子,而是因势利导,有一方面是促进孩子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另一方面是鼓励他们不断的完善自己,突破自己,在学业上如此,在孩子的性格形成上也是一样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更加的细心,更加的耐心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健康的成长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