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是史蒂芬·列维特畅销书《魔鬼经济学》的第四本。
2、魔鬼式思考的基础阶段:像孩子那样思考。
3、为什么要向孩子学习思维方式呢?有位魔术师叫亚历克斯·斯通,他给各种不同的人群做过魔术表演,但是在他表演过的魔术中,只被成年观众揭穿过两次,却被孩子揭穿过很多次。
4、为什么孩子比成年人更难骗?斯通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孩子会大方承认自己不知道”,而成年人却喜欢装成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所以成年人总是一门心思想揭穿魔术,显得自己比魔术师更厉害,其实反而更容易受骗。其次,孩子认知事物时没有既定的条条框框,而成年人看问题往往带着预设和成见,这些预设和成见也正是容易被魔术师操纵的地方。第三,孩子思维简单,不会把魔术想得很复杂。实际上大部分魔术的确是非常简单的把戏,成年人却往往把事情想得很复杂,结果给出一些非常荒唐的解释。
5、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成年人在思维方式上,至少该向孩子学习四点:第一,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第二,尽可能放下预设和成见;第三,把问题简化,从小问题着手;第四,试着换个角度看问题。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谈。
6、在掌握了魔鬼式思考的基本要领之后,我们就进入到魔鬼式思考的高级阶段:动态博弈的智慧。
7、动态博弈简单说就是设一个局,让坏人自我暴露出来。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在书里,列维特通过所罗门王断案的故事告诉我们。
8、所罗门王是圣经故事里面的人物,是以色列联合王国的国王,他特别善于断案。据说有两个妓女,她们住在一块儿,很巧的是她们俩在几天之内各自生下了一个男孩,其中一个婴儿没多久就夭折了。这时候,两个女人都说活下来的那个婴儿是自己的孩子,并且为此撕破脸皮、大打出手,最后不得不对簿公堂。这可怎么办呢?看着两个女人争吵不休,所罗门王不耐烦地说:这样吧,你们别吵了。拿我的剑来,把这孩子劈成两半,你们一人一半带回去。”其中一个女人立即对国王的判决表示拥护,而另外一个女人则大声嚎哭,边哭边说自己不要孩子了,让对方把孩子带走。所罗门王一看,马上吩咐把孩子还给那个哭泣的女人。
9、这个故事你肯定不陌生,孩子的真正母亲绝不可能看着孩子被活活劈死,宁可把他拱手让人。所罗门王故意设下陷阱,让说谎的女人自动现身。这就是列维特所说的动态博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