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7岁前读完10000本书和门门功课100分,你觉得哪个对孩子更重要?

生活中每每谈起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是很多家长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有时候,就连孩子的生日许愿,都有可能逃不过家长的学习成绩魔咒”。

昨天,饭店吃饭的时候,就刚好碰到一家给5岁左右的孩子过生日,只见到了许愿环节时,由于那孩子很腼腆,不知道怎么许愿,她的家人就从旁提示孩子,学习成绩门门都优秀”。

也许,在很多家长看来,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甚至门门功课100分,那么,做家长的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甚至是班上的倒数几名,那么,做家长的可能就有种天塌地陷的感觉!

因此当有这么一道魔法选择题供家长选择时:

A.7岁前,孩子读完10000本书

·

B.7岁前,孩子门门功课100分

我相信很多家长会毫不犹豫的选择B,因为在他们看来读再多的书对孩子有什么用?最终决定孩子命运的还是学习成绩。

可是你知道吗?

在孩提时代,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期,需要孩子多读书!

然而这个阶段,父母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就极有可能会扼杀掉孩子的兴趣、天赋和创造力,并且随着孩子进入高年级,阅读能力的缺失会慢慢反噬学习成绩,造成孩子成绩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容易出现三年级现象”、初高中成绩突然下滑”的关键原因。

你或许还不知道!

其实,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小学生、甚至是初中生来说,是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或者成绩差的现象,孩子的成绩时可以逆转的。

而能够做到这点的,不是让孩子多记几个单词或者多上几个补习班,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孩子课外多读点书。

你可能有点不大相信!

觉得自己花了那么大代价,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都不能提高孩子成绩一分,让孩子读点课外书就能实现逆转?

但,事实确实如此!

此前,有人在网上对近几年的一些高考学霸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学霸很小的时候就特别爱读书,而课外阅读对他们学习上的帮助特别大。

实际上,大多数的学霸的家长,都不是唯成绩论的家长,很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比如前段时间比较比较火的国民才学武亦姝,她的父母从小的时候就会陪她读很多书。

之前,还看到过这么一个报道,一份对全球3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调查发现,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在7岁之前,大都读完了10000本书。

相信这么一份有说服力的调查和数字,更值得很多唯成绩论的家长深思!

《水木年华》曾经的主唱歌手李健,常年保持大量阅读的习惯。谈起自己的创作,他曾经就说过这么一句让人深醒的话:

你找一些参照系,就不会那么容易轻狂。你经常读书,经常创作,就会越经常感受到自己的有限性。”

课外阅读 竟然决定了3个孩子的命运

说起读书,这让我想起了1年前,一位做小学老师的同学跟我讲的,他们班上3个孩子的故事。为了方便我的叙述,这里就用第一人称来描述。

我曾带过一个四年级班,对这个班上的很多同学都很熟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三个孩子,可以说是三个性格、成绩完全不能同比的孩子。

先说说第一个孩子,叫芙蓉。这个孩子学习特别的努力,而且也是老师口中的乖乖女,上课不捣乱、下课不搬论是非,但是却又是那种老师既喜欢又容易被遗忘的人。

再来说说这第二个孩子,叫大卫。这个孩子优点和缺点都极为明显,成绩不算太差也不算太好,特别能说会道,但是总是学习散漫,布置的作业,每次拖拖拉拉最后一个完成。

最后一个孩子,叫全博。是个非常出色的学生,功课门门优秀,而且一张口说话,你就会发现他很有思想见地,而且性格温和,几乎找不到缺点。

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这3个孩子之所以引起我的格外注意,这还要从他们的的作文说起。

芙蓉的作文,字写得好看又工整,但经常出现各种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内容也贫乏,还有很深的范文印记。让她改,前后改了3遍,但除了改了几个字,几乎看不出和开始的有啥区别!

和芙蓉相比,大卫字写得不好看,而且卷面也经常不整洁,但通篇几乎没有一个错别字和病句。我翻了一下他以前的很多作文,发现他的各篇作文水平差异明显,认真写的,能让你感觉他才华横溢,不认真写的,让你觉得就像是猪拱过的,完全是应付差事,但总的来说,作文水平还是比芙蓉要好!

全博和芙蓉、大卫相比, 他的每篇作文不仅字写的好看大气,而且内容也特别有内涵,观点也很犀利独到。

针对这三个孩子作文的问题,我大概就能猜出他们的问题在哪里了。因此特地先单独跟他们了解了一下情况,结果果然验证了我在课外阅读上的想法:

芙蓉跟我说,她妈妈不允许她读课本以外的书,课外最多就是读作文范例。说读课外书只会影响她学习,让她上课不集中。

(PS:后面我找了芙蓉的妈妈谈过,告诉她孩子小学阶段考试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不然会严重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学习 。多读点课外书,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但是她妈妈最终还是没能听进去我的话,宁愿多花时间和金钱让孩子多上补习班)

大卫的爸妈常年在外地打工,他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加上家里穷,家里除了一台电视机和一部老式手机外,就找不到其他电子产品了。因此他无聊的时候就会去外面地摊上买书看。不管是什么书,只要看一眼喜欢的,就会买来。因此他的阅读非常杂乱,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他的作文里。

全博的家境条件不错,而且父母也都是文化人,家里从小就会有意识的让他读一些书,什么中外名著、历史、自然科学方面的书都会系统的读一些,因此他的阅读量也是非常大的!

后来这3个孩子读完小学都上了初中,然后就断了联系。直到有一次路上,偶然我碰到了大卫。他跟我说,他现在和芙蓉都在市里面一个普通的初中读初三。

芙蓉一直很努力学习,但成绩一直是班上中间的那部分人,今后要想上个好高中,肯定是比较困难了,而她妈妈还在天天逼着她上各种补习班。

大卫自己初一初二的时候成绩一直不好,几乎可以排倒数,这主要是他自己不用功,后面上了初三,自己心里就开始急了,又加上妈妈回来特地陪读,因此开始勤奋起来,一学期就飙升到了班上前几名!相信今后也能上一个不错的高中。

至于全博,大卫跟我说,他在全市非常不错的初中读书,而且听人说,已经被学校推荐保送到市属最好的中学读高中。”

听完这3个孩子的故事后,可能很多家长都会提出质疑,一个小小的课外阅读怎么就造成了3个孩子如此不同的命运?

我不敢说喜欢课外阅读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定就会好,但是我敢说的是,如果一个孩子很少读课外书或者从来不读课外书,那么随着孩子逐渐踏入高年级,他的学习 一定不会出色。

就举很简单的例子,每年高考当作文命题涉及古文时,往往课外阅读量大的孩子在写这类题材时,就特别占优,而那些不读课外书的孩子,有时候连题目都审不明白,怎么拿高分?

生活中,相信很多家长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那些成绩越好的孩子,越喜欢学习,而那些成绩越差的孩子,越不喜欢学习。但是却很少有家长透过这个现象,看到两者之间差距的本质:课外阅读进行的怎么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你可能还不知道!

在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孩子6~9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接触阅读了,4岁的孩子可能就已经能够独立大量的阅读书籍了,而与之相比,中国孩子阅读培养就明显滞后,一般2、3岁才开始阅读,8岁的孩子阅读能力只达到人家4岁的水平。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我们的家长也开始注意对孩子阅读能力培养了,据之前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主要14-17周岁)课外图书的阅读量也在逐年增加。

说了那么多,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具体都有哪些好处呢?

0-6岁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的黄金期,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单单可能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成绩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而且也容易提高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

1

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

一个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会使得孩子对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就可能会激发孩子继续去探索更多的知识,从而养成自学能力。

2

丰富和完善孩子的语言系统

孩子接触的课外阅读越多,就越容易丰富孩子的词语和知识储备,进而也会促使孩子的语言系统得到丰富和完善。最直接的表现如说话出口成章”等等。

3

拓宽孩子的格局观

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长大后,成为马化腾、马云、李彦宏、乔布斯、任正非那样的时代人物?而有的孩子长大后,只能为一日三餐忙碌不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格局!

有些人他从小的格局高,因此注定不会太庸庸碌碌,而有的人格局小,就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狭小世界里。

而多读书会让孩子接触更多的知识,了解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就不会做个井底之蛙,慢慢自己的格局观也变高,因此将来不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上,就特别容易取得好成绩。

4.

会提高孩子的智力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上幼儿园、小学的时候,表现的特别聪明伶俐、成绩优秀,而到了更高年级的时候,却成绩下滑的很厉害,越学越笨呢?就是因为他们在本该需要大量阅读的时候,却整日被各种补习班、范例作文等给霸占了时间;不会思考,智力始终停滞不前。

5.

提高作文水平

此外,课外阅读丰富还可以帮助孩子丰富作文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正如伟大的诗圣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也会说了,我也知道阅读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孩子就是不爱阅读,他能玩一整天手机,就算眼睛玩近视了,也没有让他害怕不玩,我有什么办法?”

其实,孩子不爱阅读,不是他们真的不喜欢读书,而是家长引导孩子课外阅读的方法不对!

让孩子爱上阅读 父母需要做好这3点

1

不要让孩子功利性的读书

与孩子课外阅读起步晚、数量少相比,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家长中,总是盛行功利性阅读,这不仅会打击孩子阅读的兴趣,而且也容易让孩子读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那么那些情况是属于功利性的阅读呢?

【选书范围窄】很多家长把阅读当成了就是阅读课本或者和课本密切相关的东西,还有的家长给孩子选择课外阅读课本时,喜欢挑选那些精选集什么的。

PS:这些当然可以读,但是阅读过分局限于这类题材的,很容易把孩子的思维给培养死了。

【精读】很多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时候,喜欢让孩子一个字不拉的看完。认为这样就不会遗漏什么重要的东西。

PS:精读固然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但也容易把阅读变得有些枯燥。读书,就好比谈恋爱,如果你把氛围搞得那么枯燥,还怎么继续下去呢?而且对于低年龄孩子来说,精读会让他们感到特别吃力,因此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连猜带蒙的去读、海量的去阅读。

2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家长带孩子阅读的时候,很不注重阅读氛围,而且还不分场合的读,比如在操作的工作场所读书,开着电视读书等等,很容易破坏孩子阅读的专注力。

孩子阅读是要一个很好的氛围的,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持续阅读的动力。

比如说,晚饭过后,固定个时间,全家人可以在一起,读书,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读。

比如说,周末有空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读,在那种环境下,孩子会不自觉的去读书的,低年龄的孩子,其实去超市的儿童书屋旁边就可以读了。

比如说,看电视的时候,碰到孩子比较喜欢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动画片,可以找来相关的书籍,让孩子读读。

3.

父母做好榜样

很多家长总是在强调孩子去读书,而自己却下班回来玩手机,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思进取”。可以想象一下,孩子看到家长都这么颓废了,又怎么有动力去自己读书呢?

家长也千万不要抱有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多数的学霸家庭案例告诉我们,一个爱学习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老师给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