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从一岁半左右开始,到三、四岁都会经历一个涂鸦敏感期,信手乱画”是宝宝身心发展的需要。涂涂画画是他们认知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展现方式。
孩子最初的涂鸦”都是无意识的,没有绘画构思和目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发展,他们会慢慢调整自己手部的控制力,进而利用涂鸦进行自我创作和情绪表达。
因为此时他们的语言功能还未完善,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善于表达内心,而这个时候画笔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二语言,涂鸦可以帮助孩子表达自我,与成人交流。涂鸦的阶段特征
阶段一、随意涂鸦(1岁左右)
这个阶段孩子的动作是不受控制的,主要是在感受自己的动作,在纸上留下一些痕迹,而这些痕迹也在告诉孩子,我是可以留下点什么的。
阶段二、重复涂鸦(1.5岁左右)
根据已积累的经验,孩子开始重复自己的动作,可以通过视觉来控制动作,神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阶段三、圆圈涂鸦(2岁左右)
开始尝试更复杂的动作,画出圆圈类的线条。
阶段四、命名涂鸦(2.5岁左右)
可以表达自己画作内容,将自己的动作和想法、经验连结起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感受,转变到想象的思考中来。
如 一般刚开始孩子都会随意涂鸦,没有特定的目的性,就是拿到东西就开始在书上本上乱画。
不知道宝宝多大了,我儿在一岁半的时候就喜欢拿我的笔乱画了,于是我果断在网上买了黑板,回来贴在墙上让他随意画,红黑蓝三种颜色,告诉他就那个范围随便画,超出就不可以,画的乱七八糟,然后猜想她画的什么和孩子沟通,胡乱说一通都可以,毕竟他也不懂哈哈哈,随后买了图画本就是填色的,买了蜡笔,让他认识各种颜色,还买了丙烯颜料让他用手指画画,棉棒画画,尽量满足。他不感兴趣了,就不会乱画了,感兴趣了说不定能画出个什么呢?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尽量满足,说不定会带来惊喜,
每一位家长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宝宝用画笔涂抹到桌上、墙上甚至沙发上,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画,到处都是他们创作的地方,我们将这个阶段称之为涂鸦。
遵循自然规律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涂鸦
孩子自然进入涂鸦期以后,还没有描绘真实事物的意识和能力,他们不能理解家长的期望,也不可能达到家长的要求。面对宝宝的涂鸦,大可不必把它当回事儿,也千万别用示范的方式过早地教孩子画什么、怎么画!
小孩子都是喜欢乱涂乱画的,这是他们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创造力形成的一个过程,这时如果硬性阻止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家长可以适当约束和保护。
1、为孩子规划一个画画的角落,告诉他只可以在这里画。重点是:只可以。
2、为孩子准备各种专业的画画工具,包括各种彩色的笔、画架、本子,让孩子有足够的仪式感。
3、画出的作品不要批评也不要乱称赞,要言之有物,如果实在看不出来,可以让孩子自己解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