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每一个老师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够优秀的,这个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我自己的内心而言,无论学生是否调皮捣蛋,我都希望他能优秀!
在教育有些孩子,或者处理孩子们之间的事情时,我有时候也会想这个问题,他们怎么就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呢?
后来,经过多年的经历,观察,思考,并和一些同学进行聊天,我发现了问题,这就是:你的良苦用心是孩子们需要的吗?孩子们对你的良苦用心认可吗?可能这样想的答案,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理想。是的,我们一厢情愿为孩子好的想法是片面的,我们老师只是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善恶观等等来要求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包括孩子的需求。
我们老师可以再思考一下,这就是:我们都对吗?并不尽然吧!也许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对的,可是那少部分呢?人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人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和成人的思想来要求孩子,这些都对吗?所有一切的良苦用心都是基于我们的想法,我们不能以此就说自己的良苦用心学生不理解吧。或许孩子也会说,老师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意思呢?
其实,有时候孩子也会说,老师,人其实不错,但我就喜欢和他对着干,因为但他根本不懂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如果孩子都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他就不是孩子了,就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才能有自己的想法,才会有精彩的不同。
回到问题本身,孩子是不是与你的观念相悖、做法不同就是不理解你呢?如果你只从学习成绩来看孩子,而孩子从自己的喜好来评价自己,那得出的结论应该会有所不同,而这时候,你一味要求孩子从你的角度去做事、做人,自然就会有孩子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的想法。特别一些特立独行的孩子,都不会符合你的要求!都不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所以,咱们老师包容性强一点,彼此多沟通,多谅解,不会有孩子不明白的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