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当“终点”又回到“起点”,为什么彼得就不再觉得“太吵啦”呢

当终点”又回到起点”,为什么彼得就不再觉得太吵啦”呢

床吱扭吱扭,地板嘎吱嘎吱,树叶落在屋顶上沙沙”的声音,烧水壶嘶嘶”的鸣叫声……确实也够吵的。

那么,想要安静的彼得是怎样解决了这个烦恼的呢?

由美国著名作家安·麦戈文和著名艺术家、童书作家和插画家西姆斯·塔贝克联手打造的绘本《太吵啦》就讲述了一个幽默又充满智慧的民间故事:一位名叫彼得的老爷爷抱怨房子里太吵啦,所以他去找那个有智慧的人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智者让彼得先后找来一头母牛、一头驴、一只绵羊、一只母鸡、一条狗、一只猫放进屋子里——可想而知,屋子里只会更吵更乱。就在彼得觉得自己受了愚弄而生气的时候,智者又让彼得把找来的那些动物都放了。结果,彼得觉得:多安静的声音啊。”而且,他还可以享受一个非常安静的梦了。

(一)

那么,经过彼得的一番折腾,他的房子最终安静下来了吗?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其实,还是原来的老样子,什么都没有改变;唯一变了的只有彼得的感觉。原来他觉得吵,处处不适应;后来加了那些动物,当然声音就更为嘈杂了。然而当动物们都离开了的时候,屋子里还是原来的声音,但在彼得这儿,有动物时的那个更乱,比起没有动物时的感觉,真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其实,什么也没有改变,等于是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二)

看似一次白折腾,其实却未必。至少,为了解决太吵啦”的烦恼,彼得确实努力了一把。而且彼得最后也确实很满意,也能够感受到安静的声音、享受一个安静的梦了——尽管其实什么也没有改变。

这个其实什么也没有改变”,是读者们看到的。在于彼得,无论如何,他不觉得是这样,他觉得自己达到了目的,肯定也很感激那个有智慧的人。

这就足够了。真相有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感受。

(三)

但无论如何,那个有智慧的人,还真的是一个智者。他看似在让彼得白折腾,其实就是要人为地制造一个强烈的对比,以一个巨大的悬殊差别来改变彼得的感受。很显然,他达到了目的,他提供的这个解决办法很有效果。

很有效果的办法,当然算是一个好办法,也符合智者的身份。

而读者,也千万不必因为其实前后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而觉得那个有智慧的人是在愚弄彼得,而觉得彼得其实是受到了蒙骗。

要知道,虽然看似白折腾,其实账并不是这样算的。重要的最后的感受与结果。比起彼得的满意来说,前面的一切白折腾”显然都是非常值得的。

(四)

所以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想当然,而是要用最终的结果来检验办法的成败,让事实来说话,而不要让所谓的理智来说话。

有些事,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它就是那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