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别再抱怨孩子说话晚了,抓住语言发展敏感期,宝宝越来越聪明

前几天在小区里溜娃,遇到同样溜娃的一位奶奶,两个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

看到儿子的小嘴儿一直在说个不停,那位奶奶有点焦虑地跟我说,自家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都快三岁了,什么都能听明白,就是很少说话,只肯叫爸爸妈妈,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问了下家里的情况,老人说,平时孩子爸爸妈妈上班都忙,就他和老伴在家里带孩子,两个人话都不多,每天又有那么多家务要做,累的也不想多说话。

其实,孩子开口早点晚点都是正常的。但是,孩子的语言发展有敏感期,及时抓住这个敏感期,极大地有助于孩子未来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一、掌握孩子的语言发展阶段,及时给予输入

美国儿科协会指出,每个孩子都以不同的方式进化。然而,儿童在生命最初几年对语言的摄入,直接影响了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

1.0-1岁 无意识发音到模仿发音

婴儿在刚出生后就会用哭、笑、不清楚的几个音来表示情绪。有些时候,通过上下嘴唇自然的碰触,婴儿会无意识发出某个字的音。比如说,他会很容易发出ma,ba”的音。

之后,他会渐渐理解词语的意思,听懂简单的指令。由于婴儿天生就会善于模仿,要多和婴儿说重复性强的词语,如妈妈,爸爸,奶奶等,他会逐渐习得简单的发音。

2.1-2岁 对更多的词汇感兴趣

这个时期,宝宝在语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词汇量大量增加,只是有些发音掌握不准,有时听起来好像是有地方口音一般。其实这是因为幼儿大多先学会发一声和四声,二声和三声的习得还需要一段时间。

除了叠字的运用,他们对夸张的拟声词也很感兴趣。当不能准确表达词语的时候,有的宝宝甚至会自己创造词语。

开口早的宝宝,还可以说出某几个简单的数字。

3.2-3岁 语言快速发展,用句子或段落表达

这是宝宝语言快速发展的时期,可以用成句的话来准确表达意思,发展好的宝宝,甚至可以成段地复述一个故事。

随着语言的发展,宝宝可以和成人进行更好的交流,很多宝宝会开启十万个为什么”,通过与家长的问答获取更多的词汇和知识。

4.3岁以后 语言爆发,交流无障碍

到了这个时期,之前对孩子的语言输入已经可以看见效果,孩子开始大批量向外输出,经常会爆发一些金句”。很多话听起来都似曾相识,其实都是家长之前说过的话。

孩子可以和成人进行比较顺畅的交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比起之前发音不准,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可以基本发出正确的语音。当然,前提是为他输入语言的成年人发音标准。

二、如何让孩子成为语言表达小达人”

对孩子的大脑进行语言刺激,要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启动。除去天生的性格,后天家长对孩子语言的关注和培养将会影响孩子语言的发展走向。

1.对孩子输入的语言越多,孩子未来输出的就越多

对婴幼儿的语言输入,重复是最有效的方法。宝宝1岁前,基本是以家长输入为主。

这种输入是随时随地的。看到任何物品、人物、动物、颜色,你都可以一遍一遍的告诉他名称。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重复地输入就会在孩子大脑中形成印象。

也许当你得不到回应时,会觉得有点沮丧。但这些都是积累的过程。有一天,孩子会突然对你发声,而且说的都是你和他说过的话,通过模仿形成的印象开始源源不断向外输出,令人十分惊喜!

对孩子说话的语言也要非常注意,你运用的词汇越丰富,对他大脑的刺激就越多,他未来输出的语言也就越丰富。

可以通过复述儿歌、诗句帮助幼儿感知语言的韵律和美感。也要多用形容词、副词、成语等,丰富孩子的认知。要尽量多为他描述事物和事情发展的经过,帮助他构建语言的逻辑。

2.运用规范的语言,你的孩子才更容易和外界进行沟通

想让孩子说出什么样的话,家长就要让孩子听到什么样的话。满口脏话的家长不可能教育出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常常抱怨的家长也养不出一个会用语言关心别人的孩子。

很多家长喜欢用儿语和宝宝说话,吃饭饭、拉臭臭、果果、球球、打打等,这些并不利于宝宝语言的发展。要用标准的词汇和宝宝交流,就像成人之间交流一样,这样,宝宝才能及时获得正确的信息。

有的老人说话方言浓厚,甚至还会夹杂一些粗话。要知道,孩子对不好听的话尤为感兴趣,学得也快,这对孩子语言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当对孩子进行语言输入时,要完整、规范,多用书面语。比如说,如果看见一只猫走过,可以向宝宝描述说:宝宝,你看,这是一只黄色的小猫咪,耳朵尖尖的,身上毛绒绒的。它正在散步呢。是不是特别可爱啊!

多重复几遍,宝宝再看到猫,就会指着说,猫咪。再大一些,就会准确地说出数字和颜色了。

3.鼓励孩子表达自己,不轻易干涉和纠正

当婴幼儿词汇得到一定的输入时,就会尝试着自行输出,这个时候,可能会说错,可能发音不标准,可能会断断续续想好久才发音。

有的家长缺乏耐心,会直接替孩子说出来;有的家长不注意培养方式,甚至直接说:你说的什么啊,都听不懂。久而久之,孩子信心被磨灭了,积极性被打消了,自然也就不愿意多说话了。

在宝宝尝试说话的时候,不管说的是什么,要耐心听完,即使说的不对也不要马上干涉,而是鼓励他,顺着他继续说下去,尽量多给他锻炼的机会。

比如,当宝宝指着一件物品不清晰地说出它的名字时,家长可以继续说:哦,宝宝认识某某(用正确的发音再强调一遍)啦,真棒!那宝宝知道它是什么颜色的吗?

有的宝宝性格相对外向,爱表达自己,甚至像话痨”一样不停的嘀咕。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嫌烦,更不要用嘲讽的口气说:怎么没完没了的。而要静静地听。

当宝宝和你交流的时候,要尽量多延展话题,这样才能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

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努力。

抓住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器,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交流氛围,全身心陪伴在他们身边,适时给予语言输入,鼓励他们多说、多练,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这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助力。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betty喵,一支笔书写诗意生活,一颗心伴娃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