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说,孩子上一年级,能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孩子今后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我们身边,在很多一年级孩子身上,还存在一些让家长头疼的坏习惯:
⒈做作业时间随心所欲”。
我和你说,我家孩子现在刚上一年级,一回家就看电视,作业到晚上很晚的时候才写,每天都被老师批评,我真想把家里的电视砸了!”曾经有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向我吐槽这么一个问题。孩子做作业的时间随心所欲”,孩子所做的作业估计也是马虎应付,被老师批评,自己也火冒三丈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⒉学习时间一心两用”或一心多用”。
有些溺爱型的家长,往往对孩子学习上的一些细节不太在意。举个例子,我亲戚家有一个小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这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基本上是这样的——电视开着,他左手的手机游戏也开着,嘴里还含着零食……在学习时间一心两用”或一心多用”,别说一年级孩子,就是我们家长这样做,学习效率能有保障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二宝明年上一年级,大宝11岁上六年级了。孩子上小学后,一到三年级,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加重要。正面5个学习好习惯,希望能帮到你。
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大宝一年级时,我们有陪写作业,就是孩子写作业,我们就在边上看书,写完后会帮忙检查。家庭作业很重要,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而且养成认真完成每天的作业的好习惯。孩子放学后切记,不要着急让孩子写作业,休息下喝点水果,放松一下,这样效果更好。孩子上一年级是进入学习的全新阶段,这个时候家长一开始帮孩子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我的大宝今年一年级刚毕业,谈谈在一年级时我主要抓了哪些习惯养成:
01
写字工整的习惯
我的整个小学阶段写字很潦草,六年级时老师看不下去,每天让我写100字给他,现在的字能看真是感谢小学老师。对于我的孩子,我是从幼儿园学前班到一年级开始抓写字的,每天写一页字帖,不注重数量,只注重质量,写的不好就撕掉重写。现在给孩子讲多了她也不理解写字的好处,我认为字是在社会上最重要的一张名片,甚至超过了长相。
孩子步入小学一年级,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记得我家棠仔上小学时,老师再三强调过,孩子步入小学,首先要培养的就是习惯。习惯培养好了,孩子自律了,父母也轻松。不用每天为了孩子的学习吼叫、唠叨,喋喋不休,这也是最无效的方法。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父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之前,家里的小外甥读一年级的时候,我曾详细地为姐姐分析过这件事情。下面呢,我就把我的想法整理后,跟大家分享一下。
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1.首先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开始。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在学校累了一天,从学校回来之后,应该先吃点东西再玩一会儿,最后再写作业。但实际上,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孩子就会养成拖延的习惯。
家庭作业应该是回家之后,孩子需要完成的第一件事情。完成了才能去玩耍。
心理学上这种行为被称为推迟满足感,有利于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对孩子的未来也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02.没有作业了,也要留出复习和预习的时间。
很多低年级的学生,课程排的不是很满,在课堂上老师也会给适当的时间,让孩子来写作业。
所以,有不少孩子回到家之后,都说自己在学校已经完成了作业。
那么这种时候是不是就不用看书了呢?
一年级的家长应该注意,尽管孩子已经完成了作业,但是对于作业的检查,家长是不能忽视的。
每天抽出20分钟至30分钟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助于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为了应付差事。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十年前我女儿上一年级时家里制定的三不原则:一、家长不陪伴写作业;二、检查作业不检查题目结果,只看题目完成没。三、不读题不催促,不认识的字可以问。
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养成惰性依赖性,每天晚饭后的安排,我们三个商量后有制定一个表贴在客厅墙上,上面注明了各人当天应完成的任务、时间和评分。比如说,女儿的任务:写作业、收拾好书包、刷牙、冲凉,爸爸的任务就是洗碗以及收拾厨房、刷牙、冲凉,我的任务就是拖地、收拾屋子、检查作业、听写等,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各自的事情完成好,谁就在上面填上时间,最先全部完成的就打100分,后面完成的依次扣10分,一周下来谁的分最多,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如果最先完成抽查到质量不好就扣10分。
当然我们大人获得最高分后,周末就会选择女儿最不喜欢的项目,比如去她最讨厌的地方,吃她最不喜欢的东西,当她女儿尝试过第一###
孩子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一到三年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但这个不能全依靠学校,家长必须跟进。我家孩子上三年级,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一是敦促孩子养成回到家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习惯。告诉孩子这个先后顺序很重要,也就是先苦后甜、延迟满足的理念。做到了这一点,孩子就会慢慢培养自律的习惯。但相反,如果玩够了再写作业,特别是玩游戏,他的心可能就被欠走了,而且很可能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最后的结果是急急忙忙,搞得家长和孩子都心烦。
二是帮助孩子养成梳理每天作业的习惯。先问孩子今天都有哪些作业,可以帮他一条一条理出来,家长和孩子都做到心中有数,也不会漏项。
三是孩子大一点的时候鼓励他计划完成每项作业的时间。这有助于他提高效率。
四是在写作业的时候,会磨蹭或者吃点东西、上个厕所。我们可以让他们写作业之间先吃点喝点,然后上个厕所,再坐下来写。如果孩子在写的过程中发呆或者做小动作,他可能是在思考或面对困难不知道怎么办,或者是神游了,这都很正常,不要过渡斥责孩子,而是需要给他点时间,然后再提醒他一下,把他的注意力拉回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家长千万不要着急,多鼓励,少指责。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
我看了一下几个高赞回答,已经答得很全面了。我补充一个我家的经验。
目前呢,我女儿英语水平基本和北美同龄孩子接近,感觉英语像她的第二母语一般,数学逻辑上超过我们小时候,语文作文连我们夫妻都爱看。
她展现出来的学霸气,让我们夫妻都很意外。
我们总结,小学刚上学的时候,我们给她提的一个要求,她做到了,并且养成了习惯,那就是:上课全力以赴,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不要放到课后。课后是给你发展兴趣的时间,不会给你报任何补习班的。
为什么这么要求??当时,北京这边为了幼升小,我们周围有些家庭会在课外上针对某些学校考题的补习班。然后个别家长给我说,因为这个,孩子养成了,上课不好好上,等下课去上补习班的习惯。——上补习班累啊,所以上课就休息了吧!
强大的场景记忆能力
我们去听过几次公开课。我发现,课堂上,我闺女永远是最活跃的人,她真的是全情在参与课堂,然后久而久之,养成了强大的场景记忆能力。她总是在做作业的时候,能回忆起来,当时老师是如何讲述推理这个知识点的等等。
她还好多次被别的同学问问题,她都很惊讶的在微信上回答说:你们上课都不听课的啊,老师这个问题已经讲过好几次了!
我也记得有一次放学路上的一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