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爸爸,我的成长道路上不能没有你

丧偶式教育一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现状,我在培训机构工作了8年,你要问我见过几个爸爸,我想说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在大家的印象里,管孩子就是妈妈的责任,爸爸只负责赚钱养家。但实际上爸爸在孩子的成长生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这本书里说,所有的孩子都具有成为伟人、长成参天大树的潜能。而他有一个怎样的爸爸,决定着他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还是成为一个引领世界的领导者。

那到底爸爸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自信自强的人呢?《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这本书里给出了很多方法,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很有共鸣的地方。

这本书的作者是韩国育儿专家田导根,他是弘益大学终生教育政策研究所博士、庆熙大学教育科技研究所硕士。现为父母教育与子女指导讲座讲师。除了这本书,他还著有《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训练》《沟通高手的效率对话法》《妈妈教你的自主学习法》《读书高手养成书》等作品。

作者首先强调了爸爸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然后讲述了爸爸在好好与孩子对话”前的注意事项,最后从三方面给出了跟孩子聊天的策略。

一、爸爸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亲戚里有个男孩特别可爱,但是就有一点不好,不够男子汉,明明已经是个六年级的大男孩了,性格却总是像个柔弱的小姑娘。原因是他从小就跟妈妈一起生活,爸爸为了赚钱一直在大城市工作,一年回来一两趟。

如果说妈妈的职责是细心照顾孩子,那爸爸的任务则是为孩子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放在以前我是不会理解这句话的,我会觉得妈妈也可以提供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呀?但是做了妈妈之后,才真正发现,爸爸的地位真的是不可替代。

我女儿出生一个月我都不敢抱她,因为她又软又小,每次她的啼哭都会让我泪流满面,而孩子爸则细心地开始检查尿不湿。孩子去打疫苗,都是她爸爸抱着,我躲在一边,我怕孩子哭,我也哭。

一系列的事情让我意识到,父亲和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真的是不一样,父亲更理智而母亲更感性。如果一个孩子只跟着一方生活,那这个孩子的性格肯定不会平衡,会倾向于某一边。比如我女儿,如果她只跟着我生活,那她很有可能跟我一样,遇事不果断,只会哭哭啼啼。但是如果只跟她爸爸一起生活,她又会缺乏女孩子该有的温柔。

所以,只有当爸爸妈妈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孩子的情绪天平才能保持平衡,才会健康成长。

二、爸爸在好好与孩子对话”前的注意事项

首先,明确一下,明明我们谈的是爸爸与孩子的教育,怎么就谈到爸爸与孩子的对话呢”?因为在作者看来,好好培养孩子”和好好与孩子说话”是同样的意思,所以作者用了大部分的篇幅来教爸爸们如何跟自己的孩子聊天。先看看聊天前的注意事项吧!

1.要想成为一个好爸爸,首先要改掉自己的消极想法或坏习惯

书中提供了一个表格,有15道题,如果你的回答中有11-15个是”,表示你有足够的能力成为一个好爸爸,如果是6-10个是”表示你处于不倾听孩子心声的状态,正处在一个与孩子产生矛盾的初期阶段,如果0-5个是”,表示你经常忽视孩子的想法,与孩子矛盾重重。请看下面的表格,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

如果有心想成为一个好爸爸,一定要对照上面的表格进行自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要学会聆听

其实不仅仅是爸爸和孩子聊天要学会聆听,我们任何人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都要用心去聆听。但很多时候,孩子们在说话,大人只是敷衍几句我知道了,说一遍够了”。

作为父母,当孩子跟自己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做出积极反应,千万不要敷衍,孩子是很敏感的。而且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

3.要学会换位思考

这一点真的是很多家长需要去努力的。我们从孩子长成大人,可是我们好像忘记了儿时的自己有多么的调皮和叛逆。我们要求自己的小孩听话,还希望他们上进,只要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们就会批评。而这一切只会让亲子关系更糟糕。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同情,当然这个同情不是说觉得孩子好可怜呀,而是去感受孩子的感受,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感同身受。只有这么做了,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内心。

三、跟孩子好好聊天的策略

作者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激发孩子潜能的对话法,改变孩子生活习惯的沟通法和改变孩子学习习惯的沟通法,在这些主要方面还有更细的分支。看完这些策略不得不佩服作者,一个家庭可能遇到的所有关于孩子的问题都提到了,相信爸爸们能掌握其中一部分,就能很好改善跟孩子之间的关系了。

1、提升孩子自信的沟通法

作为国际巨星的成龙经常在公开场合贬低自己的儿子,他甚至说如果王力宏是他儿子就好了。他的这番话让房祖名非常不自信,在出席自己和爸爸合作的《辛亥革命》首映礼上,孟非就直接问房祖名:为什么你上来的时候感觉怯生生的呢?”

看吧,不管有钱没钱,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一起来看看爸爸该怎么跟孩子对话才能让孩子自信不自卑。

①.从小事开始夸赞孩子

当孩子想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千万不要用高标准去要求孩子,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孩子。一定要记住从孩子的角度去评判。做的好了及时夸奖,做的不好及时鼓励。如:爸爸相信你可以的!”、每个人都会失败的,不要害怕,多试几次!”你如果尽力了,那就够了!”

②.不跟别的孩子做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们过不去的梗。孩子一出生很多就会被比较,小时候比谁家孩子睡觉好,大一点了又比谁家饭吃的好,再大一点比谁家会背的古诗多,上学后就开始比成绩。

我们人类,终极一生都在被比较,或者说主动比较。过度比较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不自信,因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所以,想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从不比较开始。

如果孩子在外面被质疑,或者说某一方面确实比较落后,爸爸们可以这样说:我觉得你做得挺好的,比起之前已经有进步了,爸爸相信你可以。”

2、纠正孩子问题行为沟通法

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时,暴躁的家长直接动手,温柔的家长渴望用爱来感化孩子。打孩子绝对是不可取的,会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同时过于温柔也不能有效地帮孩子纠正行为,那爸爸们该怎么做呢?

①.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不要顾着骂,要明确说出孩子哪个地方做的不好,让孩子去改正。我们可以看一下模糊表达方式和清晰表达方式的对比。

大家估计能感受到,模糊表达一直是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因为在碰到孩子有不好的行为的时,我们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说的话也只是为了宣泄自己对孩子不满的情绪。如果我们不改变表达方式,那孩子就不能准确get到我们想表达的意思,这样看来还不如直接跟孩子说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孩子也好理解,改正起来也不会混乱。

②.常用肯定句,少点否定句

约翰·格雷在《孩子来自天堂:正面养育的五个原则和技巧》这本书里提过,应当尽力将否定消极的话语转换到积极肯定的方向”。

不仅是孩子,就算是大人,也希望能得到领导的肯定。所以,在跟孩子的对话过程中,大家应该多肯定孩子。如果爸爸总是训斥孩子、打击孩子,那渐渐地孩子就会没有信心。于此相反,正面积极的鼓励之语不仅会然孩子心情愉悦,还会让提升孩子的自身存在感,让孩子有意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起来学习一下否定和肯定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发现我们经常使用消极否东的表达方式呢?两种说法意思一模一样,但是听起来的感觉确实不一样。希望以后大家都能用积极肯定的表达方式。

③.不要激动,语调要温柔

前几天我侄女跟我妹喊:你为什么不像人家妈妈那么温柔呢?我想换妈妈。”我妹听了又气又自责。妈妈还偶尔会温柔,很多爸爸则是一直很严肃。导致孩子调皮的时候,家里人会说:马上告诉你爸爸。”孩子小的时候还害怕,大了就会觉得很烦躁,他们甚至会说:又来了,烦不烦呀。就知道告诉我爸。”

想通过对话改变孩子的行为时,除了所用的词汇,语气也非常重要。所以在一个家庭里,父母跟孩子对话一定要注意使用语气,否则在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误以为你在发脾气。如果想掌握对话的主动权并指出孩子的错误,千万不要激动,用平静的语气跟孩子对话,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内心。

3、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对话法

学习绝对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但是出面管孩子学习的大多数是妈妈。但是根据最近亚洲教育课程评价院的分析:和几乎不跟爸爸对话的孩子相比,几乎每天跟爸爸对话的孩子的考试平均分数会更高。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绩,爸爸们赶紧行动起来,每天都要抽空跟自己的孩子进行亲密无间的对话。

①.不要马上告诉孩子答案,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孩子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肯定会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如果第二天去问老师,其实会耽误进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培养孩子养成查资料的好习惯。一起看看如何对话。

第一,不要马上回答

l 孩子:爸爸,这个是什么?

l 爸爸:对呀,这是什么呢?你觉得呢?没事的,说说看吧。

第二,刚开始时,与孩子一起找答案

l 孩子:我还是想不出来。

l 爸爸:爸爸也很好奇,要不我们一起找找看答案是什么?怎么找比较好呢?

第三,在类似的情况下,使用过去的方法

l 孩子:参考书上也没有这个答案。

l 爸爸:以前和爸爸一起在网上查过吧?你自己试着上网查查吧。

孩子是需要去耐心教的,我认识一些爸爸,从来不会这么跟孩子对话,如果孩子问他们问题,他们只会说一句话:去问你妈。”又想马好,又不给马吃草。自己不付出,又希望孩子能优秀肯定是行不通的。

②.努力比才能更值得称赞

我教过很多学生,不得不承认,有些孩子真的聪明,但是很不努力,反而有些孩子看似不聪明,却因为踏实而取得了好成绩。

所以努力比才能更值得称赞。相信大家都知道,有很多伟人小时候成绩都不好,但是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他们成就了自己,书写了历史。

爸爸们在这方面也应该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聪明就可以不努力。所以在称赞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应该这么说:宝贝,你看,因为你的努力,你这次的成绩非常好,爸爸真替你高兴。”千万不要跟孩子说:宝贝,你真是太聪明了。”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种意识,这个世界并不是聪明就能取得好成绩,做任何事情过程都很重要,努力很重要,态度也很重要。

写在最后:今天我翻看了女儿出生十天时候的照片,发现跟两个月的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父母,我们不能错过孩子的成长,因为错过就不能再回头了。孩子的教育我们更要用心去对待,尤其是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愿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爸爸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