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来信
我儿子豪豪快7岁了,比较好动,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喜欢东张西望,有时还喜欢晃动身体,小动作不断,总是故意干扰其他同学。
被老师厉声提醒后会有所收敛,但维持时间很短。
他每天精力充沛,在家里上蹿下跳,爱玩各类手机小游戏,可以连续玩1个多小时,兴趣很浓。
平时爱发脾气,当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哭大闹。
儿子从小就比较多动,常常不听管教,他爸爸又是性子比较急躁的人,所以经常训斥他,有的时候甚至会打他。
我没有像他爸那样粗暴,在学校只要他没闯大祸,就只是拜托老师多管管。
儿子学习新东西,尤其是他比较感兴趣的东西还是比较快的。
只是平时好动、不服管教、注意力不集中和爱发牌气,这些很令人头疼!
他是不是有多动症啊?该怎么办呢?
01原因分析
首先,多动不等于多动症,要如何来做区分呢?
儿童注意力发展水平低,不易持久,很容易转移,这是儿童注意力的一个特点。
另外儿童活动水平较高、注意易分散等个性心理特征也会导致出现多动的现象。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综合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行为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缺陷和学习困难。
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
1.自控力方面。
多动的孩子虽然活动水平较高,爱做小动作,但在严格要求下或者某些场合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而多动症儿童行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多动的表现是跨场景的,在家里、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都是如此。
2.注意力方面。
多动的孩子遇到感兴趣的事物能聚精会神,还讨厌别人干扰。
而多动症的孩子在任何场合,做什么都心不在焉,难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3.行为目的方面。
多动的孩子行为般是有原因、 具有目的性。
而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多具有冲动性,缺乏目的性,不顾后果,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
4.学习方面。
多动的孩子在严格要求下,学习常无明显问题,而多动症儿童常伴有学习困难的现象。
由此,不难发现,豪豪只是活动量大、活动水平高,比较淘气顽皮,但在注意力、行为自控力等方面均有积极主动的调节能力。
因此,豪豪并不是多动症
豪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喜欢活蹦乱跳,不知疲惫,对新环境、新事物感到好奇,这常是由儿童的气质特征决定的,属于正常现象。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多动呢?
在各种原因中,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是一个重要因素。
1.粗暴的教养方式。
有些父母和老师采用的是逼得孩子们发疯”的教育和管教方法。
例如父母经常粗暴地打骂孩子、干涉孩子的活动,这会极大程度地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儿童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精神常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唯恐触怒父母。
长此以往,儿童就会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一旦条件适宜,将毫无自控地发泄自己的心理能量,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等行为问题。
在上述例子中,豪豪爸爸粗暴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示范,容易强化豪豪的冲动行为。
2.放任型教养方式。
儿童虽然可以自由发展,不受约束,但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在认识能力和自控能力方面较弱,若缺乏适当的关心、爱护和适宜的管教,也会容易引发孩子多动。
上述例子中,豪豪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偏向于随和,这也不利于孩子学会遵守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
02应对对策
1.玩耍游戏动静结合。
平时多陪孩子玩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活动,使活动水平高的孩子能量得到有效释放。
同时又要注意让孩子做些规则性较强的游戏,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控制的能力。
2.训练专注力。
帮助孩子找到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或物,学会专注于某件事,提高专注力。
3.学会忍耐。
学习上要耐心辅导,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不要过高苛求。
孩子多动、冲动,常老人生气,不讨人喜欢,令家长感到不愉快,有时还会使家长丢面子,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行为,学会忍耐。
如果动辄贬低、嘲讽,甚至打骂,不但不起效果,反而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使症状更加严重。
4.明确家庭良好行为基本规则。
首先要制订出家庭良好行为的基本规则,并要求家中每一个人都要按要求去做。
规则应简单、明了,家中所有人都能理解并同意按规则去做。
如外出回家要洗手、最后一个离家的人要关掉家中所有不必要开的电源等,孩子起床、吃饭、玩耍、作业、看电视、游戏和睡觉规律等。
可将这些规则张贴在醒目之处,也可用图片来表示。
如果做到或者破坏了规则时该怎么办,奖励和惩罚的条款是什么。
5.要应用强化理论。
如果孩子按照规则做了,就应该立即受到表扬和奖励,以巩固已有的好习惯。
如孩子没有按规则去做,应及时对孩子服缺点,以克服缺点,避免重犯错误。
6.良好行为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正常儿童也会出现反复现象,而多动儿童虽然道理都明白,但自控能力差,做起事来就往往是冲动式的,不考虑后果,所以经常会犯老毛病”。
因此对多动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时一定要有耐心,允许孩子出现反复,通过不断的肯定让他习惯成为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适当控制孩子的饮食。
有研究表明,大量进食含有酷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以及大量进食富含调味品、人工色素和含铅、铝的食物,均可诱发孩子身上的多动症遗传素质,或使多动症状加重。
03家庭教育建议
1.理解孩子的行为。
男孩的好动、爱闹与男孩的生理特征有关。
在认清男孩女孩的差别之后,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承认性别差异,实施差异教育。
对男孩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和处罚,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坏孩子” 等标签。
不能将孩子的行为误认为是不好学”、故意捣乱”等,要有耐心和信心。
针对男孩爱动的特点,为男孩安排一些健康的体育活动、户外游戏,帮助男孩找到合适的能量输出通道。
2.请帮孩子释放好动的天性。
发现孩子好动,你是不是总想着该怎样才能让他不动?
其实好动不能通过压制来解决,正确的做法是帮孩子合理安排行动。
不怕孩子好动,就怕不让孩子动。
父母可以注意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有针对地动”,有规则地动”,帮孩了合理释放好动天性。
3.教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不要急于扭转他的状态,要给他一些时间去消化和处理。
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让孩子知道你懂得他的感受,有利于帮孩子快点恢复平静。
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再去讨论刚才到底是什么让他感到激动。
4.用明确的指导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有不适当的动作时,注意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避免味指责孩子,甚至给孩子贴上不专心”、坐不住”的标签,对孩子的行为意识造成负面影响。
温馨提示: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复杂而不尽相同,家长自己拿不准时,最好带孩子到权威的医院请专家诊断,切不可妄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