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客人还没入座,妈妈先给孩子夹了一堆好吃的,这不是爱而是“害”

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琳琳的孩子晓晓今年正是刚上小学的年纪,其他像他这么大的小朋友都已经开始听话懂事,懂得老幼尊卑,甚至有的小朋友还为妈妈分担家务了,可是晓晓还一直非常任性,只要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就一定不惜一切代价的得到,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

琳琳其实是知道晓晓这种霸道的做法的,但是她总是觉得孩子还小,现在不用特意的去管,等到孩子长大了,自然就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了。

可是有一次琳琳的朋友过生日,琳琳带着孩子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他们两个人去的比较早,到达聚会地点的时候,只有菜摆在每个人的桌子上,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到。

琳琳就对晓晓说:大人都还没有来,我们坐在这里等好吗?”可是晓晓却坐不住了,冲妈妈大声嚷嚷:我饿了,我要吃饭。妈妈,你给我夹我最喜欢的大猪肘子。”

琳琳听到孩子饿了,十分心疼孩子,连忙答应了孩子的请求,给晓晓夹了他最喜欢的饭菜,说:如果你饿了就先吃吧,不用等别人。”

经过琳琳这么一夹,霎时间摆放精美的美味佳肴就变得杂乱了起来,让人看了直倒胃口。

同桌的孩子看到琳琳这样做,忍不住小声问自己的爸爸:爸爸,客人还没有来齐,他们怎么就先吃上了呀?”

孩子的爸爸也注意到了琳琳给晓晓夹菜这一幕,忍不住向他们投来鄙夷和异样的目光,小声对孩子说:我们千万不要学这两个人,没有一点教养。爸爸是怎么教你的?人还没有来齐的时候,是不可以先动筷子的,这是礼貌。”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对父子朝琳琳和晓晓投来异样的眼光,几乎在场的所有人看到琳琳如此溺爱孩子,内心都觉得十分隔应,没有人愿意和这对母子坐在同一桌吃饭,可以说琳琳的溺爱已经给其他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不注重孩子的教养,及时害了孩子!

1. 孩子变得不会体谅人

如果家长不注重孩子的教养,非常溺爱孩子的话,孩子可能会变得不懂得体谅他人。因为家长从小给孩子灌输一个思想,那就是凡事以自我为先,不顾及其他人的想法。

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变得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做到换位思考,如果其他人犯了错,孩子可能会得理不饶人,硬是抓着其他人的错误不放。

更有的孩子会变得非常霸道,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没有一丝一毫的团体精神。

而这都是因为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疏于管教孩子,让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错,什么是对。

2. 目无尊长

如果家长一直溺爱孩子,也可能会导致孩子目无尊长。

因为家长从小就没有给孩子树立老幼尊卑的概念,一而再再而三的无底线宠爱孩子,会让孩子有一种错觉就是世界都应该围着自己转。

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打着人人平等”的旗号多次顶撞长辈,可是孩子却忘了在平等的基础上是互相尊重。

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树立尊重长辈的观念,让孩子先懂礼,再学知识。

3. 容易得寸进尺

家长一直无底线地宠溺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得寸进尺的情况。其实孩子在还小的时候就已经懂得试探父母的底线,这是出于孩子自己对自己的保护,想要通过试探底线来获得安全感。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予与予求,无论孩子想要什么东西都一律满足孩子,可能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无论自己怎样做,家长都会原谅自己。

如果家长对于孩子这种错误想法不及时制止,而听之任之,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关系,那么等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酿成更大的错误,让家长和孩子都后悔一生。

4. 自制力很差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放纵孩子,疏于管教孩子的话,孩子可能会缺乏自制力,做事情容易半途而废。

所以家长应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通过他律”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让孩子逐渐从他律转为自律。

家长如果一再溺爱孩子,降低对孩子要求的底线,就会让孩子长大之后变得目无尊长,不懂得体谅他人,被所有人所讨厌。这样绝对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对孩子的害。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