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富养孩子”和“高分教育”,不得不说,家长助推了“巨婴”养成


杏璞育儿|家长们都在看


我们的父辈从苦日子里走来,深深明白好的经济基础”和教育”对于孩子有多重要。在他们看来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但有不少辛劳了一辈子的家长却只能迎来富养孩子”和高分教育”带来的苦果。


一、再穷不能穷孩子


富养”在很多家长看来是让孩子不愁吃不愁穿,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生存环境。可一旦富养”的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就成了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要知道,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孩子也是如此。当父母为其提供了优质的物质基础,孩子很可能就会想要索取更多。

杏璞小编对《变形记》当中有个叫刘思琦的女孩印象深刻。参加节目时她还是一个16岁的少女。


她有一句话让杏璞小编记忆犹新:我爸妈有钱,我干啥不花?”说这话时的她满脸理所当然。

就是这样一个富养女孩”,长到16岁,吃饭穿衣无法自理,全靠亲友帮忙。而她可以眼睛不眨地一天花出去11万。诚然,这是一个富有的家庭。可父母再富有,也有一天会被这个大小姐”挥霍殆尽。而被富养”的孩子到最后除了花钱什么都不会,不是很可悲吗?


杏璞小编觉得,或许站在那些被富养小孩的角度来说,父母的这样一种教育方式何尝又不是一种敷衍”?在孩子需要关爱需要关怀的时候,父母大手一挥,转账一万,但父母却忙得不见人影。金钱看似维持了岌岌可危的亲子关系,但长期下来亲子关系不仅会被金钱埋没,孩子的人生也算是被奉行富养”政策的父母给毁了。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在金钱上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未来也必然会因为金钱而毁灭。孩子缺少应有的家庭教育,人格无法得到全面发展。长大后就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会觉得自己所获得的一切理所当然,将来一旦经受了社会教育”则只能躲在父母的臂弯里。

二、再苦不能苦教育


相信不少人的学生时代总为成绩”苦恼。考好了,天下太平,考不好,鸡飞狗跳。成绩”正是家长眼中教育成果”,他们只能以此作为衡量标准,别无他法。也正是如此,孩子从小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家长都照顾得井井有条,他们只要求孩子一心扑在学习上,一心提高成绩上。

可是,高分教育”能教育出来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吗?杏璞小编觉得未必。


上海一位80多岁的丁阿婆是为尿毒症患者,这个年纪本该安享晚年的她竟然将自己那个48岁却依然在啃老的儿子告上了法庭。

说起来,丁阿婆的儿子也曾是别人家的孩子”,本科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接着又拿到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硕士学位。这些本应该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教育履历,可拥有这些高分教育”的大叔回国后长达7年的时间不找工作硬是靠着老母亲每月3500的退休金活着。

丁阿婆也非常后悔,称:怪自己教育不得当,当初样样包办。儿子只管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改不了了。如今,儿子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垃圾堆在墙角,房间也从不收拾。”

父母为了孩子的高分教育”投入了莫大的成本,却忘了应该先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人”。无法融入社会,无法养活自己。这样的高分低能”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家长难道不该时刻保持警惕,时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爱”是不是已经过度?


孩子对父母没有感恩之情,亲子关系不得善终,是大多数溺爱家庭的结局。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中说: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后,当死神召唤我们的时候,世上绝没有一个父母的怀抱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


再多的钱也不能保障万无一失,再多的爱也不能代替孩子经历人生。


最聪明的父母会给予孩子独立和爱的能力。

独立,让他无论经历什么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拥有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


爱,让他不会孤独和寂寞,享受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