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当孩子说“我怕”,家长要学会聆听孩子心中“恐惧”的小秘密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当家长听到孩子说妈妈,我怕妈妈我不要一个人睡的时候,这张可能不太理解,更多的家长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那么胆小?有什么好怕的?但听到孩子说我怕的时候,很多家长可能会重复,你要勇敢,我只是只被小孩子胆子怎么那么小?其实对孩子来说,恐惧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绪,最好快乐开心,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恐惧是什么呢?

恐惧可以说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就像开心哭泣一样,当恐惧来临时,我们的身体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我们开心时就会大笑,而感到恐惧的时候就会呼吸加快,增加紧张感,肌肉紧绷,随时准备防御的行动,而长期属于这种恐惧状态,对身体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我们自己也害怕恐惧,更别说儿童了。

研究表明:体验过强烈消极情绪的儿童,较难抑制自己的感受,也不容易从干扰事件上转移注意力。因此他们受到挫折时更容易发怒或侵犯别人,与老师和同伴的关系较差(《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274页)。而恐惧这种消极情绪就是幼儿期常见的消极情绪。

案例描述

场景一:不敢睡觉

悠悠最近都不肯一个人睡觉,不然就是说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睡,妈妈问他为什么呀?小家伙说,因为我不喜欢黑,因为我害怕怪兽,妈妈恍然大悟,哦,原来你想跟我们一起睡,是害怕怪兽呀,等我看到悠悠,因为在我们身边而没有再流露出惧恐惧的表情时,我就问了问她那你觉得怪兽,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悠悠立即说:""粉红色,"我说:嗯,那他一定很喜欢粉红色吧?悠悠说:是啊,像我一样,我又说:那他有没有尖角呢?悠悠说:说有一只,我说:哦,不是两只啊!然后我们又接着探讨了这只怪兽的其他特征,不知不觉悠悠已经能用我的怪兽来描述了,甚至话题我也把我的自己的怪兽跟他说一下哦,这样说来说去悠悠,对于怪兽的恐惧明显得到了很大的减轻,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

场景二:害怕吊灯

有一天悠悠要去上厕所,走来走去,走了好几遍,也不敢去,他对爸爸说,我突然害怕那个厨房的灯,爸爸说儿子别怕,爸爸不是说过了吗?有爸爸在,什么都不用怕,但是爸爸说了,依然没有用,他还是一遍遍地念叨着他,害怕那个吊灯,爸爸知道这招对他没有用,就问,就继续问他为什么害怕吊灯呀?孩子说黑乎乎的灯很吓人,原来他是怕黑暗中的灯。

爸爸就让她站在凳子上,又上到了桌子上,让她看清了那个黑暗中的灯,又用手摸了摸,她感觉很清楚了,心满意足了,原来黑暗中的影子是灯,然后他们回到客厅这件事,他再也没提过,因为他的恐惧已经消失了

场景三:打雷闪电

悠悠经常听别人说打雷是很恐怖的事情,下雨啦,一到打雷的时候几个孩子就围在一起制造恐惧的感觉,悠悠有一次看到打雷的时候害怕的不得了,一直紧紧捉着妈妈的衣角,"妈妈妈妈,雷公是不是生气了?我好害怕,为什么雷声那么响呀?他会不会打到我们?"妈妈摸着悠悠的头说:"不会累,公司跟我们玩游戏呢,只是云朵她走错方向了,所以雷公要叫他回家,只有雷公对他发出信号,说你快点回来,雷公打一下雷,云朵就知道它在哪里了,"悠悠听了我这么说,就不再紧紧的抓紧妈妈的衣角,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了

案例分析

在五岁之前,孩子的心理都会属于一个比较依赖父母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惧怕陌生人,还会怕黑,在学习一些必要的技能时,也会产生一些恐惧的心理。

比如家长对孩子进行如厕的训练,孩子会惧怕马桶冲水的声音,5到7岁的这个孩子,虽然他们心里正在逐步的成熟了解和认识,东西也会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孩子会对很多东西感到恐惧和陌生,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想象力已经发展起来了,孩子对于不存在的东西也会感到恐惧,比如孩子害怕马桶里或或者床底下突然会窜出什么东西来等等。案例描述的是悠悠从四岁到七岁的恐惧经历,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场景一:孩子不肯睡觉,是孩子对于想象中怪兽害怕的现象,当我们听到他人谈起怪兽并同时流露出惊恐的表情,我们就直接建立了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孩子也会感同身受的害怕这个不存在的东西,在她的脑海里,怪兽长得很恐怖所以她孩子,但是妈妈却一步步引导孩子,怪兽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怎么样呢?

也许,它是一只好的怪兽呢?很善良的怪兽呀。等等,用孩子不再怕的语言再加深怪兽在孩子脑海里的印象,去替代那个恐惧的形象,这样,孩子"怕"的形象就会被替代掉。

场景二:害怕吊灯是孩子对于吊灯产生了误解,在海岸中吊灯可能会变出不同的形状,所以孩子看到了吊灯想象成别的什么东西,爸爸利用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的,真实感觉让孩子体会到及时吊灯并不可怕

场景三:幼儿对于较大声音自然现象的恐惧。孩子对较大声音的恐惧是人类生物进化的产物。较大声音很容易引发孩子的恐惧体验,然而随着成长中对较大声音的合理认知,这种恐惧一般都会慢慢消退。

化解有方

​当孩子出现这些恐惧时,父母怎样做能帮助孩子排解这些恐惧?

1、接纳和理解孩子惧怕的情绪

孩子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这些事情有些会让孩子感到害怕,甚至在睡觉之前,一想到这些事情,孩子就会怕,因此我们要耐心地听一听孩子在怕什么?并且接纳孩子害怕的情绪,不要对孩子说,有什么好怕的呀,你要勇敢等等这种话

2、 积极引导缓解孩子对于恐惧的心理体验

就像孩子害怕怪兽一样,我们要一步步引导她,不要加深怪兽带孩子心目中恐惧的形象,用孩子喜欢事情去代替这个恐惧的形象,我们可以创世一些积极美好的故事场景等等

3、商量对策,找到应对孩子恐惧的方法

恐惧是一种正常的现现象,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当孩子遇到恐惧的时候,我们要冷静去面对,安抚孩子的同时也要做到,要知道孩子消除恐惧的原因,

4、其次家长还应该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感到恐惧,要从事情的原因下手,不要只处理问题的表面

家长要帮助孩子读懂内心的潜台词,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在恐惧的时候说出是话,背后都藏着许多没有说出口的话,或者是间接的真相,例如孩子怕黑,可能是因为之前经历过什么事情而怕黑,并不是单纯性的怕黑。只有知道了这些,父母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孩子排解恐惧的心理。

最后孩子的恐惧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过程。面对恐惧,不管是孩子或者是父母,都应该要勇敢的面对,孩子要学会战胜自己的内心,对于父母来说,不要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放手让孩子去成长才是正确的选择。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勇敢,其实也就可以战胜孩子心中的恐惧。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