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在院子里玩,没去上学。他妈妈边叹气边抱怨幼儿园不尽责。原来,本应该上幼儿园的孩子,从9月起连续被三家幼儿园劝退。园方给的理由是:生活无法自理,中饭需要老师单独喂;大小便无法自理,常常拉在裤子上。 细细想来,这可不全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太过娇惯的恶果。全家六个大人宠爱一个孩子,事事包办,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欲望。等孩子进入集体生活,立刻就会发现副作用了。在幼儿园教育的环节中,最难对接的是家长,家长惯着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最终却把责任全推给幼儿园,认为管不好就是老师无能。
中国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提到这位儿童教育的圣人,就不得不提他活教育的教育理念。
陈教授是一位爱国民主主义者,并且随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曾受杜威、克伯屈的实验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回国以后面对旧中国旧教育的因袭旧法、脱离生活、死读书本,便立志改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陶行知先生走在前面,他跟在后边。陶行知先生批判旧教育的一句名言: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陈教授的教育思想影响很大。因而陈教授把这句话改成: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因此,陈教授提出活教育”的口号,试图用活教育”来改革中国的旧教育
以下是活教育”的教学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这些教育原则体现出鲜明的特点:第一: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同时,他也看到儿童的做往往带有盲目性,因此在鼓励学生做的同时,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指导。第二,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第三,根据儿童生活的需要以及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活动场所。
活教育”吸取的是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内容,也考虑到了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国情,是一种有创造、有吸收和创新的教育思想。
他注重对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针对旧中国旧教育传统的弊病提出的,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活教育”这个教育观点却在提出不到二十年时,被当时的左倾思想所批判,当时社会认为一个堂堂教授尽然开始研究娃娃,娃娃有什么好研究的?但陈教授义正言辞的说到: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
陈鹤琴的一生都和儿童教育在一起,他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儿童教育。在这点上我是真佩服他,陈老的精神也将是我向着幼师这条路最重要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