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上幼儿园,很多的宝妈宝爸一方面感觉解放”了,另一方面也开始忧心忡忡,各种担心:担心宝宝不适应幼儿园,担心被欺负、担心吃不好饭……甚至比宝宝都焦虑,时刻盯着幼儿园班级群里的动态,

身边有一个闺蜜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早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就开始有意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为的就是孩子上幼儿园后,能尽快地与小朋友们打成一片,用他的话说,孩子有了玩伴,就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
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称职的妈妈她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恶补了一些育儿知识,通过看书看视频他了解到应该让孩子多交朋友,之后就按照学来的方法,带着儿了小乐到小区里找同龄的小朋友,让儿子与其他小朋友打招呼。
可是,小乐偏偏这个时候就不说话,不管闺蜜怎么说,孩子都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闺蜜是个急性子,儿子不开口和别人打招呼,他就替孩子说话,嗨,小朋友们,他叫小乐,和你们一样大,你们可以一起玩吗?”
然后就硬把小乐往孩子堆里拉,孩子这个时候更不乐意了,别说玩了,一直拉着闺蜜嘴里不停的说着:妈妈走,走,走”,可是闺蜜看着小朋友们在玩游戏,小乐却一句话都不说,闺蜜又着急了,他又出马替儿子玩游戏,让小乐站在一旁看着。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闺蜜认为自己的教育很成功,孩子上幼儿园一定没有问题。可上了两个星期后,幼儿园老师就找闺蜜谈话了,说小乐不合群。
怎么可能呢?我都训练孩子半年了!”闺蜜对老师反映的问题十分惊讶!
老师很耐心地与闺蜜沟通,了解他是如何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听完闺蜜的讲述后,老师直言不讳告诉她:你这样教孩子还不如不教,你这是在强迫孩子交往啊。”
起初,闺蜜对老师的话很抗拒,但是渐渐地他发现儿子身上确实有很大的题,比如,儿子一个人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玩什么;从幼儿园回来,总对妈妈说不开心,问他为什么不开心,他说没有好朋友,好无聊啊。
另外,老师也反应小乐在幼儿园特别在乎别人是不是把他当朋友,别的小朋友没有和他打招呼,小乐也会表现的很伤心。
此时,闺蜜终于意识到强迫儿子去和别人交往是多么的错误!他开始放下自己的担心与焦虑,不再强迫儿子,让他自己慢慢地学着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闺蜜的转变也使小乐发生了变化,慢慢的小乐越来越自信,不再见到小朋友就躲在妈妈的身后,会主动地、自然地去和小朋友打招呼。
渐渐地,小乐越来越喜欢幼儿园,每次从幼儿园一回来,就滔滔不绝地和妈妈讲今天又和谁一起玩了什么游戏,他在幼儿园过得是多么的开心。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父母的应该怎么做呢?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我们对待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的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像文中小乐本身有一点胆小属于慢热型的孩子,那么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别着急,陪着他一起慢慢的适应人际关系,并适时的稍做引导。
为人父母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着想,甚至可以说有些杞人忧天,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天每一步都提前规划得好好的,可是我们却忘记了孩子是小蜗牛,他是跟不上我们成人的步伐的哦。
此外,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身上都有不同的闪光点,我们做家长的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的强化、鼓励。你希望TA哪方面做的更好,那么你可以在这方面多给予引导和鼓励,而不是替TA做、强迫TA做,心急反而适得其反。
交往,是人的一种需要,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只要正常人都会想办法与人交往,其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请我们家长放下我们的焦虑,多拾起我的耐心,尊重孩子,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远比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节奏去做要好得多。
孩子就像我们播下的一粒种子,只有经过春播夏长,才会有秋收,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质量,希望我们每个家长都不拨快孩子成长的时间表。
亲爱的大家长们,你们在面对孩子时大部分都是什么面目呢?是大吼大叫?还是三句话不说就想提棍子?哈哈~~~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