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4岁前,你要培养孩子下面三个习惯,孩子就很优秀

大家好,欢迎您在百忙之中看到我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育儿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好了废话不多说了,接下来看看我的文章吧。

有人把孩子的3岁,称作他成长的一个黄金期。

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也证明:儿童从出生到三岁是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儿童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家长应该用好这个时段,尽早开发孩子大脑潜能。

中国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古语,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学研究也证明是有一定道理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

可见,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一段时期,特别是4岁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段,是父母该要密切关注和把握的。

而这个时段,从孩子成长、潜能的发展方面,家长应以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重点关注培养好孩子的这几个习惯,会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基础。

1. 卫生习惯: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习惯。

众所感知,一个干净整洁的人和一个邋遢不净的人在你面前,你会愿意接近哪个?肯定那个干净整洁的人更容易先得到大家的接近与尊敬。

所以,要从小训练孩子干净的意识:

刷牙、洗脸、洗澡换衣、洗手吃饭、叠被摆放等基本的卫生习惯。

l 先要有意识地教给孩子,让他知道干净整洁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l 然后,立规矩,比如:早晚两次刷牙,每天洗澡,小男孩尿尿的位置等。

l 接着,加以指导训练,掌握方法,形成习惯。

我曾在住院期间,病房里一个外地的病友,因为家里没人看管孩子,就带着那个不到4岁的小男孩一起住院来了。

母子两人睡在一张床上。以为小男孩会闹腾睡不安稳的,两天过去,小男孩不仅相安无事,还极有规矩地在病房中活动,绝不轻易打扰别人。

特别是,每次尿尿,不管多急,那个小男孩儿都是跑到卫生间,站在马桶前,掀开盖子和中间那层圈,贴近马桶完成,不尿在外。然后盖盖儿,冲水。

那么小,又那么熟练地完成这些动作,不得不让人感叹他的母亲对她的教导训练。不由得,惹得大家对这个孩子更是疼爱喜欢。

看,你的干净卫生,会让人对你更友爱。

2. 归位习惯:

每一样物品都有他该放的位置。就如我们人类自己:吃饭有吃饭的地方,睡觉有睡觉的地方,读书有读书的地方,小朋友也各有各的家一样。

父母要给孩子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他所喜欢的玩具、图画书一类的物品,也是各有各的家的。存放他们的位置就是他们的家。玩儿完之后不让他们回家,他们会不高兴的。就好像孩子自己,在外面跟小朋友玩累了,却不让回自己家休息,会高兴吗?所以,玩完了,要让他们回家。

然后带着孩子做:

从该有的位置选择自己要用的玩具、书等,用完、玩完后,从哪里拿的,要让他们回到哪里,归放到原位。

每次监督孩子照着执行,不纵容、不让步,坚持一段时间,孩子自己就有意识了,会按着要求去做,逐渐地就形成了习惯。

这个习惯的养成对孩子未来有条理性地处事的能力提高非常有益,会使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有序而清晰,目标更明确。

3.读书的习惯:

读书习惯的重要性大家都有共知了:最直接的就是增加知识,开阔视野,使人的精神丰富,生活充实,面对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都会更自信得法。

简言之: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可惜的是,多少家长在他的孩子都上学了,也没有花时间去培养孩子的这个习惯,还总要埋怨他的孩子没有读书习惯,从来就不爱看书。

哪有什么从来啊!孩子哪有天生就排斥书的呀!

多半孩子不爱读书的这种情况都是父母在他小的时候没有用心去培养的结果。

3岁以内要培养吗?

当然,几个月就可以开始进行了。

就是说,读书的习惯越早培养越好。任何的习惯都是开始得越早,越少花精力,也越容易养成。特别是婴幼儿阶段,是最好的开始期!

l 可以从图画绘本开始,再向半图画书、字书慢慢过渡。

er从认识书、知道书开始逐步到自己读书,需要一个较长的耐心的陪伴指导过程,而且会因孩子的各自不同而发展的快慢不同,家长心里不可急躁。

先是:讲给孩子听,孩子接触认识书。

再是:孩子讲给你听,引发喜欢的情感。

接着:指读图画书,读书水平升级。

继而:孩子自己指读,开始接触汉字。

然后:选取书中汉子,教孩子初步识字。

最终:孩子自主读书,家长随时答疑解疑。

l 要注意的是:

父母要耐心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不要非强迫跟着你的节奏看书,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开始阶段要顺着孩子,就算孩子将书随意前后翻阅,也不要阻止,随他的性子讲述即可,主要以引起孩子对书的认知兴趣为准;

要精心为孩子挑选、准备好适合他读的绘本书:画面清晰,鲜艳引人的。

孩子幼小,注意力时间有限,很快转移,你不要烦躁,这是他的正常反映,要耐心陪伴,再顺着他的情绪加以吸引(比如:声调、扮演等)。

每次陪伴孩子看书时,都要注意坐姿、拿书距离等,注意潜移默化地纠正孩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我特别赞赏的一位朋友家,为孩子设立了专门的活动空间,玩具、书籍、画板……都各有各的位置。见我们来了,妈妈只嘱咐宝宝:来,宝宝到他的宝贝屋去活动啦!”然后,引着宝宝到他的专属空间。

宝宝可以自己在那里自由地进行他的活动。

我看到,那宝宝自己到放书籍的位置取下一本大的绘本,席地而坐翻看了起来。不由得我升起对那个孩子的疼爱之情。

而他的妈妈也非常放松地与我们交谈,只时不时地关注一下孩子的动静。

可以感受到,她的孩子平常的习惯培养已被重视,并且基本到位,让我心中对她敬佩有加。

我们总想孩子可以健康安全地长大并受人尊敬,殊不知,当你给孩子以好的规矩、好的习惯时,就如同送给了孩子一层厚厚的带有盔甲的保护衣,它会让周围的人都不自觉地认为,这个孩子值得保护、值得尊重,因而不会轻易地被人轻视、欺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