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丽儿妈咪(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会发现,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个人主见也变得越来越多,有时候家长说的话,他们都会习惯性的去抗拒,认为只有自己的选择才是对的。很多家长都会烦恼,为什么孩子越来越皮,越来越不愿意听取家长的意见,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不愿意听取意见,而是孩子的习惯性防卫”所带来的。
小红在小的时候,总是能够很乖巧的按时完成妈妈所安排的任务,在所有人的眼里,她都是个乖乖女,而这段时间,仿佛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妈妈让她准时去睡觉,她就要磨磨蹭蹭的瞎折腾很久才愿意进房间,白天给小红煮的饭菜也不愿意吃,就要拉着妈妈下馆子吃饭。小红的妈妈很妥协的告诉小红,只要在家吃一些,再出去吃,但是小红并没有接受妈妈的建议,而仍然要去下馆子。为此,小红的妈妈觉得很奇怪,孩子怎么和原来 变得不一样了,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其实孩子只是在小的时候,心智还没有成熟,而渐渐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面对着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就会产生了自己的想法,面对的自己的意见,妈妈不愿意去听,小红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受到了威胁,所以,当小红的妈妈一反驳孩子,给孩子提出意见时,孩子不能接受妈妈的建议。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给孩子的意见,总是第一时间被孩子反驳,这其中很有可能是孩子的习惯性防卫在捣乱。如果一直陷入其中,很有可能就影响孩子的 正常发育,就算有成长的机会,孩子也未必能抓住。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习惯性防卫”的想法呢?
习惯性防卫”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是人的一种本能的想法
当别人一旦提出了一个跟你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观点的时候,你的反应想的一定不是对方的观点是否可行,而是第一时间反驳。
就拿日常生活就经常遇到的例子来说,你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在会议上面提出了一些好的想法,这时候,你的员工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站了出来顶撞你的想法,这时,你的第一反应一定不会是去听他的想法,而是第一时间觉得自己失去了权威性。这就是生活中常见到的,也是习惯性防卫”的一种表现,不仅是孩子,家长也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
习惯性防卫”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因为这个心理,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打好基础,去学习基础的功课,而孩子却希望去学习一些特长,这些矛盾最后的选择,都会带来各不相同的影响。
二、孩子为什么会习惯性防卫”?习惯性防卫”也可以称之为红灯思维,很多孩子在生活在,遇到和家长观点不一样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思维,去抗拒。就比如孩子在犯错的时候,经常都不愿意去承认,因为孩子害怕因为自己的失误,家长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来责怪自己。
孩子无意识的表现
当孩子出现了一种说什么都会反驳的时候,这不单纯的显示出孩子的抗拒心理,开始出现这一情况的更大可能是孩子无意识说出来的话,当和孩子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本能的进行反驳。
孩子觉得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意听到别人说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家长在辅导孩子做功课的时候,都很难耐心的去教孩子,有时候孩子做作业出现错误时,会让孩子去改正,但是孩子处于本能的就不愿意听取意见,觉得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这样的原因就是害怕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被别人嘲笑。
孩子出现了习惯性防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去纠正孩子这样的一个观点,有些家长一听到孩子在反驳自己,就会更加的火爆的去对抗孩子,认为孩子不懂事,竟然开始学会和自己对抗了,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这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去反驳”。只有一个好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在这种本能心理上,战胜它。避免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因为防卫,而影响了未来的发展。
四、如何打破孩子的习惯性防卫”?要想打破孩子的红灯”心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形成红灯”心理,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打破它更加的考验家长的毅力和耐心,而这些背后都是需要一个好的方法,一个好的方法将会是成功的一半。接下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让孩子学会倾听
很多孩子都很难能听完别人说的整句话,特别是在家长发表意见的时候,经常在家长说一半的时候,就去中途插上一嘴。这不仅仅是孩子不愿意听的毛病,而且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所以,让孩子试着去倾听别人说的话,在听的同时尝试着去思考,慢慢的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教孩子听取别人的意见
孩子一开始都很难接受别人跟自己不同的观点,第一时间都会选择去反驳别人的观点,这时候,作为家长,应该去收集别人的意见,在私下单独和孩子去分析其中的好与坏,让孩子独自去分析别人的意见到底是如何,到底是自己的更好,还是别人的更好。
孩子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点是一种人的本能心理。只是有的孩子表现的很明显,有的孩子却默默的隐藏起来,孩子有习惯性防卫”心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更重要的是家长如何去发现它,如何正确的对待和教导孩子,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这里是小丽儿妈咪,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