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大卫养成记:从阅读到识字,从识字到阅读

和爸爸带大卫去小吃城,大卫说:妈妈,ge ge 面!”我抬头看了看,一只乌鸦从头顶飞过,三个大大的字饸(he)络(luo)面”。

好多妈妈问我有没有什么识字的好方法,其实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识字最好的办法也是阅读。我记得有一次,大卫拿了一本科普的书看了一会儿说:妈妈,这些字我都认识,可是我不知道书上到底讲的是什么。”所以说,识字和阅读是两回事,想让孩子学习识字的妈妈不妨定位为教孩子阅读。当然阅读是建立在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上的,所以,我总结的这个学习过程应该是:阅读—识字—阅读。

所以,接下来我们把识字和阅读放在一起来聊一聊。

我先介绍一下大卫因为阅读带来好处的一些表现。

首先是,语言很丰富没表达能力很强。她从4岁开始自己独立阅读,到现在已经1年多了。我们给她提供了大量的读物,她可以自己阅读积累很多的词汇和知识储备。

其次,因为阅读能力,所以她学习兴趣很浓。她因为看过一本自然科学的绘本,而对地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此她迷上了地球仪,自己天天对照着书上的内容看地球仪,现在已经快把地球仪记到脑子里了。

另外就是,可以提升学习能力。她在学习拼音的时候,只需要老师教给她最基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其他的拼读、组词全都是依靠自己平时积累的词汇量自己进行学习和练习的。

更重要的是,她的情绪表达非常到位,比如她会说:爸爸和妈妈吵架的时候,我就只想逃得远远的。”妈妈,我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心里非常难过,眼泪在心里默默的流”你们凶我的时候我感觉我都快爆炸了”一个人呆在房间太寂寞了,我想我必须有妈妈的陪伴才可以”

而所有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我大概是在大卫1岁多的时候就开始筹划这些事了。

所以,从她1岁开始到现在我是按照下面这个计划来进行的:

一、1岁—3岁阶段 创造环境进行大脑刺激

1、语言的潜意识输入:成语接龙

我准备了大概有500多个首尾相连的成语卡片,每天10个成语读15遍,连续读一周,一周之后读接下来的10个。我刚开始这样做的的时候,家人不明白,说孩子这么小,听也听不懂,听了有什么用。我想说,这个真的有用,大卫在3岁开始有意识的学习识字时,每次新学一个字,她都会说这是哪个成语里面的那个字吗?比如她在学地”字的时候,会说这是地大物博”的地”吗?学习意”字的时候,她会问是一心一意”的意”还是异想天开”的异”。因为大脑中的词汇量足够多,所以她总是反应得足够快。

2、绘本阅读

很多妈妈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已经开始给孩子读绘本了,不过我们需要扭转一下思想,这个阶段不是家长读绘本给孩子听,而应该是让孩子看。有很多孩子已经四五岁的家长问我怎么让孩子识字,我说读绘本,家长会说我们一直在读啊!”我想问的是,是孩子一直在读还是家长一直在读呢?

我们不必担心孩子太小不识字不会读,太小的孩子不管是看什么,都是当做图画来看的,汉字也是一样。小宝宝的绘本里,每一页的图画上只有非常少的几个字,当我们把绘本翻开展示在宝宝面前时,他看到的汉字就是图画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她盯着图画看,妈妈来读就可以了。时间长了,当他听到的多了,慢慢也就有了模糊的理解,并且能把语言和图画慢慢的对应上了,这样孩子以后看图说话的能力一定不会差,情绪感知语言表达也会更丰富。

二、3—5岁:开始有意识的学习识字

三四岁的孩子学习识字一定不是借助正儿八经的识字工具来学习的,而是要借助游戏来培养兴趣:

第一步:从孩子最熟悉的人或物开始切入到文字,激起她对文字的兴趣。

我的做法是从家里的人开始。我用笔在纸上写下爸爸”,然后告诉她我写的是爸爸”,她很有兴趣,让我再写个妈妈”,后来又让我写了爷爷”奶奶”大卫”。接下来,我们开始玩配对的游戏,把照片的文字对应起来,几圈下来她就记住了这几个字。

兴趣调动起来后,我们开始扩大游戏范围,给她的玩具把名字都写下来,然后再进行配对游戏。玩了大概有十几天时间,她对认识汉字有了一定兴趣,我们才开始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识字卡游戏

有了前面的铺垫,我买回来的识字卡很快有了作用。我想了很多办法来和大卫一起玩识字卡。

初级的游戏有:

打牌:把认识的字和不认识的字穿插在一起打牌,互相带动。

抛石子:把字摆开,用小石子来扔,扔到哪个字,那个字就归谁,字归谁就由谁来认。

有了几十上百个识字量,就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游戏了,比如排列字卡:把字摆开,根据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来找字排列。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天亮了”我要吃米饭”飞机在天上”等。这样既认识了字,还能把字放在语境中去。

第三步:重复读绘本

有的小朋友非常喜欢某一类或某一本绘本,会要求妈妈一直重复读。这个时候妈妈一定不要嫌麻烦,一定要大量重复的去读,并且在读得时候不要加字、减字或者修改字。这样,孩子在不断重复听下就会把妈妈读得内容背下来,然后他自己翻书看的时候就会模仿大人读书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就把听到的字音和看到字形联系到一起,慢慢就会自己识字了。

三、4—6岁 从识字进入到阅读阶段

这个阶段已经快到识字敏感期,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这个时候对识字和阅读应该已经有了很浓厚的兴趣了,识字应该也快到了爆发期了。所以我们已经可以开始做让孩子自主阅读的准备了。

第一步:指读绘本

在我说指读绘本的时候,很多家长说绘本不是不能指着读吗?”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阶段的去看待。4岁半之前,我是不提倡指读的,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绘本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图像能力,这个阶段让孩子看图话比识字更重要。可是到了4岁多,绘本就开始彰显另外一个作用了:识字。所以这个时候指读是没有问题的。在指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的陪伴时间并没有增加,工作量也没有变,但是孩子识字量却直线上升。

第二步:抓住识字敏感期,利用孩子大脑词汇的储备进行大量的扩展。

这个阶段,孩子几乎是见字就问的。比如,去超市,看见每种水果蔬菜的标牌她都会问。有时候她还会自动把字和物品对应起来(这是在三四岁的时候经常玩的游戏,所以现在很自然的就会模仿使用),这样她学习得就很快。而这个时候,妈妈就需要学会提问了,比如苹果”的苹”好像和我们昨天看的平”不一样呢。也许她就会说好像是上面多个东西”之类的话。大卫4岁多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是在提问”中度过的,不是她问我农业”的业”和茶叶的业”怎么不一样呢?就是我问她还有什么字可以和茶叶的叶放在一起呢?”

第三步:鼓励孩子自己阅读

其实到了这一个阶段,孩子自己阅读的欲望已经很强烈了。此时家长要做的是,相信孩子,放手让他自己读,不要担心她读错。偶尔装作不经意的问问她这句话怎么读,心理清楚她阅读大概是怎么样个情况。因为大卫现在已经是默读了,所以我会经常问她,以了解她是否会有错误需要纠正。当然还要创造机会和孩子聊一聊书上的内容,让孩子有输出的机会,同时了解孩子阅读的状况。

以上是一个完整的教孩子识字,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的过程,亲测有效。后续文章我们会继续交流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