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其实我们都是被吓大的。
你再不乖,就让警察叔叔来抓你”
你再不睡觉,外面的妖怪就来吃了你”
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
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往往下意识就会用这种恐吓式”的话来管教孩子。
广西新闻网曾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你小时候有没有被长辈语言恐吓的经历?
在28位受访者的回执中,几乎清一色都是有过。
有超过三成的人提到:小时候听到长辈说过最可怕的语言,就是妈妈不要你了”或者把你卖掉”。
面对哄不来、管不住的娃,只要这样吓吓他们,大部分就安分了。
然而,恐吓孩子看似很省事,其实却很生事”!
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家长原本只是想吓吓孩子的话,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深深的童年阴影”。
因为,这句话的内核暗含着一层含义: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要达不到条件,这份爱就会随时被收回。
家长们可能从来没想过,自己随口一句话带给孩子的,却是被最亲的人丢下的恐惧。
不少网友都分享过自己曾经被抛弃”后造成的安全感缺失的经历:
小时候,孩子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来形成最初的世界观,但如果父母总说不要你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依无靠,而这对小朋友来说是特别可怕的。
而且孩子从小在信与不信之间徘徊,长大以后也很难再去相信别人。
家长随口一句恐吓的话,会让孩子陷入被抛弃”的恐惧里,导致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
而且,这份有条件的爱,不仅会改变孩子对父母、对家庭的想法,甚至对未来择偶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奇葩说》里的选手庞莹就曾坦言,自己在感情里是一个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
伴侣无心的一句话,也会让庞颖怀疑他是不是在嫌弃自己。而这都是因为童年时期,父母对她的有条件的爱”。
小时候,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护,她必须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爸爸才会在假期对她好,才能得到家长的爱,才不会被抛弃”。
孩子0-6岁的时候,正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阶段。
如果父母经常用我不要你了”、我不喜欢你了”来恐吓孩子,会让孩子形成焦虑型的依恋关系,在未来的情感生活中,他们会比其他人更容易缺乏安全感。
父母对孩子的恐吓,看似很有效果,其实却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且被丢下的恐惧,会成为孩子永远的内心伤痕。
我们常常听到,父母会用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去恐吓孩子,这不仅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还会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很多网友都表示,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让自己变成了只懂得听话”的人。
在婴幼儿阶段,孩子的心理还很脆弱,往往会很依恋父母,也会主动去迎合父母的要求。
如果父母常常恐吓孩子,总是把不要他”挂在嘴边,他们就会害怕、恐慌,然后强迫自己做一些让父母开心的事情,久而久之形成讨好型的人格。
9岁成名,23岁成为《新周刊》副主编的蒋方舟,其实也是讨好型人格”的人。
蒋方舟曾在采访中曾经说过,走进写作之路其实来源于妈妈的一次恐吓”。
在她7岁的时候,妈妈告诉她每一个小学生毕业的时候,都得出版一本自己的书,要是不出版,就会被警察抓走!那时候你要是做不到的话,我也就不要你了!”。
因此,她才开始打开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直到长大后有一天,一个朋友问她:你有没有和朋友产生过很真实的关系?”。
蒋方舟才突然发现,一直以来自己都在刻意的迎合别人,为了不让别人讨厌自己。
她说:我因为太希望别人能喜欢自己,而成为了一个谄媚的人。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在很多时候没有原则和底线。”
讨好型人格的人,一旦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就会觉得自己会被抛弃。往往为了迎合别人,赢得别人的爱,就会做违心的事,要么就是与自己性格不符的事。——米基·法恩《当你不再讨好别人》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总是过分懂事。他们为了获得别人的肯定,总是习惯性地取悦父母,总是看别人脸色行事。
而造成这一切的,可能仅仅只是家长在生气时发泄自己情绪的一句话——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恐吓式的教育,对于低龄的儿童往往很容易奏效,因为他们年纪小,只能通过感知父母的负面情绪来调整自己。
但当孩子长大后,这种恐吓的教育方式就不一定管用了,甚至有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连以虎妈教育闻名的蔡美儿,也曾在恐吓式教育上摔了一跤。
蔡美儿对两个女儿要求都很严格,除了学习以外,还要求两个女儿每天都要练琴。
有一次,小女儿闹脾气不肯练琴,她威胁女儿说如果你不肯练琴,我就把你扔到外面去。”她认为外面天气这么冷,女儿肯定会服软继续练琴的。
没想到脾气倔强的小女儿真的和妈妈杠上了,穿着单薄的衣服就出门去了。
最后,反而是蔡美儿不忍心看女儿受冻,只好主动跟女儿让步:看来你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你回来吧。
孩子如果对家长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信服,只是一时的屈服,总有反弹的一天。
单纯的恐吓只会拉远家长和孩子的距离,孩子甚至还可能总是和家长唱反调,或者在父母面前一套,但只要父母不在身边,就无法控制自己。
或许我们都曾经是恐吓式教育的受害者,但不要因为贪恋所谓短期的效果”而让这些伤害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请让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的恐吓式教育方式
在我们这一代终止吧
编辑:黑凤梨
审校:子猫
图片:网络,侵删
更多孕育知识,请关注孕e家”和娘娘有喜了”
智能到家,孕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