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口无遮拦,才是扼杀孩子未来的“真凶”,请家长们口下留情

本文由硬核妈妈原创、欢迎大家评论、转发”

教育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还会沿袭老一辈的方法,这是不可取的。

会对孩子造成很多无形的伤害。时常使用高压政策或者棍棒教育,使孩子们不得不听话,其中却隐藏着风险,令人担忧。

原本顽皮的宝宝,突然变得乖巧了

朋友家的孩子小志,就是一个比较顽皮的孩子,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总是想着探寻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常常是看到什么就拆什么,小到汽车玩具,大到收音机,没有能逃出他手的,其实,就是好奇,可是拆了,就不一定能完整的装回去。

这样的事让小志妈妈很是头疼,开始还没有太在意,只是随意的说了几句,劝阻他不可以这样,并没有什么深入的探讨,但强烈的好奇心,催使小志还是继续搞破坏”。

后来一次,妈妈实在忍无可忍,狠狠的教育了小志,并在言语上,使用了粉刺、挖苦的词语。

从那以后,小志便不再拆家里的东西,变得沉默寡言,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遇到班级的活动,也是尽量能躲就躲,慢慢的开始自闭。时间一长,妈妈发现了小志的变化,很是着急。经过几次劝解与努力,才让小志说出了心里话。

父母口无遮拦,才是扼杀孩子未来的真凶”,请家长们口下留情

听话的孩子,不一定优秀

原来,在最初,是妈妈鼓励小志,对未知的东西要勇于探索发现。只是时间一长,妈妈没有对小志进行后续的指导,而是任由小志自己去发挥,才会让人觉得,他是不听话的。

跟妈妈敞开心扉后,小志也渐渐变得话多了起来,时常与妈妈探讨怎么去探索,不再任意妄为。

长此以往,小志的动手及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班里成为了科技小能手,还能做许多小朋友都不会的科学小实验。

渐渐的重新拾回自信,继而不再自卑,又成为了那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



淘气的宝宝,变成了小心翼翼的宝宝

其实,作为父母,要做积极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放纵或打击。

常常把你不行、你真笨、你怎么又这样”放在嘴边教育孩子,会使孩子越来越觉得自己就是不可以,久而久之,很多事情都无法放手去做,畏首畏尾的,终将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个性的,教育时,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事件,进行疏通和引导。不能使用狼式教育或者打压政策,出口伤人,毁了孩子的自信心。

针对孩子的各阶段发育情况,家长要不断的跟进孩子的情况。

适时出现,指导孩子的发展,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切不可一味的沿袭旧传统,要与时俱进的去学习怎么教育孩子,以下的几点尤为关键。

聪明的父母会这样做

1)树立孩子自信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使其有一双能发现的眼睛。

2)科学引导孩子探索

发现孩子的问题,积极去面对,想出解决方案,不是一味地将问题推给孩子,任由其发展。

3)多与孩子沟通

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不要总是拿出家长的架子恐吓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4)做一个细心的父母

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生活中,快速、准确的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需求,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父母终究不需要进行考核就可以上岗。

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关键,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偏差,是很多家庭都有的通病,小病不治,大病就会动摇家庭的根基了。

其实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很多问题,都会显现在孩子身上,这就需要父母们去细心观察、发现,并使用恰当的方法去纠正孩子的偏差,让孩子们更好的去走向社会,更好的走向未来。

我是硬核妈妈,是3岁男孩的妈妈。

关注我,给大家分享最硬核”的育儿知识。记录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故事,不错过他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