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元宵节风俗
元宵节是莆田民间一个重大节日,盛况超过春节,且延续的时间相当长(原因是各村的时间不同,最早的初八,最迟的正月廿九日)。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偶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 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贡银”,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称“接行傩”。接完行傩,主妇们把余烬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来年更红火。是夜,游灯、“摆棕轿”(跳傩火)、舞龙舞狮,直闹到天亮。有的村还“做大棚”(几班戏子合演大型连台历史剧)。有个别村过元宵节的方式极特殊,如城厢区城郊乡广甫 仔村的过节方式是在正月十三日清晨五至六时,家家把煮饭的锅,取出倒扣院子里“耙”几下,即算过节。
莆田元宵吃什么
莆田地区元宵一般都是吃汤圆啊。 宿舍一个女孩子是莆田的,下午她妈妈还打电话过来让她一定要去买一碗回来吃呢
莆田闹元宵作文
我盼望着,盼望着,元宵节终于来临了。吃过团圆饭后,我和表弟、表妹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诸葛八卦村的大马路上。马路上早已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只听耳边传来“噼啪、噼啪”的响声,原来是村民们燃放起了烟花,一束束烟炮朝着天空直冲,冲到半空中就变成了美丽的烟花,烟花五彩缤纷,把整个夜空点缀得绚丽多彩,一时间,烟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我还沉浸在欢乐的烟花世界里时,远处传来了敲锣打鼓声。“龙灯来了!”我大声叫喊着。只见两条机灵的布龙一路欢快地舞动过来,还时不时地围着一个火红火红的球旋转,好像真正的小龙一样。我心里好期盼板凳龙的到来,只过一会儿工夫,龙灯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大街上了,龙灯头是用竹子和透明的纸扎的,眼睛是用灯泡做成的,在夜空中一闪一闪,就像天上的两颗星星。龙的身体是用一张一张板凳接起来的,板凳上用一盆盆花装饰着,我仔细地数了一下,共有46节呢,“好长啊!”我惊叹道。巨龙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时而蜿蜒前行,时而盘旋绕行,气势非常壮观。
看完了舞龙,我在池塘边燃放起了孔明灯,爸爸点燃了孔明灯中心的蜡烛,它就渐渐地膨胀了起来。我一放手,孔明灯就缓缓地上升了,带着我的心愿越升越高,到了最后就消失在夜空。
今晚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关于莆田看元宵的日记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
晚上,妈妈烧了丰盛的晚餐,但后来发现没有买饮料,于是妈妈就让我和爸爸去买饮料。我和爸爸买完饮料,就赶紧回来,回到家,我们就闻到了一股香味,等妈妈把所有的菜都端出来之后,我们把手中的饮料举起来,然后碰杯,一起大声说出“元宵节快乐”。饭间,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聊,在幸福的氛围中品尝丰盛的菜肴。“今天夫子庙的人特别多,这么多年在元宵节我还一次没去过呢!”爸爸在吃饭时说。“是的,我也是,学校也不放假,要不然饭后可以去关灯,关灯、吃汤圆可是是元宵节的习俗。”妈妈有点遗憾的说。我也感到很遗憾,心里想,为什么要赶到元宵节上学。
吃完饭后,为了弥补一下,妈妈叫我赶紧把作业做完,然后可以看元宵晚会,晚上推迟一点睡觉。这下可把我乐坏了,没有去关灯的遗憾瞬间就被冲淡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元宵晚会很快就让我忘掉没去关灯的不快。
今天的元宵节,我过的很开心,尽管没去夫子庙关灯,甚至也没吃上汤圆,但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共享美味佳肴,一起欣赏元宵晚会,其乐融融,元宵节要的就是团团圆圆嘛!
莆田常太如何过元宵节
本人就是常太人,不知道要怎么表达,有多种,元宵的时候每家一般都会拿的一把旗出来游街,按队来算,一个村一队,抬菩萨,抬轿子,打小锣鼓,到整个村子每条路里去游街,最后一天就是游灯,每家都会拿灯笼出来,一般是五个,像接龙那样子接出去,绕完整个村子的大路一圈。
莆田南门的元宵热闹吗?
真的十分热闹,出游的队伍超精彩好看的。每家每户的各种高档礼炮不断~ 看的人特别多,有的从别的地方都特地赶过来瞧。。。。
莆田元宵节都举行哪些活动?
莆田的元宵节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在这一地区人们过元宵节时总离不开灯。 “跳棕轿”,在莆田元宵节期间不论山区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举行跳棕轿表演活动。跳棕轿即棕轿舞,是这个地区的一种民俗舞蹈。每对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1米、宽30多厘米的竹制或木制四人小轿,排成好长的队伍在广场,沿街或庭院大坪上进行,表演时街、场院,燃起篝火,一队年轻力壮的男性表演者身着各色统一服装腰扎布带,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轿、踏着节奏,绕着篝火游舞,人们一个接一个窜过火堆形成“8”字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熄而止。
福建莆田的元宵节有什么风俗?
莆田的元宵节,有趣在于地域不同其时间亦不同时,且花样内容各式各样。但凡有时间,值得流连个把月好好欣赏享受其中的文化涵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