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迎接新生命到来时,激动之情可以理解,却不该被“经验”误导

文|蕾妈育儿经(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宝宝出生后,一个家庭就变得更加完整了,这个小生命也势必会为整个家增添许多的乐趣。老人们对于孙辈们更是极尽宠爱,所谓的隔辈亲令身为子女的父母们都望之莫及。很多老人会凭借着经验来给子女们作指导,但是这些经验之谈也并非尽可信。

张先生的妻子临近生产便住进了医院,因为没有生育经验,张先生的母亲也一直陪伴在侧。医生告知生产很顺利,宝宝很健康,张先生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妻子,护士就把宝宝放到了张先生怀里。张先生还没反应过来,张先生的妈妈上去就给孩子一巴掌。

孩子挨打后随即大哭起来,张先生有些不知所措,这时,荣升孩子奶奶的张先生的妈妈开心地笑了起来,孩子都是哭着来的,这不哭可不行。”张先生虽然有些心疼,但是觉得妈妈有经验,她说的应该没错。没想到一旁的护士反而提醒了张先生的妈妈,阿姨,打孩子可不能打脸啊,这样太危险。”再说了,医生已经处理过了,你们离得远没听见,小家伙哭喊的声音很有劲儿呢!”

其实,在产房里的时候,张先生的宝宝已经哭出来过了,没有必要再挨一次打。张先生妈妈的情急举动也可以理解,但是打脸的做法确实不对。那么新生儿为什么一定要哭出来呢?不哭又是为什么呢?

环境变化。孩子出生后,环境发生了变化,与母体的环境反差巨大,孩子会有不适感产生。孩子感受到的气压不同,哭泣就成了正常的一种反应。孩子也开始使用呼吸系统,不再借助脐带的帮助来获取氧气。

孩子不哭可能有三种原因。在母体内已经缺氧,比如说,生产的时间过长,孩子在产道内缺氧。比如说,产妇打麻药了,那么孩子也会因此而吸收一些药物成分。再比如说,孩子的呼吸道有堵塞物。这些原因都有可能。

医生会有好办法。医生对于孩子不哭的情况会有应对,比如说倒立着孩子拍打背部。虽然外人看起来很奇怪,但是医生却是很有经验的。所以家长们不要贸然行动,否则容易造成对宝宝的伤害。

父母们在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时,激动之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情况下更加要相信医生的做法,不要被一些不科学”的经验之谈误导了。老人的育儿经验很宝贵,但是并非都是正确的,所以父母们要有所辨别,不能盲目轻信。大家对于新生儿哭着出生是否了解呢?对此有哪些看法呢?

------------------------------

关注【蕾妈育儿经】,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儿知识,学会解决亲子成长问题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可以私信留言评论,作者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专业的回复,希望我们可以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