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别拿侮辱当批评,想让孩子听得进去,家长要学会“三明治”批评法

别拿侮辱当批评,想让孩子听得进去,家长要学会三明治”批评法

几天前,乘坐地铁的时候,碰到这样一对母子,从校服上来看,男孩子应该是一个中学生了,可能是因为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令母亲很生气,一路上母亲都在喋喋不休地抱怨,你每次考试都考那么糟糕,真是丢人,弄得我都抬不起头来!”你说你怎么学的呀?你一天吃三顿饭,别人也吃三顿饭,你的脑子怎么就没有别人的好用呢……”

可能是母亲太生气了,说话的语气越来越重,男孩也从最开始的面无表情表现出了愤怒,眉头紧锁,不停地叹气,胸脯上下起伏。你倒是说句话呀?我说了这么多,你一句都不吭!”母亲对儿子的这种无声地抗议愤怒了,不顾满车厢的人大吼起来。

我说什么,说什么!总之我是你的耻辱,我是笨蛋,可以了吧?你满意了吧?”男孩歇斯底里地喊起来,男孩的母亲被儿子的突然勃然大怒吓了一跳,还没缓过神来,男孩已经逃之夭夭,提前下了车,母亲又气又怒。此时车厢的门已经关上了,母亲只能望着儿子的背影叹息。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认为这不是批评,这是在侮辱孩子,别说是孩子了,我站在一旁都感到很不舒服,将心比心,如果这位母亲能够和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了。这样批评孩子,即使父母说得再有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唯有愤怒和屈辱。

孩子犯错误,父母批评孩子是少不了的,但像这位母亲这样的直接批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残酷的,是难以接受的,更是对他们自尊心地伤害,这样的教育结果只能是叛逆,和父母对着干。那么,怎样批评孩子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虚心接受呢?

第一步,先表扬、肯定

孩子犯了错误,不少家长会立马劈头盖脸地一顿批评,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你看别人都怎么学的,你再看看你,我怎么就那么差劲啊?”为什么别人行,就你不行”昨天不会,今天还不会,你上学去打瞌睡去了吗?”

谁都愿意接受自己没有一点优点的事实,批评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我们不妨先表扬、肯定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糟糕,只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还需要努力,这样孩子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我儿子读三年级,刚学习英语,我对他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课文中出现的英语单词都要会写,当然,前提是他学有余力。第一天听写单词,孩子因为没有好好学,只写对了三个,我对孩子说:你刚接触英语,学习上可能还不太适应,今天记住了三个单词,还是不错的。

开始学习一门新课程,孩子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孩子自身也会有压力,此时不能一味地批评,要给孩子信心,陪伴他度过适应期。

批评

第二步,批评

批评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前面的表扬、肯定,就是为了批评做铺垫的,让孩子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批评,比一上来就把孩子说得狗血喷头,效果要好得多,我依然以孩子学英语为例。

之前,我给了儿子一定的时间让他默写单词,但儿子一边玩一边默写,心不在焉,我是看在眼里的,以我对他的了解,记住5个单词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因为不专注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我要批评的不是他没有记住单词,而是学习的态度。

儿子,我觉得你原本可以把这5个单词都记住的,为什么没有记住呢?你知道原因吗?儿子看了我一眼,默不作声,我估计他心知肚明,”我强调过很多次,要一心一意地去做一件事,不能边学边玩,这是必须要批评的。

批评孩子,要让孩子接受他的错误,家长的批评内容必须让孩子认可,如果孩子不认可,那么,你说得再多,他都不会接受,还会与你据理力争,如何才能让他认可呢?除了孩子的错误确实存在,家长的批评的语气也很重要,不要带着嘲讽和责难的口气,一旦孩子感受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会反抗,以此来进行自我保护。

自尊心

第三步,鼓励

接受自己的缺点,会让人不舒服,也容易让人泄气,特别是孩子,很容易感情用事,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母批评后,他会觉得自己很失败,甚至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学习,都不可能与学习好的学生相比。

所以,我们批评完孩子,不要忘记鼓励孩子,鼓励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看到希望,依然以我儿子学习英语为例,我批评他之后,对他说:你的问题出现在不够专注上,如果你能更专注一些,你一定能把英语学好,我相信你。”

为了让他相信我说的是真的,我还跟他打了一个赌,我再给你15分钟,这15分钟你专心地学英语,我们再来看效果。”果然,孩子顺利地记住了那5个单词,这样的经历会增加孩子学习英语的信心,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先表扬然后批评最后鼓励,这种方法称之为三明治批评法,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家长要学会控制情绪,就事论事,明确批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此方法运用得好,孩子才能进步,家长与孩子之间才少了些鸡飞狗跳。

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