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惯坏孩子的后果真的承受不起,如何教育他懂事又不打击他的自信心

前段时间,女子当街扇母亲耳光遭路人踹倒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据悉,原因是该女子经常在外不归家,事发当天刚好在楼下被附近熟人看到,便打电话给其母亲。

母亲下楼后与其交谈,交谈没几句,该女子便动手打她母亲,扇了好几耳光。

事实上在当下,像这种孩子打父母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

是谁,助长了孩子们无知的嚣张?我们的教育这是怎么了?是学校教育的错位,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是舆论引导的失误?值得每个人深思!

其实,这种问题往往都是惯出来的!

我作为一位家长很能理解,为人父母后,觉得给孩子多少爱都不够,往往就很难分清爱”孩子和惯”孩子的不同。很多时候等到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出问题了,孩子的性格已经养成了,再改变是千难万难。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搭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进行良性教育。

我的朋友晓丽是一位3岁孩子的宝妈,我有几次去他家,就观察到他的宝宝是个非常任性的孩子,有什么事不依着他,就会撒泼打滚,连哭带闹,晓丽对此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他的宝宝特别爱吃冰激凌,简直嗜冰激凌如命。只要家里有,无论晓丽藏得有多严实,他都能从冰箱的角落里翻出来。

晓丽经常对宝宝说,冰激凌吃多了会拉肚子,严重的话就得去医院看医生。可这些话宝宝根本听不进耳朵里,仍然我行我素,想吃的时候一下子吃好几个。

晓丽因此不敢在家里储存冰激凌,宝宝要吃的时候一个也没有。这时,宝宝就会大哭大闹,非得让晓丽买回冰激凌不可。

平时,宝宝也常常会任性胡闹,晓丽呵斥他,他感觉就像夸奖他一样,越是呵斥他越是来劲。

一天下午,晓丽下班回到家,宝宝就缠着让晓丽抱,让晓丽给他讲故事。晓丽抱了宝宝,但是晓丽要准备晚饭,讲故事需要很长时间,晓丽就告诉宝宝吃过晚饭后再讲。

宝宝不同意,抓着晓丽的衣服不放,非要听故事。无奈,晓丽只好给宝宝讲了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故事讲完了,宝宝还没听够,缠着晓丽再讲一个。不由着宝宝,他就拽着晓丽不放,也不让晓丽去做饭。因为宝宝的任性,全家人只好先饿着肚子。

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那怎样才能教育他懂事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呢?

1.分清爱孩子和惯孩子的区别

不满足我的愿望,我就哭闹。” -- 我觉得这是所有人的心情,只是成年人不会随便哭闹罢了,2岁半的孩子,他只会哭闹这一招。不要把这个归结为孩子不懂事,这个年龄不可能懂事。是我们家长的处理上有问题。

在育儿阶段,不管孩子希望家长做什么,家长都可以满足他,无论付出多少都不为过,而且还要全身心的投入。

因为被过度保护”是孩子自立的原动力。过度保护”,指的是对孩子有求必应。

孩子要求陪他玩,你就全身心陪他玩,要求吃汉堡,那今天就吃汉堡。

这样,亲子关系中,孩子一想到父母守护着自己,孩子就能无忧无虑的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孩子通过被娇惯,被宠爱,感知自己值得他人的关怀和爱护。这种自信就是我要独自一人完成的原动力。不用担心被过度保护长大的孩子只知道自己,不会把别人当回事。孩子懂得爱护自己,才有可能爱护他人。

但是要注意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过度干涉”是过度逼迫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他们过度的语言赞美和物质奖励。

2.疏导孩子的情绪,消除他任性的苗头

孩子一旦出现任性的行为时,父母不必过于紧张,重要的是疏导他的情绪,帮助他解除顾虑,正确引导他的思想和行为。

父母必须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假如合理,就得及时满足,并且不附加任何条件;假如不合理,就一定要坚定且简明扼要地拒绝他,将他任性的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艳艳是个很调皮的小姑娘,她总是喜欢光着小脚丫在地板上玩耍。妈妈为此经常训斥她,因为地板不仅会弄脏小脚丫,而且比较凉,妈妈担心她会因此而着凉。

艳艳却根本不顾及这些事情,她一高兴就会将鞋子甩出很远,乐此不疲地光着小脚丫在地板上跑来跑去。

冬天到了,虽然屋子里很暖和,但地板还是有些凉。这天,艳艳又把鞋子给脱掉,光着脚丫玩游戏。

妈妈看到了,强制性地把鞋子给艳艳穿上,并且系了死扣。任凭她怎么解都解不开。无法摆脱鞋子的困扰,艳艳烦躁极了,她尖叫着到处乱踢。

妈妈平静地对艳艳说:我知道你现在不能脱掉鞋子很生气,但是尖叫乱踢根本不管用,如果你还是这样,我没法帮你。

等你什么时候不闹了,我再想想办法,看怎样让你感觉舒服点脱鞋!”艳艳非常大声地对妈妈说,她在为自己的不满而抗议。

妈妈立刻拒绝了她:不行,那样冰着脚你会生病的。”艳艳仍然试图将鞋带解开,妈妈没再理她,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过了一会儿,艳艳继续玩了起来,将鞋子的事情忘掉了,仿佛刚才的不愉快根本没发生过。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切不可凭自己的心情来决定教育孩子的态度。心情好就抓紧教育,心情不好了就放松教导。对于孩子的任性行为,父母一定不能姑息迁就,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满足。这种明确的做法会使孩子感到父母的态度很坚决,没有回旋的余地,孩子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就会随着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而逐渐消失。

3.防患于未然,给任性的孩子事先约法三章”

一般情况下,父母是比较了解孩子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想要做什么,父母基本上都能预料得到。因此,在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妈妈可以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他的任性行为。

和妈妈一起上街时,婷婷不管累或不累,总是哭闹着让妈妈抱。妈妈带婷婷去商场时,婷婷总会让妈妈买一些预料之外的东西。

为此,每次出去前,妈妈都会和婷婷商量好,不能怎么样怎么样,才会带她一起去。

星期天,妈妈带婷婷一起去超市买东西。要出门了,妈妈告诉婷婷:宝贝,待会儿咱们走着去马路对面的超市买东西。

差不多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到超市了,所以你要自己走,不能让妈妈抱。如果实在累了,咱们就休息一会儿再走。

不然的话,妈妈就不再带你出去了。”婷婷听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妈妈的提议。

妈妈接着对婷婷说:到了超市之后,我不允许买的东西不能买。你想要什么东西时,得先让我看,我觉得可以买才能给你买。”

婷婷想了想,说:我要巧克力。”可以,但是最多买3块,多了也不行。"

在去超市的路上,婷婷果然伸出胳脾,嚷嚷着要妈妈抱。妈妈没有抱她,只是问她:刚才咱们说好了什么?是不是不能让妈妈抱呢?”

见妈妈根本不回应自己,婷婷只好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坚持着走到了超市。

看着货架上各种各样的巧克力,婷婷忍不住拿了这个还想要那个,她兴高采烈地将许多巧克力都放到了购物车里。妈妈及时提醒她:我说过了,今天只能买3块巧克力。”

婷婷一扭头,说:不行。”妈妈只好告诫婷婷:这样吧,想要哪3块,由你选,其他的必须放回货架上。否则的话,今天就不买巧克力了。”

听妈妈这么说,婷婷只好挑了3块自己喜欢的,然后恋恋不舍地将其余的巧克力全部放了回去。

在和孩子约法三章”时,父母一定要说一不二,不给孩子讨价还价的机会。否则的话,就达不到提前制止孩子任性的效果了。


4.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的自我完善。身体力行地告诉你的孩子:

你不成才我不怪你,你不成人我不养你。
成才与否需要天分和智慧,而成人与否只需要自立和善良。
孩子,前者你或许做得不够好,但后者你必须要做到。
你走得慢一点没关系,但你必须在路上。
孩子,你毕业晚,工作晚,结婚晚,买房晚,都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是,你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了一切开始,你因为贪图安逸,而放弃了所有尝试。
我早晚要先你而去,你必须足够独立。
如果可以,我愿意倾尽所有去爱你,我愿意花费一生去陪你。但一想到有一天我早晚都会撒手离去,从现在起我不得不狠下心来让你走向独立。
真正的爱,是不管我离开多久,你都能做勇敢的自己。

最好的爱是让孩子学会感恩,最好的家风是让孩子学会尊重。

教导孩子学会尊重、懂得感恩,孩子殴打父母的事件将会变成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