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第二章 家庭幸福,全靠智慧“懒”妈


本章我们讨论的主题,一个家庭要得到幸福,妈妈有多重要?

古人说,一个好女人能旺三代。好女人就像一所好学校,既能滋养出顶天立地的男人,也决定了孩子被培育成什么样的人。妈妈就像是全家人的根,是全家人最爱戴,最尊敬的人!


而现实状况却不太一样,很多家庭全靠妈妈一个人在努力,拖着一家人往前走。

很多妈妈生了孩子没几年,就把自己熬成黄脸婆了。辛苦不说,还不被理解,跟老公冲突,跟孩子对立。很多孩子十岁不到就开始叛逆,厌学了;


这个偏差太大了!

分享一个重要的原因:妈妈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清楚。

很多妈妈因为爱孩子,爱家庭,所以占了太多位置了,又要做母亲的事情,职场的事情,做了保姆的事情,老师的事情,有时还需要陪孩子读书。

每个位置背后都是巨大的工作量,谁要做那么多事,谁都累。


我有个学生说得最形象:原来不懂,觉得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来做,交给老公不放心,交给孩子不现实。经常累到晚上一个人偷偷哭。脸都累变形了,哪还有心情化妆。现在才发现,当妈妈原来是个轻松的事情”。

当妈妈本来就是智力活,不是体力活。

当好妈妈的关键在于,除了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还要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先说妈妈要做什么呢?

妈妈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要实现跟家人之间建立精神链接,家人之间的关系要好。

关系好的家庭,家人之间彼此是有精神链接的,会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体谅。这样的家庭氛围,让每个人都愿意为家庭付出,荣辱共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人跟种子一样,要长成参天大树就要跟土壤链接,得到能量。把种子埋在水泥里,哪怕春天来了也没办法生长,因为没有链接,没有能量。


下面拿孩子的精神链接来举例,你就会开始理解这件事情有多重要。

一、有精神链接的孩子跟没有链孩子的孩子,有什么差别吗?

孩子12岁以前会非常渴望跟父母链接,得到父母的理解。父母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会让他能量满满。

得到精神支撑的孩子性情豁达,非常爱自己的家人,期待看到父母快乐,愿意为家庭做事情,愿意为父母分担。

父母的期待就会成为他的努力方向!


反之,家庭关系比较恶劣,得不到精神链接的孩子,就像是被扔到水泥里的种子。他们在精神上是痛苦的,所以情绪特别大,尤其是对抗情绪。父母说东他就往西,或者消极怠工,就是做不好,气死你不偿命。

其实他是在用各种方式引起父母的关注,试图打开沟通的通道。常见的状况有厌学,狂躁,懒散等等,性格急躁的孩子行为有可能更极端一些。其实,他也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失望和不满。


如果他的抗争继续被父母忽略,不愿意真诚沟通而是试图说教他,他心里对父母的失望情绪会不断加深,对父母的爱会变成恨。

最后,父母期待的,就是他反对的。他的畏难情绪和对抗情绪都会相当重。至于学习和成绩这种事情,根本不是他会关心的。

二、很多跟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容易误入歧途,为什么呢?

人的精神是渴望链接,渴望被支撑,这是人性。

当他在家庭中得不到链接,就会寻找对外的链接。但那些优秀的人不容易跟他链接上,所以会去找一些情况类似,能理解他的人链接。


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他们就相应了。

类似的孩子扎堆之后,往往会以烂为烂,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不屑,傲慢,玩世不恭,甚至是暴力。有些孩子会尝试把自己的痛苦转化给家人,严重的还有可能会报复社会。


三,为什么链接家庭的关键是妈妈,而不是爸爸?如果关系已经被破坏了,能修复吗?

男人的心往往都在事业上,没有那么大的耐心去关注孩子,也没有那么大的耐心愿意了解孩子。

很多爸爸的处理方式容易背离事实,简单粗暴,这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情绪。

只有妈妈才能理解十月怀胎,母子相连的感受,妈妈更愿意为了孩子做出改变,为了孩子倾注全部的心力。


很多妈妈的错误并不是不爱,而是不懂。当理解关系的重要性之后,转念的速度很快,会迅速的调整过来。

唯有爱,才能修复已经破坏的关系。


不过孩子的调整就没那么快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修复周期不一样。

8岁以内的孩子,父母的转变,3个月就会有明显的变化;

8岁到12岁的孩子,大概会在一年左右开始变化;

12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对父母已经有很多的失望了,这里面有很多的积怨,所以修复期大约需要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逐渐修复过来;

这个年龄的父母要加快修正速度,因为孩子的学业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家庭出现矛盾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孩子对家庭链接的需求在快速降低,留给父母成长的时间不多了。

18岁以上的孩子,人格已经形成了,父母的转变对他们的影响很小。这个时候家长的努力也就无济无事了,给他多积点福报会更有用一点。

四、为什么跟孩子的精神链接带来的成果,是其它努力很难达到的?

精神上的链接是人性的需求。尤其在这个时代,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孩子对于生存和生活的压力几乎没有体验。他们对于精神的追求远远高于物质。


孩子在物质上没有缺过,所以物质上给再多,都不足以成为他的内在动力,一个没有动力的孩子,就会畏难情绪爆棚,什么苦都不想吃,什么都做不好。

妈妈如果不理解这个,就会非常疑惑,为什么学霸父母会养出学渣儿子?


然后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根本就没用,他内在没有动力,大脑处理关机状态。

上面的四点是在用跟孩子的精神链接举例,跟所有家人的链接原理都是一样的,只要是人,就渴望被理解,被信任。

做好跟家人的精神链接是妈妈最重要的事情,良好的家庭关系不但能帮助孩子化解情绪,对他一生都有莫大的支持。

妈妈把这件事做好,老公和孩子都会非常爱你,也足以让你幸福一生了。


聊了妈妈做什么,下面再聊聊妈妈不能做什么?

比如,家务活该谁做呢?

要让孩子参与分担。人是在实践中学会体谅别人的,也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会用心的。孩子没有参与过家务,根本不会体谅到父母的艰难,更不会心疼父母。


没有为家庭付出过的孩子,心理上也不会觉得是家庭的一员。

对于孩子而言,他不怕做事,怕的是得不到认可。孩子做事的时候,可能一开始做得不好,妈妈要多鼓励他,绝对不可以否定他。

注意,是鼓励他而不是套路他。我经常辅导学生,听她们表达给儿子的话都觉得好恼火。


怎么听都很假,一听就是个套,一点都不真诚。

孩子一点都不傻,他们对于套路有明确的识别能力的。妈妈虚伪的鼓励,只会破坏关系,引发孩子更大的对抗情绪。

另外,妈妈要学会提问,让孩子学会看价值,学会总结方法。学会总结很重要,这一点是培育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


妈妈要做的事情,没有一桩是体力活,都是智力活。

总结一下,妈妈要有系统的教育观,要有链接家人的沟通能力,把这两点做好了,老公孩子都会成为你的参天大树,为你遮风挡雨,成为你的精神支柱,你这一生都是幸福温暖的。

妈妈就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打造智慧懒妈”教育平台,要特别突出一个懒”字?

妈妈要懒下来,是妈妈的幽默和坚定把一家人融在一起,而不是向火车头一样拖着一家人往前走。妈妈把什么事都做完了,自己累死了不说,孩子也得不到锻炼,成长不起来;


妈妈是孩子的榜样,要把自己活出精彩,活出灿烂,孩子才会得到力量;如果母亲过得很糟糕,孩子就对未来就没有信心,心理能量是萎缩的。

实现这些内容,靠的是妈妈的智慧和沟通能力,而不是努力,不是辛苦。

我在智慧懒妈”的平台上录了一套音频,分享了一整套懒妈需要建立的思维方式和心法,尤其谈了懒妈怎么抓大放小,怎么鼓励孩子。


你理解了这些心法,你会想出很多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为每一个用户都配了一个导师,如果遇到困难,请跟你的导师咨询。

如果你愿意做一位智慧懒”妈,请持续关注我,后续会陆续推出智慧懒”妈课程。

下一章 本份

本章谈了关系的重要性,下一章我们继续分享幸福的修炼,其中有一个修炼是人格的形成”,这个点是人得到幸福感的关键。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和本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