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枇杷叶怎么煮治咳嗽 枇杷叶煮水怎么做

枇杷叶治咳嗽的汤怎么弄?

新鲜的枇杷叶+甘草+冰糖/蜂蜜,有止咳功效。
先将叶子上的毛毛用刷子刷干净,每次十片左右,为了方便入锅可将其切成小块儿入沙锅,同时可加入几根甘草,加水三碗,能出一碗量就差不多了。大火煮开后改小火慢煲半个小时就行了,出锅后加冰糖,晾一会儿就可以喝了。如果是加蜂蜜,需要晾到体温的温度再加入蜂蜜,那样才能保持蜂蜜的活性。
百度百科里有关于枇杷叶的介绍:
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的叶。又名巴叶、芦桔叶(《中药材手册》)。原植物枇杷又名:卢橘(广东)。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的功效。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晒干,刷去毛,切丝生用或蜜炙用。

枇杷叶怎么煮治咳嗽

枇杷怎么做才能治咳嗽

冰糖炖枇杷:将枇杷果肉和果核分离开来,然后将果肉捣碎,加冰糖和清水煎沸,晾成温的后服下。这个汤每天一次,连续喝五天,尤其是对老人和小孩咳嗽有奇效。

枇杷叶怎么煮治咳嗽

枇杷叶煮水怎么做

枇杷叶煮之前要刷干净的,刷不干净的话,上面的绒毛会引起咳嗽更加严重的,所以晚上夜里睡觉的时候,点点的咳嗽明显严重起来了。

食材
食谱热量:79.4(大卡)
主料
枇杷叶5片
辅料
冰糖1块
方法步骤
1、取5--6片新鲜枇杷叶,在流动水中冲洗掉脏物,背部用刷子将所有绒毛刷洗干净;
2、放入盆中,加水没过枇杷叶,浸泡15分钟,再用流动水冲洗一遍;
3、准备一颗冰糖,黄冰糖最好将叶片剪碎,放入煮锅内,大概倒入800毫升左右的水,开大火煮;叶片煮开后,用筷子将上面浮起的叶片搅动一下,然后转为中小火;
4、此时加入一块冰糖,煮20分钟即可煮好后不要马上开盖子,继续焖一会儿;
5、将枇杷叶子水倒出,此时还是茶色的,过一会儿就变成酒红色,带着淡淡的枇杷叶子的清香,煮出的水当成日常茶饮,每天可以少量服用,3-4次都可以,大人也可以用,止咳化痰效果很好。

注意事项:
  枇杷叶清泻苦降,如果是寒咳或者有胃寒呕逆者慎用。

枇杷叶怎么煮治咳嗽

枇杷叶止咳汤怎么做

可以。
枇杷叶中含有一种苦杏仁苷的物质,这种成分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氢氰酸有一定的止咳作用,其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而且新鲜枇杷叶中还含有挥发油成分,也能起到祛痰之效。
不过,枇杷叶性微寒,入肺、胃经,主要是针对于肺热咳嗽、暑热咳嗽等症,对于受寒引起的咳嗽并没有治疗作用,反而还会增加体内的寒气,加重咳嗽。
肺热咳嗽症状:反复咳嗽、恶寒发热、咳嗽胸痛、痰少而黏、呼吸不利、口干咽燥、舌苔薄黄、、有胸胁隐痛、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低热或潮热、面色少华、形体消瘦等症状。
暑热咳嗽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咽痛、骨节酸痛、头昏或头痛、倦怠、小便短赤等症。

枇杷叶怎么煮水止咳
桔梗枇杷水
原料:桔梗、枇杷叶、杏仁各15克、大枣10枚、冰糖适量
做法:
1、将枇杷叶、大枣、杏仁、桔梗用水洗净。
2、取干净的纱布,将枇杷叶包好,与大枣、杏仁、桔梗用3碗水一起煎煮。
3、大火煮开,再用小火慢煮,水煮至1碗半左右时。
4、最后放入适量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即可食用。
枇杷冰糖水
原料:新鲜枇杷叶6片、冰糖适量。
做法:
1、将新鲜枇杷叶洗净,用干净的刷子将背面的毛及脏东西刷干净。
2、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十几分钟,再清洗一遍,一定要将枇杷叶清洗干净哦!
3、随后将枇杷叶切成小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4、开大火熬煮,煮开后,转小火熬煮,放入冰糖。
5、待冰糖融化,水煮至酒红色后,即可关火,食用。

咳嗽用枇杷叶熬汤怎么熬?

先要分清咳嗽的种类,最好是上医院去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咳嗽可分干、湿两种。干咳,会有昏昏沉沉、灼热的 感觉,又咳不出痰。经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及肺炎初期。长时间持续的干咳,可能是肺结核。湿咳的症状是咳个不停,且喉咙带痰。
 若干咳的症状加剧,会演变成湿咳。常发生于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及心脏瓣膜等疾病。咳嗽严重或咳嗽时痰中带血或呈绿色,最好能尽快接受医生诊治,此外,也须留意有无胸痛、头痛、腹痛或发烧等症状。在家中静养时,尽量不要消耗体力.
 有效及禁忌的食物

  有效的食物:干咳带点痰,有粘液难清除时,可食用梨子、萝卜、蜂蜜、白木耳、百合根及枇杷叶等。枇杷叶的用法,是先用刷子刷去叶上的毛,当茶饮用。湿性咳嗽且带痰的情况,则适合食用陈皮或柚子。

  身体发热、痰呈黄绿色时,一般将此种情况称做热咳。此时,可摄食萝卜、冬瓜、梨子、海藻类、枇杷叶及柿子等具冷却作用的食物。萝卜以切块生吃较好,效果优于煮熟。

  若是身体冷,时而畏寒,痰呈透明状,有寒冷感觉时,则属于寒性情况。适合的食物有大蒜、生姜、葱、陈皮、银杏、核桃等。将少许切好的姜加入水是饮用,可保暖,争夺杏可治疗咳嗽气喘。

  不过,要注意食用生的银杏,会引起晕眩或痉挛。因此必须以火煮过,大人一天可吃10个,小孩以5个为限。 须煎煮再饮用时的则有南天竹的果实和樱花树的树皮。

  南天竹的果实成熟后将其晒干,以一天份量而言,10克的果实加600克的水,用慢火煮,除去潭滓,煮成半量。分三次,在两餐间饮用。 樱花树的树皮则要在6-7月时切割,除去外侧的硬皮和绿色部份,再晒干。一天份量约在5-10左右,煎法及服用的方法和南天竹果实相同。

  枣子酒也有止咳化痰的效果,作法是用35度的烧酒18升,加上枣子900克(若是大枣子,则只需300克),置于阴暗处3个月,使其发酵,即可直接饮用,或加冰砂糖、蜂蜜混合饮用。

  禁忌的食物:过度食用猪肉,常会产生痰。因此容易有痰者或发烧时,以不吃为妙。 痰多的人也不要多吃海参。气喘或易咳的人若食用生鱼片,则会出现发烧、有痰、呕吐等症状,烤鱼也只能吃少量。此外,糯米和笋子会使气喘或咳嗽加剧,有咳嗽症状者最好避免。

** 要记住"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舒畅积极治疗.还能好得快.没有立即止咳的办法,除非是因为呛了口气,别人帮忙拍两下背再喝点水就好了.

梨的不同吃法,可产生不同功效。
1、生食 最好削皮后食用,如果甜味不够,可蘸点白糖。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所致之咽干痛痒、声音嘶哑、干咳少痰、便秘、溺短、疮疡发作、烦渴思饮等阴虚、虚热之症状。
2、熟食 去皮后蒸煮均可,也可与大枣、萝卜、绿豆等一起熬汤,又吃又喝,治病养生的效果更好;买几个梨,把芭儿周围镟下来作为盖,掏出种子后,灌上蜂蜜,再把盖盖上,放盘里上锅蒸熟,一早一晚各吃一个,治气管炎有一定疗效。“梨糖膏”更是闻名中外,它是用梨加蜂蜜熬制而成,对患肺热久咳症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3、制作梨罐头 削皮、切瓣、去子,装进瓶内,加糖制成罐头,不但可做零食用,还可上餐桌作酒肴,清香甜美,人人青睐。
4、制梨脯削 皮去子切成小块,经晾晒、腌制,可制成梨脯,作为老人、孩子的零食,美味无穷。
5、蒸酒 把梨捣烂加杂粮,撒进老陈曲发酵后,可蒸出美味的果酒,饮之甜美可口,是健身之宝
6、捣泥成梨糕,加冰糖后食用,能清热,治风热咳嗽;
7、连皮切成块,和木瓜、密枣、猪骨一起煮汤,有消暑、清热、开胃作用。
8、冰糖蒸梨是我国传统的食疗补品,可以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嗓子具有良好的润泽保护作用。

这里还有关于梨的几个药膳:
1、降压:用鸭梨1个、西红柿1个,剥去外皮,放在锅内煮熬,每天吃1次,连吃20天,可滋阴清热,有防治早期高血压的作用。
2、保肝:用鸭梨1个,清洗切片,与柳枝3截同水煎,喝汤食梨,每日1次,可治传染性肝炎。用生梨两个,去皮、核,切片浸醋中,一日吃完,有清肝退黄疸之功能。
3、解酒:鲜梨捣汁,连服300~500毫升;或将梨放入米醋中浸泡1周后食用,每次半个或一个,可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解酒。酒后吃梨,备觉舒服。
4、痰喘气急:把梨剜空,里面放小黑豆,留盖盖住,小火煨熟,捣做饼,每日食用。
5、咳嗽:梨捣汁用,熬膏亦可,加姜汁、白蜜服用。
6、热病口渴:甜水梨1个,切薄片,冷开水浸泡半日,捣烂取汁,时时频饮。

梨虽为佳果,因其性质寒凉,一次不可过多食用,以免影响脾胃。故风寒咳嗽、脘腹冷痛、脾虚便溏者慎食。

枇杷叶煮水能治风寒咳嗽吗

枇杷叶治咳嗽,无论风寒,还是风热均可应用,关键在药物的配伍的,也就是说配伍风寒的药物可用来治疗风寒咳嗽,配伍风热的药物可用来治疗风热咳嗽。

枇杷叶煮水放什么糖风寒咳嗽

1、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躁等症。
2、蒜: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3、箩卜:能化痰消胀气。
4、茼蒿:功效暖胃、养肠、利肠胃、化痰浊。
5、葫芦:性味甘、淡、平;功效利水通淋。润肺止咳。
6、竹笋:有消渴、益气、消痰、防止咳嗽等功效。
7、柿子:有清热、止咳、润肠、化痰止泄等功能。
8、杏仁:有治疗气喘、咳嗽、气逆、痰聚、气短等症。
9、百合:有温肺止痰、清热安神、养阴清心等功效。
10、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降压等功效。
11、甘蔗:有滋阴润燥,调中和胃,润肺止咳之功效。
12、生姜:有散寒、止呕、祛之功效。

喝枇杷叶煮的汤,能不能治咳嗽?

能!因为是我是穷人家的孩子!以前小的时候感冒发烧!都是妈妈用这些办法把我的病治好的!所以说喝枇杷叶煮的汤,是能治咳嗽的!
名称:枇杷叶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拼音:PI PA YE
拉丁:Folium Eriobotryae
别名:巴叶
药用部位:叶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30cm,宽4~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无臭,味微苦。
栽培要点:
产地:广东、江苏、浙江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肺寒咳嗽及胃寒呕吐者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