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一篇文章,里面说到一个妈妈很害怕虫子。有一次洗菜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条小虫!妈妈顿时后退了几步,差点害怕得叫出了声。
这时身后的三岁的孩子看着小虫,问道:这是什么呀妈妈?你看起来像很害怕的样子呢。”
妈妈犹豫了好一会儿,内心煎熬着,在想着应该怎样跟孩子说。如果直接跟孩子说:对,这是虫子,妈妈很害怕。”那恐怕以后孩子就会跟她一样,见到虫子就尖叫,如临大敌。
她回想起每次看到虫子,自己表现出来的狼狈样,觉得很不光彩,她不想孩子跟她一样。不行,绝对不能让孩子以后这样子!”她内心坚定地说。
于是,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她对孩子笑一笑,温柔地说:这是菜虫,我们常常会在青菜里看到它哦,毛茸茸的,偷吃青菜,是害虫,我们看到就要消灭它,妈妈不害怕哦!”
说完,她慢慢地举起极力掩饰颤抖的右手,用食指和拇指把小虫轻轻抓起来,揉在纸巾里,扔进垃圾桶。
这位妈妈的做法固然是很勇敢,但我并不赞同,我的看法是,妈妈害怕的东西,不要掩饰,要平静地告诉孩子。
为什么?
02 害怕是没有办法掩饰的孩子可以从大人的微表情和细微动作察觉到大人的情绪变化。如果他感受到妈妈明明很害怕,嘴上却说不怕,他心里会有疑惑。
这种疑惑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后他会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而且,害怕是无法掩饰的。上面提到的那个妈妈,如果下一次再遇到虫子,刚好孩子不在身边,她就尖叫了起来,如果这时,孩子恰好出现了呢?
03 人有害怕的东西很正常我本人就超级怕狗,不管大小都怕。别人说它不会咬人也没有用,我还是很怕很怕。
可我并不觉得怕狗丢人。人有害怕的东西很正常,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喜欢狗的人很多,怕狗的人也不少。
我认为这是一种天性使然,并没有好坏之分。我虽然怕狗,可我也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警犬、导盲犬,给了人类极大的方便。对于很多独居的人来说,狗狗就是他们的家人。
我知道狗非常有灵性,我从来不吃狗肉。有时家里肉买多了吃不完,我还会让老公拿去给邻居家的狗吃。我认为这与我怕狗,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人不管多强大,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每个人都一样,这很正常。像有些高大威猛的男人,怕蟑螂怕得要死,我们看来觉得很可笑,可是他有害怕的权利,我们不该指责他。
小孩子也有很多怕的东西,怕黑,怕妈妈骂,怕小朋友不跟自己玩,怕打雷闪电,怕下雨,怕精灵等等,有一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有一些则会一直都怕。
要让孩子知道,妈妈也是人,也跟他一样有害怕的东西。
我们害怕的东西,孩子不一定会和我们一样害怕。就算孩子和我们一样害怕,那也没有什么,我们要彼此尊重对方害怕的权利。
04 那么,妈妈害怕的东西,该如何引导孩子呢坦然接受自己真实的一面,并且坦白告诉你的孩子,并不困难。人与人之间贵在真诚,特别是亲密关系里,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真实感受。
我们害怕的东西,要从客观的角度跟孩子解释,不能因为自己害怕就带有偏见。例如有的人很怕蜜蜂,你也不能只跟孩子说蜜蜂会蛰人,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蜜蜂很勤劳,会采蜜,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跟孩子说,妈妈很怕狗,非常非常怕,从小就怕。可是爸爸不怕狗,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也不怕狗哦!你怕不怕呢?你只需要听从内心的感受就好了。不管你怕不怕,妈妈都支持你哦!
不过宝宝你要知道,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哦!妈妈怕狗,但是不讨厌狗。
后来我发现,孩子看见狗就很兴奋,没有受到我的任何影响。可是他也知道妈妈怕狗,走在路上看到狗就牵着我绕路走,跟他爸爸一起的时候则不会这样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只要我们给予他足够的爱与尊重,他会有自己的思考跟做法,常常会令我们家长感到惊喜。
我们要做的是,平实地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他自己判断、做决定,而不要引导他跟随我们的意愿,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05 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做
我们害怕的东西孩子不一定会害怕,可是孩子本身会有他自己害怕的东西。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了解程度跟大人有很大的差别。
很多大人认为正常的事情,孩子会感到害怕。比如孩子听故事里面有巫婆和怪兽,到了晚上的时候就会害怕这些东西会伤害到自己,但是大人却认为这些东西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当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切忌跟孩子说,有什么可怕的!这样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孩子没有得到丝毫安慰跟理解。
我们应该蹲下来,温柔地问道,宝贝,你怕什么呢?特别要注意语调跟情绪,要让孩子觉得你是了解他的,而不是嫌弃或者不耐烦。
知道了孩子害怕什么之后,要让孩子明白,那些他害怕的东西都不会伤到他的。比如孩子怕黑夜会有巫婆、怪兽,我们可以跟他说,那些东西都是童话故事里面才有的,现实中并不存在。晚上所有人都在睡觉,家里是非常安全的。
如果还是说不通,那也没关系,我们就是孩子最大的依靠。我们可以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关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保护好他的,有任何事都可以说出来。
然后,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他会有很大的安全感。
妈妈害怕的东西,不要掩饰,要平静地告诉孩子,同时,孩子害怕的东西也应该得到妈妈的理解和安慰。爱是倾听,是包容,是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