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一天,区里组织全区家长代表,去参加一个北京教育专家的教育讲座。专家课讲得非常好,我获益颇丰。当专家讲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一话题时,引起了现场家长们的强烈反弹,开始热烈地讨论交流起来。
她们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们也看了,啥招都使了,可孩子就是不听话,就是不学习,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说着说着便都看向了我说:孩子就应该让小马爸爸这样的爸爸带,孩子才会听话,才会爱学习。”一直默默不语的我听了,不由得哑然失笑。

正在教育孩子的妈妈
其实带孩子,谁带都一样,关键要掌握方法。只要掌握了好的教育方法,就一定会教育出好孩子。
这些家长的孩子大多数我都认识,因为我们学校3-6年级的学生我都能叫出名字来,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也认识很多,他们的孩子我都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也知道,今天我粗略地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先天因素以我们地区为例,和全国很多地区一样,以农业为主,经济不发达,贫困生、单亲生、留守生比较多,爸爸多数外出打工,孩子由妈妈和老人们照顾,很多因素掺杂,导致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
1、遗传基因方面的问题。
虽然家长们很不愿意老师们提及这个话题,但是从我多年的教育经历看,这个遗传基因就占了孩子学习的三分之一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多数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历不高,受此影响,这样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好;有的家长酗酒,生出了酒精孩;有的家长孕期吃药,生出了药物孩;有的家长智力和精神上存在问题,生出了智障孩……

老师正在教智障学生
我们学校接收了全区80%以上的这类学生,实际也证明,这种因遗传基因所导致的问题孩子,能考上重点高中的不足10%。先天不足,后天乏力,很多老师为这样的孩子,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结果是收效甚微,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2、老人看孩子的原因。
我们学校这样的学生特别多,占了70%以上,这样的孩子不听话、不爱写作业、没有规矩、爱打人骂人、爱玩手机电脑等,基本上是屡教不改,就算是在学校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回到老人家的那种环境,老师的辛苦就都白费了!
我们学校有一个著名的小白”,今年五年级,首先他确实姓白,其次他各科成绩都不及格,是名副其实的小白。
据他妈妈说,他爷爷就这么一个孙子,宝贝得不得了,从一出生就被他爷爷奶奶抱走了,一天幼儿班没上,啥都不会,老师们已经接力教育五年了,为了他费尽心血无数,全都是白费劲。
小白毛病特别多,还不让说,老师一批评,他爷爷就闹校,作业一个字都不写,一回家就打游戏,一晚就玩到12点,现在眼睛近视400多度,一个一点习都不学的学生,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你说滑不滑稽?老师们一见到他都摇头。

老人看孩子
3、家长素质原因。
学生的成绩,往往能体现出家长的素质。细心观察的家长,应该都能看出来一种现象:重点班的优秀学生,往往家长的文化、工资、涵养等都很高,俗称三高”;而学年最差班级的差生们,往往家长们的文化、工资、涵养等都很低,俗称三低”。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父母的工作、收入、素质、涵养和教育方法等,决定着孩子能飞多高飞多远。
最新数据表明,今年清华大学3800名新生中,高素质、高收入家庭占多数,而农村家庭只占了19%。
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离不开家长的教育,一个孩子的竞争,就是一个个家庭综合实力的竞争。一个高素质的家长,往往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为孩子打遮阳伞的家长
二、后天因素有很多家长对我说:我也天天看孩子写作业呀!可他就是学习不好我有啥招哇!”看孩子写作业,不等于有效陪读,而且多数家长直到孩子上小学,才开始陪孩子学习,明显有些晚了。
1、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有些家长从来不重视自己家孩子的教育,这是真的,在我们地区有很多,没文化、没工作、没素质的家长表现尤为明显。
这些家庭的表现让人惊讶,有的家庭竟然从来不提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的家庭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从来不问孩子的考试成绩;有的家长从来不翻孩子的书包;有的家庭从来不开家长会;有的家长从来不陪孩子写作业,不指导孩子学习;有的家长竟然不知道孩子的班主任是谁;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孩子现在念几年级……

孩子在桥洞写作业
以上所提,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别说大家看了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当时我经历时,也是感到匪夷所思,但这些却又是真实存在的,您说,这样的孩子,学习能好吗?
2、没有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教育在中国为什么这么盛行,我个人觉得是它确实有用。从我20多年的教学经验看,早教过的孩子,确实比没早教过的孩子聪明,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里我们不是讨论花巨额的天价补课费,让孩子去参加什么早教班,那么做有些过于不现实,我们只研究,作为家长怎么给自家孩子进行早教。
事实证明,确实有很多家长,倡导快乐教育,反对学前教育,但是,这不等于不教育。有很多家长,不但上幼儿园前,没有教过孩子认识一个字,甚至连100个数都不会查。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往老人那一放,就不管了,连幼儿园都没上,就直接上小学一年级,你说这孩子学习能好吗?
3、没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不得不说,确实有一些家长挺重视孩子的学习,按照她们自己的说法啥招都试了!可孩子就是不学习。”听到这里,我又呵呵”了!
这是很多抓孩子学习的家长常犯的一个错误,没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缺少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一味地填鸭,一个劲地拔苗助长,孩子不厌学才怪。
有的家长,平时不天天陪孩子学习,被老师批评了,或者孩子考试考砸了,才开始慌了手脚,补欠账,看着孩子一个劲地学,一个劲地写,写得孩子都要写吐了,都要睡着了,都想不念了,你说能有效果吗?
还有的家长,孩子不学习,她就把孩子往屋里一锁,要么搬把椅子往门口一坐,要么出去干活,而孩子在屋里玩或者睡觉,一考试,啥也不会;一考学,全都废。

厌学的孩子
4、没有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其实,家长们不重视孩子学习也好,没有对孩子进行早教也罢,甚至没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关系,那还有最后一道保护措施,那就是让孩子多读书。
多读书好处多,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有很多家长,没有多少文化,自己也不会辅导孩子,她们就按照老师的要求,陪孩子读书,结果书看得多的孩子,最后学习成绩都不错。
但是多数家长,并没有对孩子读书这一点引起足够的重视,学前没有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小学没有引导孩子进行大量阅读,初中、高中没有时间阅读,导致孩子没有后劲,学习越来越不好。

陪孩子看书的家长
三、学会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真的一定要学会一些教育方法,否则孩子很难出息。
首先,不要期望过高。
我们家长包括我在内,一定要正视事实,要看清自己家孩子不是天才,而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最终也会像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一样,上学—步入社会—成家—生活,平凡而普通。我们不要期望太高,想让孩子今后成为什么名人、伟人,成为什么百万、亿万富翁,那样的几率实在是太低,就算是有一天真的能实现,那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一家人可能是得到了成功,失去了快乐。
其次,避免暴力教育。
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有时候我常对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说:咱们得承认孩子的天赋和资质,如果他实在不是那块料,我们就没必要强拧,否则容易伤着孩子。”
我教过一届学生,那一届孩子学习都很差,但是家长却都很用心”看孩子学习,有些家长常常对我说:老师,他不是学习不好吗?我打孩子可狠了,棒子都打折两根!”

暴力教育
唉……其实我很心疼那一届学生,当我知道那些家长打孩子那么狠后,我真的没有向那些家长施加过压力,因为从教多年的我,一眼就能从头看到尾:家长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的,也没有一个懂教育的,孩子天生就有些笨,孩子不会,成绩不好,就知道打,结果都把孩子打傻了,一个个胆小如鼠,极其不自信,我看了都心疼。
第三,常用赏识教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赏识教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前苏联一位心理学家
以前我常常批评别人,自从我家孩子出生后,我慢慢改变了这种做法,现在和孩子交流主要以低声和赏识教育为主,因为我儿子很胆小、内向,如果你再严厉或者批评,那孩子可能会越来越笨,越来越傻,越来越胆小。
总之,像这种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一定要多肯定多表扬,同时一定要花尽量多的时间弥补他的不足,让孩子各方面成绩上来了,他才会自信、阳光,其实有一天你发现孩子长大了,一个自信开朗的孩子,真的比小学的成绩重要。

赏识教育
第四,关爱教育陪伴。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其实,作为一名父母,能天天陪孩子吃饭、聊天、学习、唱歌、讲故事、玩等,真的就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孩子出现问题了,考试考砸了,被老师告状了,先不要动怒、发火、动手,先反思一下自己,最近自己在关心孩子学习方面,是不是有些不够精心了,时间是不是少了?孩子的一些生理、心理问题,自己是不是没有及时疏通,导致孩子思想出问题了?等等。
只有天天关爱孩子,经常陪伴孩子,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爸爸陪女儿写作业
文章最后,送给家长朋友们一句话: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就一定能教育好!实在是没能达到家长的预期,也请记住: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感谢阅读——
参考资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