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结束了,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似乎一切又恢复正常。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昨天下午带若兰宝贝去楼下玩,听到一位宝妈在和另一位宝妈说:我家乐乐这两天早上又不肯起床,哭闹着不肯去幼儿园了。刚开学那会儿就闹得厉害,这才刚刚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怎么一个国庆假期过的,又开始一哭二闹三打滚”了?
想必爸爸妈妈们对第一次送宝宝入园时的场面还记忆犹新。没想到只是过了一个国庆长假,同样的场景就再次上演。

其实,乐乐妈妈遇到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家长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原本挺懂事的孩子,在过完假期之后,突然就变得不听话”了:晚上迟迟不肯上床睡觉,早上赖床不起来,吃饭的时候不专心,不给零食就哭闹,放学后就跑出去玩到天黑还不肯回家,让写作业就各种磨蹭... ...

平时家长要上班,孩子要上学,都比较辛苦。好不容易等到放假了,自然都想好好的放松一下,家长们时常会带着孩子一起参加聚会、娱乐。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生活规律被打乱,游玩时不按时休息,晚睡晚起,甚至取消午睡,正常的作息时间被打乱了,从而导致孩子上幼儿园时早上不想起床而哭闹,中午在幼儿园不想午休,下午活动没精神。大一些的孩子,还可能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情况。这些都是节假日综合征”的体现!

当孩子出现了节假日综合症”,很多家长可能会责骂孩子不听话”,其实,问题多半出在家长身上,就拿若兰妈咪自己的国庆假期生活来说吧,其实都是我们做家长的先坏了规矩”。

1、晚上熬夜,白天睡懒觉
国庆节假期第一天,早上有大阅兵”,晚上还有晚会”。白天的时候,我和宝爸都忙着其他事情,没顾上看直播。所以,那天晚上就熬夜看到了凌晨1:30多。因为我们俩熬夜看大阅兵”,那天晚上若兰宝贝也是快23:00的时候才被我哄睡下。而且看完大阅兵之后,我们还讨论了一下陕西彩车的问题。若兰在我们的讨论声中,睡的也很不安稳。
晚上睡的晚,早上自然起不来。国庆假期第二天,我和若兰爸爸都睡到了8:30才起床。若兰晚上睡的晚,又被我们的讨论声吵的没睡好,所以一直到了9:30才起床,而且醒来就开始哭闹,我哄到10:00才草草的吃了早餐。
一到节假日,很多家长的作息时间全都乱了套,连孩子也一起跟着放飞自我”。不少家长抱着好不容易放假了,就让孩子多睡会,玩一玩吧”的心态,纵容孩子发泄式的放松方式。偶尔熬个夜、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如果总是凌晨才入睡,中午才起床,那就成问题了。
作息紊乱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容易让孩子放任自己,不能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开学时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还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既折腾又影响学习。

2、不按时吃饭,狂吃零食
因为前一天睡的晚,第二天自然起来得晚,所以,早餐就吃的晚。早餐晚了,午餐也只好往后推。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了,我们才吃过午饭时间不长,就准备晚一些再做晚饭。可是,若兰已经喊着饿了”。毕竟才1岁多的孩子,她吃的那点东西,当然没法和大人一样,间隔那么久。况且,让小孩饿着肚子等,也不现实。所以,我只好给她取了点零食吃。结果,等我晚饭做好之后,若兰就吃的很不认真。因为饭前吃了零食,所以她不饿了呀,哪里还肯好好吃饭呢?
对小孩子来说,睡觉和吃饭是最大的问题。宝宝的消化系统是需要建立生物节律的,生物节律正常了,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才能有规律性。宝宝不按时吃饭,就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的菌群也会随之处于失调状态。长此以往,消化不良、易恶心食欲差、呕吐、便秘,甚至是腹痛腹泻会时常出现,困扰宝宝的身体健康。
正餐进食不正常,零食自然也随之增多。大多数零食(比如:膨化食品、油炸食品或罐头食品)的营养都极不均衡,糖分太高,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却非常少,经常让孩子吃这些食品,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影响等问题就会伴随而来。
当孩子自主进食和自制能力还比较弱时,按时吃饭就成了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餐前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以零食作为宝宝充饥的食物,这些习惯都需要从小培养起。包括节假日,也要按时吃饭,不能纵容”孩子吃零食喝饮料,进而影响宝宝正常进食正餐。

3、沉迷手机、电脑和游戏
今年的国庆节假期,大部分地方都是阴雨连绵。出游计划泡汤”了,很多家长是不是也窝在家里追剧、打游戏?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看到家长整天不是盯着电脑,就是抱着手机,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电视。
电子产品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孩子的生活,刚关了电脑就打开电视,刚关掉电视又捧起了平板、手机,所有的空白都用网络的虚拟世界填满。对孩子而言,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仅影响视力,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一些孩子因为上网,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

4、不学习、不做作业
有不少家长认为:放假了就应该让孩子到处玩一玩,放松放松。所以,孩子在整个假期几乎没有任何学习活动,甚至连老师留下的假期作业也要等到开学前一天晚上才急急忙忙的补上(还有的孩子干脆就不做了)。
但是,假期不学习,开学之后大脑里还充满了各种玩乐场景,好多天都找不到学习的感觉。所以,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还是要完成的。此外,在补课、学画之类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拿出一定时间来练习,不能随意间断,即便在假期里也需要坚持。

国庆假期外出旅游,亲子互动,走亲访友各种嗨。尽管假期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孩子们的心还在放假的状况出不来,即使是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孩子,又会突然重新害怕起幼儿园来。另外,还有些幼儿重返幼儿园后变得无精打采、身体乏力、嗜睡、精神不集中...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孩子的节后综合征”呢?若兰妈咪在这里为大家支3招:

第一招:严防死守,守住规矩”,防患于未然。
明·马文升在《添风宪以抚流民疏》中写道:(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让孩子孩子远离假期综合症”,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防,防患于未然。
那么,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呢?前文已经讲过,孩子在节假日之后变得特别不听话的根源是家长坏了规矩”。就拿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每天沉迷手机游戏,生活懒散没有规划来说吧。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先反思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有没有一个好的作息习惯。如果你都天天懒床或者熬夜晚睡,那就别指望你家孩子能有个好的作息了。所以,要想防患于未然”,就必须要守住规矩”。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假期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稍微宽松一些也没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可以没有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孩子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为了避免孩子在节假日晚上熬夜不睡觉,白天日上三竿还不起床,建议家长在刚放假的时候,就和孩子一起商定全家的作息时间,并且相互监督。如果家长没有遵守,也要接受惩罚,这样孩子才能信服。

第二招:张弛有度,适当放松,适时调整。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所以,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放假了想玩乐的心。但是,小孩子的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弱,一旦没有了约束,就容易放飞自己。所以,孩子的假期安排,一定要张弛有度,可以适当放松,但也要适时调整。
在假期的前半阶段,家长可以陪孩子做游戏,亲子共读,带孩子出去爬山、踢球、逛博物馆等,在临近开学的时候,家长就要尽量少组织或不要再组织旅行或娱乐活动,让孩子开始调整好生物钟,按照平时上学的时刻起床、睡觉、学习等。
另外,很多科学研究发现,每天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可以很好地调节人体的情绪和机能。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开展慢跑、球类等运动,为开学做好热身准备。

第三招:调理有方,循序渐进,逐步回归正常状态。
孩子在假期里一般比较放松,有的孩子在假期里每天都是晚睡晚起”,白天的主要活动也大多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玩游戏。开学后将进入正常、紧凑的作息时间,孩子本来就容易出现焦躁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如果家长为了让孩子恢复状态,突然开始严格调整作息时间:强制孩子晚上9点上床,早晨6点起床。突如其来的改变,再加上家长的施压,孩子自然会比较抗拒。因此,与其强制改变,家长不如慢慢引导,循序渐进,让孩子逐步回归正常状态。

首先是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假日里,孩子们爱上网、看电视、打游戏,一般到了晚上10点精力仍旧很好,就是睡不着。怎么使孩子们恢复合理的作息时间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爸爸妈妈带头早睡。孩子常爱仿照爸爸妈妈的行为,所以假如有条件,爸爸妈妈就给孩子做典范。
在孩子准备睡觉之前,尽量将玩具、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移出孩子的接触范围,为孩子营造出安静的睡眠环境。睡前半小时让孩子洗一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泡脚,喝一杯热牛奶,听听柔和的音乐,讲讲风趣的故事,都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入睡。
另外,鼓励孩子白天多晒太阳、多运动,消耗过剩的精力,也是促进孩子晚上早睡的好办法。

其次是调整饮食结构,回归正常饮食。许多家长觉得平时没有时间给孩子弄好吃的,假期正好可以好好补偿一下。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做好吃的,大鱼大肉顿顿有,各种零食饮料不限量供应,只要孩子想吃全部满足。另外,假期里,很多孩子会睡到中午才起床,早饭午饭一起吃”,对孩子的营养摄入和作息节律都有影响。
所以,为了孩子能顺利地回到幼儿园,家长要尽快回归正常的饮食习惯。建议节后饮食可以适当减少肉类的摄入,多吃谷类食物和绿色蔬菜,尤其是深颜色蔬菜,这类蔬菜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让孩子按时进食。

最后是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学会多倾听——从倾听中读懂孩子的情绪、想法,或许孩子们的想法比较幼稚,但是对他们而言意义重大。

假期综合症”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适应问题。当困难出现时,建议家长在理性上思考,在情感上接纳,在智慧上解决。各位网友还有哪些可以帮助孩子预防和缓解假期综合症”的好办法,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