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为什么宝宝更喜欢鲜艳的颜色?》中介绍了宝宝感知觉的发展规律,本文着重介绍日常生活中促进宝宝感知觉、动作发展的小游戏,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和孩子做游戏,促进其视觉、听觉的发展视觉训练游戏一:
游戏目的:通过注视可以移动、旋转或抖动的玩具,促进2-4个月孩子的视觉发展。
游戏准备:可移动、旋转或抖动的玩貝若干。

具体游戏:将任一玩具悬挂于孩子上方60-70厘米处,通过移动、旋转或抖动玩具引起孩子注意。当孩子开始注视时,可记录下其注视的时间。3-4天后如孩子不再注视该玩具,即可换另一种玩具。如此依次替换。
▲小提示:不要让孩子长时间注视。通常如果孩子对同一颜色玩具注视时间超过5分钟就可以停止,以免引起视疲劳。另外,也不要强迫孩子注视。
视觉训练游戏二:
游戏目的:通过看墙上的彩图,促进5-10个月孩子的视觉发展。

游戏准备:各种各样的彩色挂图。
具体游戏:抱着孩子,让他注视墙上各式各样的彩图。孩子看着五颜六色的彩图,会乐呵呵地笑、手舞足蹈,甚至想伸手去摸摸。
听觉训练
游戏目的:通过让孩子听各种音乐、声音,促进3个月以上孩子的听觉发展。
游戏准备: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音乐等。

具体游戏:当孩子精力较旺盛的时候,找出各种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比旧小铃铛、口琴琴、杯子等,依次为孩子奏”响。当孩子循着声音的方向望过来的时候,父母可以继续发出声响。也可为孩子播放各种各样的音乐。
▲小提示:声音不要太大,也不要离孩子的耳朵太近。不同声响之间要作适当间隔,给孩子休息的时间。
二、鼓励孩子爬行,锻炼孩子自己走路的能力帮助孩子活动、爬行

可让孩子俯卧在床上,家长在离他30-40厘米的地方放一个新颖玩具,他需要用一点力量移动身体才能拿到。家长还要用语言鼓励他去拿。如果他能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够到这个玩具,可以让他玩一玩这个玩具。逐渐地,把玩具放到离孩子更远的地方,让他用自己的力气去够,慢慢地就可以学会爬。
孩子学会爬行之后,对未探索”之地充满兴趣。有些家长怕孩子磕着、碰着,不敢让孩子爬,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利于孩子感知觉的发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孩子自主活动,但是给予多方面的照顾,比如帮助他们转身、攀爬,协调他们的手足伸缩等。
锻炼孩子自己走路

有些孩子喜欢让家长抱着,自己不愿走路,成人也觉得孩子还小怕孩子累着,就为孩子代步”,这样不仅会让孩子越来越懒惰,还不利于孩子的发育。其实,走路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长见识。
三、通过抓握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玩具或物体,培养孩子的形状、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训练
游戏目的:用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培养孩子的形状知觉。
游戏准备:各种形状、颜色的积木。

具体游戏:家长可选一块积木,然后问找找看,哪一块积木和妈妈手里拿的一样”,让孩子从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中找到一样的积木,从而帮助他认识不同的形状。等孩子能够毫无困难地找出相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后,再开始让他模仿妈妈,搭起一座和妈妈一样的积木房子等。
大小知觉训练
游戏目的:用大小不同的物体,培养孩子的大小知觉。
游戏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具若干,但要保证形状统一,可用套环(直径为3-5厘米,厚度0.5-1厘米)等。

具体游戏:把最大的套环放在孩子面前(注意防止孩子将玩具塞入口中),引导孩子摆弄大套环。然后再放一个小套环在孩子面前,引导孩子把小套环放在大套环里,然后将所有大小不等的套环放在孩子面前,逐步引导他按大小摆弄这些套环。
▲小提示:给孩子的物体直径不能小于3厘米,以防误吞或塞进鼻孔和耳朵里;套环中间的孔很有意义,孩子抓握时可能会把个别手指塞入孔中,不仅练习了抓握还训练了手部小肌肉的动作。
摘自:《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0-6岁》
-The end-
微信搜索关注【美心说儿童】公众号,让我们一起快乐育儿,还有专业测评等你测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