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孩子的教育,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日趋稳定,所有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资都慢慢的有所回报和收获,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松懈。
前两天,孩子学校组织开展了家长课堂”活动,学校各教研组的学科代表毫无保留的向家长们传授教学经验和教育方法。其中一位老师关于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教育理念,给了我深深的启发和触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严厉的批评或者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粗心”、你能不能不要磨磨蹭蹭”、你能不能认真听老师讲课”~~~而看着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这些话当做耳旁风的样子,做家长的被熊孩子们气到内伤”也无济于事。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省心?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多粗枝大叶的坏毛病?
其实,只要你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那些你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这些好的习惯又在不断的固化着他们的行为规范和学习效果,如此,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人受用一辈子。
从孩子跨入校门开始,他们就开始了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学习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可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我们的家长光望”还不行,还得帮扶”和培养”。只有悉心培养,孩子才能够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能成龙”成凤”。
而刚刚脱离了幼儿生活,步入学龄阶段的孩子,知识积累很少,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也尚未形成。学习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在孩子一上小学就树立这样的观念:
现在你是小学生了,应该知道每天每个时间段应该干什么,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上学,放学回家必须几点完成作业,几点上床睡觉。
这些好的作息习惯,可以让孩子形成一个准确的时间观。而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保证孩子有规律地进行学习、劳动和休息,能够让孩子每天过的轻松而又充实,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好习惯的日渐养成,是孩子责任意识的体现孩子步入学龄阶段,作为家长,你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责任心,明确责任心的意义。
责任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有了责任心,孩子就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爸爸妈妈能够代替的,他才能够自觉自愿的去学习,做起事情才能更加仔细认真,不会马虎。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光靠说教不行,最重要的,是平日里对习惯的慢慢培养。
比如,在家里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早上起来自己穿衣,吃早点,收拾书包。吃完饭可以让他扫扫地或擦擦桌子,让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成为他的责任。
尽到了责任,干得好,家长要给以一定的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也不能客气,该罚就罚,该重做就重做,直至尽到责任干好为止。总之,就是让他对自己的应该干的事负起责任来,具有小主人的意识。
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是孩子通往成功的阶梯我想,孩子粗心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事情,虽然许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粗心的毛病,但孩子却表现得特别明显。
如果孩子粗心马虎形成习惯,对他的一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的孩子在升学、毕业这类重要考试中,因为粗心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好的升学机会,我想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的确,粗心马虎不是孩子的本意,孩子之所以会粗心,原因有很多,所以,帮助孩子避免粗心,家长需要好好对症下药”。
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仔细审题可以防止不必要的错误。
其次,做完作业后要让孩子养成重读和检查的习惯。这样做可以查出疏漏和笔误,并能培养孩子认真负责、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再次,要督促孩子养成发现错误后及时订正的习惯。做错作业及时订正才能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就是要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讲究学习效率的习惯。
要想保证学习效率,就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否则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橡皮、玩具,或是遇到难题就放弃,这样怎能保证学习效率呢?
其实,每个家庭对孩子都有独特、新颖的教育方法,说实在话,做个合格的家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学者说:世界最难事之一,就是教育好孩子”,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我们常常把养育孩子比喻成种庄稼,需要付出汗水和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丰硕果实,但庄稼今年种不好,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明年重新种,可养育孩子却没有让我们重来一次的机会,错过了孩子的关键成长期,是无法补救的。
所有孩子都是一颗等待破土的种子,所有父母都是善于浇灌的花农。给孩子提供肥沃的土地,为孩子浇灌成长的养分,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培养方式,然后静待花开。
愿每位家长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