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自卑觉得自己丑,培养孩子的“精神颜值”很重要,焕发独特美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关注外在,以瘦为美,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女孩会不自觉地重视外在美,忽略内在美。在法国健康杂志中,一项来自多芬的研究报告表示,大部分年轻女性对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满意,甚至因此出现了某些程度的健康问题。

调查中来自14个国家的5165名10到17岁的女生中有54%比例的女生对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满,其中的七成有节食的举动,更有80%的女性抵触和亲友见面。数据结果令人震惊,对于女性来说,在追求外在美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其中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

美商,一个对美学和美感的全新理解,外在形象中除了身材和颜值,在和人交往过程中的仪态、言行、礼节以及语言都需要注意,它们关乎个人形象,让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更加自信。

可以看到在美商的内容中,关乎内在的东西似乎更多,因此美商又称为精神颜值,和单纯的外在美不同,精神颜值所形容的是一个人心灵美的程度,通过学识和培养自信,用善行来给自己的精神颜值加分。

儿童的审美发展三个阶段

爱美是人之常情,一个人在发育阶段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认知,儿童的审美发展有三个阶段。从萌芽到成熟,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感能力,同时也获得了关于美”的价值观。

1. 前审美时期

0-3岁的儿童还处于哺乳期,这一阶段他们还未和审美活动建立基本练习,从胎儿到独立生活的个体,婴儿通过五感可以听到周围的声音,看到近距离的事物。

慢慢地孩子长大了,到了一岁以后儿童对客体永久性有了认识,感知更加协调和细致化,在这个过程中是智力发育的过程,同样也是审美发展所必备的因素。

在接受语言符号后孩子会通过其他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孩子会模仿家长的举动,踩着大人的鞋子玩的不亦乐乎,看到电视上的超级英雄也会学着模仿。这些过程虽然还没有直接介入到审美活动中,但也为他们进入审美萌芽时期打下了基础。

2. 审美萌芽时期

4-12岁的孩子处于这个时期,对儿童来说审美与艺术其实和游戏的概念差不多,在游戏中伴随着孩子无边的想象力,一些事物现实中可能并不具备的属性”在游戏中都会出现,比如一颗小球到了游戏中就成了炸弹”,类似的在游戏环境下对事物有选择的感知就是儿童审美的萌芽。

审美想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游戏,儿童想象力会得到提高。这一阶段的孩子从游戏中和审美活动取得联系,并通过活动来激发审美潜能,此时的美感更多地还包含在他们的情感中没有分化独立,因其缺乏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所以这一阶段只能算是审美的萌芽阶段。

3. 审美感兴能力的形成阶段

13-18岁左右的孩子思维已经发育到了一定阶段,此时对审美的感知已经从游戏中分离出来。具体的,审美感兴能力形成包含审美态度、审美直觉感受力以及审美趣味。

将现实对象和审美对象区分开,保持自己觉得舒适的距离;对事物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在情感上对内容的美感有更深层次的体悟;审美的偏好各有不同,独立的个体对审美的看法和观点也不尽相同。这些就是审美能力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化。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审美感兴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孩子开始爱美,女孩们开始对妈妈的化妆品和华丽的服饰感兴趣,对此有的家长担忧有的家长鼓励。

实际上爱美的孩子更自信,所以家长不应该一味地压制孩子追求美的诉求,卢梭说过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培养孩子精神颜值,让孩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美的方式

一. 提升孩子的自我认知

认知的向度有四,自我、他人、环境、生命。自我认知是自我概念建立的过程,探索自我,加深了解自己,通过挖掘发现自己的特质并感受到自我的魅力,深层次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孩子和他人、环境建立联系并融洽相处。

和他人的联系包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家人亲密和朋友紧密,待人友善情感中充满接纳和包容。自我认知的提升会在现实的基础上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盲目不颓丧,积极的人生需要高精度地认识自己,并通过努力和坚持自我的态度活出最美的样子。

二.培养孩子内在动力

心理问题研究发现: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股力量,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得到的肢体力量,叫做生命外力,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不到的心理力量,叫做生命内力。外在力的培养尚且有迹可循,而生命内力的培养还需要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内心,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用爱的教育来唤醒孩子的生命内力。

美的根本是唤醒生命内力,人们对于美的标准不一,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美丽”呢?美丽可以是专注,可以是勇气,可以是自由,也可以是分享,其实美丽的样子就是在做自己喜欢事物时候展露的一颦一笑。

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事事争先,尤其是在成绩方面,但是正如林清玄说的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种子,唤醒种子其实才是教育的意义,让孩子的内心丰富,激发潜能。被动状态下学习充满消极和应付了事,而如果是自己所热爱的,内在动力被激发不需要过多的督促都会迸发出巨大的动力和求知欲。

三.培养孩子的气质美

罗马假日中,赫本的角色塑造无疑是成功的,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的历久弥新。其实当初试镜的女演员有不少,而在试镜环节中导演要求女演员穿着睡袍做仰卧起坐,如何优雅又不失主题地完成表演成了让众多演员感到头疼的问题,而最后赫本用一种俏皮又自然的方式完成了试镜动作。她的成功不管是美貌带来的,优雅的姿态也是个人风采的体现。

研究中表明: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有65%的信息是通过体态语言来完成的。体态语言的信息负载量远远大于有声语言,而且常常比有声语言更加真实,它们能够表达有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感情,并且比有声语言更加简洁生动。

然而现在人们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美貌,这一点不光大人如此,连孩子也受到了成人认知中外在美即唯一的观念影响。

孩子的身体还在发育中,因此过度关注外貌其实大可不必,一个好的形象除了着装打扮之外,言行举止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行走,坐姿,包括和人接触的举止和一些必要礼仪,这些才是家长真正应该教会孩子的。

四. 培养孩子的情商

情商的先天差别不大,这方面的培养更多的取决于后天因素,提高情商有助于增强人的情绪控制能力,从而增强与人相处,理解他人的能力。

情绪商数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自我管理

加深对自我的调控能力,控制情绪在合适的时候适当表现,不要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2. 自我激励

人的情绪有高有低,在必要的时候调动积极性,发挥情绪的能力,让自己从低潮中走出,在顺意时不过分得意忘形。

3. 识别他人的情绪

通过一些信号了解到他人的需求和渴望,通过对他人情绪的把我来和人展开正常的交往,在此基础上沟通会变得更加容易。

4. 处理人际关系

于上一条类似的,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除了了解他人的情绪变化,对自己的情绪加以控制来达到稳定社交状态的作用。

培养儿童情商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在早期的教育中加强情商培养,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心理上的塑造,适应生活,自强、乐观。情绪发展成熟的孩子在智力上也会更发达,培养过程中学校是一方面,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

康德说: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教会孩子从内尔外的感受美,发现美,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感受,对孩子的审美感兴能力形成大有裨益,我们要追求美,更要正确理性的追求美。培养孩子建立精神颜值,提高审美,修炼气质。由内而外的散发迷人气质,活出自己的精彩。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