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爸爸懂得“偷懒”,才能教出独立的儿子

爸爸懂得偷懒”,才能教出独立的儿子

作者:喵喵 编辑:小江

01

爸爸偷懒”,教出了独立的儿子

儿子3岁时,我给老公转发了一篇关于异性父母不能给3岁以上儿童洗澡的文章,老公信誓旦旦地承诺以后给儿子洗澡这事就交给他了。

我得意地想:终于甩掉这一口锅了,以后把锅都慢慢地甩给老公。

结果,洗了没2天,老公就对儿子说:儿子,你长大了,得自己洗澡了!你看大孩子都是自己洗澡,没有让爸爸妈妈帮忙的!”

巴拉巴拉一顿说,没想到儿子居然答应了。刚甩给老公的包袱又被他这么轻而易举地甩掉了,这让我心理很不平衡。

我辛辛苦苦给儿子洗了3年澡,你才洗了2天,等着吧,等儿子耍赖的时候我再找你算账……

没想到的是,儿子在自己洗澡的路上一直坚持了下来,虽然一大半的时间他都在玩水,但是也算完成了任务,我们也不用费什么心,只要把新衣服给他备好就行,自己脱衣服、洗澡、擦身体、穿衣服一气呵成。

今年儿子6岁了,上小学了,前段时间孩子爷爷奶奶回老家了,现在就剩下我们三口之家,基本上由我来做饭。

吃完饭我就吩咐老公去刷碗,结果他刷了几次后,又打起了儿子的主意:儿子,你也不小了,该干点家务了,我来教你洗碗。”

说完,他就把儿子领到厨房,先把袖子挽起来,这样就不会弄湿袖子;先洗碗再洗盘子;洗盘子要用一点洗洁精,就这样先挤到手上……”教完之后,郑重拍着儿子肩膀地说:以后洗碗这活就交给你了啊!”

我心想:想得美,还让儿子帮你刷碗。

可这次又让我大跌眼镜,第二天晚上,我老公吃完饭就问:这碗是谁洗来?儿子嘴里还吃着东西,马上举手示意,表示是他来干,作为老母亲的我直接惊掉了下巴。

我以为又是新鲜1、2次,结果坚持了一周了,虽然有时候也是不愿意洗,想耍赖,爸爸又开始了他的说教:我和妈妈做饭已经很累了,你不能光等着吃呀,得干点活呀……”还没说几句,儿子就乖乖进厨房刷碗了。

02

儿子为什么更愿意听爸爸的话

仔细想来,儿子从出生以后,主要是妈妈在费心,爸爸没帮上多少忙。但是儿子却更愿意听爸爸的话,几次关键性的成长,也少不了他爸爸的功劳。

小家伙第一次分床时,过了小床的新鲜期,就老往大床上跑,爸爸每次都坚定地抱回去或者赶回去,从来不心慈手软。

当妈妈的就下不了这个狠心,每次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小可怜,就想赶紧抱过来,但是看到爸爸那个坚决的态度也只好作罢。

正是因为分床时的坚定,上小学后的分房也特别顺利,儿子有时会试探性地问一下:我能不能在这边睡10分钟。得到爸爸的坚决否定后,他就乖乖地回自己的房间了。

为什么孩子更愿意听爸爸的话呢?

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孩子内心是能感知到的,孩子在妈妈面前是非常有安全感的,他们不会担心自己如果表现不好,妈妈就会不理自己了。

他们很清楚自己是妈妈的软肋,撒撒娇、哭泣几声……妈妈就答应了。妈妈的原则,在孩子的乞求和眼泪中慢慢坍塌,所以他们在妈妈面前做事情会更嚣张、更随意,妈妈提出的要求自然也不放心上。

而爸爸,在孩子脑海中的印象一般都是比较严厉的,孩子对爸爸在生活上的依赖要少一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伙伴,孩子在爸爸面前表现欲也更强,有些孩子甚至会把爸爸当做一个竞争对手,时时刻刻想超过爸爸。

爸爸对孩子的管教也是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让孩子去尝试、去挑战,孩子也乐意去尝试、去挑战,去赢得爸爸的赞赏。

吃完饭

03

成长中缺失父爱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在很多家庭中,爸爸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其实是缺位的,他们总以工作忙为理由,把孩子的一切交给妈妈来打理。

而现在很多孩子耐挫能力差,不敢去接受新事物、新挑战,跟爸爸的缺席也有关系!

当爸爸经常缺席,孩子就不能从爸爸那里感受到爱,会有一种被爸爸嫌弃的感觉。他们觉得爸爸嫌弃自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孩子成长过程中,这种被嫌弃、被排斥的感觉会潜藏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孩子胆小、怯懦、不够自信。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无法弥补了。

《奇葩说》中有段采访,节目组问小朋友们,最爱的玩具和爸爸陪你玩一天,你选哪一个?他们都给出了一致的答案:我选爸爸,陪我玩一天!

在孩子眼中,无论多好的玩具,都不及爸爸陪他们一天。

喜剧之王周星驰,七岁时撞破父亲的风流韵事,母亲选择离婚,独自一人将三个子女养大。虽然他长大后,有才华,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因为儿童时期父爱的缺失,导致他性格敏感、内向、自卑。

有一次采访,他说:我儿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爸爸可以陪我看一部卡通片。我做《长江七号爱地球》时,他说会到电影院陪我看一次。”

童年的缺憾,成年后可以再弥补。但是心底深处的伤疤,已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抹不了了。

长江七号爱地球

04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怎么做

爸爸和妈妈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爸爸更多的参与到家庭教育中,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快乐的成长环境。

那么,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影响孩子呢?

1)爸爸应该教会孩子坚强。

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总是替他扫清所有障碍,替他解决所有困难。

殊不知,我们能守护孩子一时,却不能守护孩子一世。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孩子战胜一个又一个挫折和困难,不要觉得孩子没办法自己解决问题,只有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某件事或者达到某个目标以后,他才会真正体验到成功和满足。

2)爸爸的思维一般开阔、理性,应该多陪孩子聊聊天。

多跟孩子聊聊天,能让孩子从爸爸身上学到良好的思维习惯。

爸爸一般都是比较威严,作为爸爸,在家庭里一定要言而有信,对说过的承诺一定要及时兑现,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影响和表率。

有的爸爸因为工作等原因经常需要出差,爸爸如果没办法陪在孩子身边,一定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和孩子多交流沟通,让他时刻感到爸爸的关爱。

3)爸爸应该多与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人与自然本身就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亲近自然,是每个人的向往和渴望的事情,孩子也不例外。

爸爸天生运动技能比较强,可以多带孩子去户外锻炼,不但给了孩子一个好身体,更给孩子留下了幸福、欢笑的记忆!

其实爸爸工作繁忙,和成为一个称职的爸爸并不矛盾。虽然不能时时刻刻陪伴,但是一定要孩子感受到那份来自爸爸的爱和关怀。

作者:喵喵,80后职场女士,喜欢观察生活,思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