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游戏就是孩子的工作……

提高孩子智商的最好方法就是游戏,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先生,被誉为他的工作点亮了科学, 钱永健8岁时就喜欢看新奇的化学反应,他自己动手尝试,在自己家能制造出各种美丽的色彩变化的反应。

他8岁时的实验记录本,如今被收藏在诺贝尔博物馆当中,后来因为他在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获奖的原因。是它使人们可以利用色彩去观察生物体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个贡献的根源就在于他儿童时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钱文健说8岁那年,爸爸妈妈送给我一盒化学工具箱,我把不同的化学物质混合调成漂亮的紫色,这就是我的第1个实验,我一直被色彩所吸引。如果我生下来的时候就是色盲,我很可能永远不会进入这个领域,这个例子很生动地告诉我们,游戏呢就是孩子的工作,游戏呢让孩子提高智商,并能够发现自己真正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什么游戏能提高智商呢?你可以做一个小的测试。

问你的孩子一个逻辑问题。所有的猫都只会像狗一样叫,咪咪是一只猫,咪咪会像狗一样大叫吗?去问问你的孩子,如果提问者语气严肃,很多10岁到11岁的孩子,也没有办法正确的回答这种演绎推理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反事实的推理,反之如果提问者用非常。诙谐玩闹的语气问孩子,一些4岁的孩子也都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会说咪咪也会像狗那么大叫,可见在游戏的状态下,4岁的孩子可以轻松的解决10岁或者11岁孩子的逻辑问题,这就是游戏玩耍的力量。

有一个著名的蜡烛实验,实验要求被测试者把蜡烛订到广告牌上并点燃,被测试者拿到的工具,包括一个蜡烛,一个广告牌和一盒大头针,大部分人无法完成任务,因为完成这个任务的秘诀就是把大头针倒掉,用大头针的盒子能做底座,再把蜡烛放下,大部分想不到大头上的盒子还有这个功能,有趣的事发生了。把被测试者分成三组,一组看了5分钟的喜剧,一组看5分钟的教学片,一组什么都没有看,然后让他们去订蜡烛,最后的结果很具戏剧性,看喜剧的75%能够完成问题,看教学片有20%,什么都没有看的,却只有13%能够完成。

这也证明了在游戏的心态中,人们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脑科学也验证了这一点,在游戏中大脑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叫多巴胺,在游戏中人体的皮质醇的浓度也会比较低,这表明游戏会降低压力,与此同时游戏还会去脑中的去甲状腺,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唤起能量,提高注意力和活动水平,它会促进大脑细胞突出的学习,所以对大脑来讲,游戏设置了一个低压力,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提高脑的可塑性,但是中国的父母,全球最焦虑的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只让孩子玩,这怎么能行呢?总要教孩子一些东西吧?

其实对于学龄前儿童,大可不必这么焦虑,父母要记住一点,孩子是可以自我教育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传授知识给孩子,不如创造机会让孩子发现知识。与其传授知识给孩子,不如创造机会让孩子发现知识。

1999年印度一家教育公司进行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研究儿童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公司还把计算机的屏幕安装在大楼的外墙上,对准新德里最贫穷的贫民窟,那里的儿童大部分人目不识丁,之前没有见过电脑,这些孩子们大多在7岁到13岁之间,得知可以玩这个电脑后,他们立即开始探究这个古怪的装置,对他们来讲它似乎是某种电视机,他们开始触摸鼠标的触摸板,偶尔发现触摸可以移动屏幕上的指针,这样孩子们更兴奋。

当指针移到屏幕的某个固定位置时。会变成小手,敲击屏幕板会让屏幕发生变化,这些孩子们极其的呼朋唤友,向他们讲述这个奇怪的机器,把自己的发现与别人分享,几天之后完全没有大人指导,很多孩子已经可以用电脑听音乐,玩游戏,画画并且上网。

这个实验你也可以做。给你两岁的一个宝宝一个iPad,什么也不要教他,你看看他能完成什么,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你说iPad对孩子有坏处,也不尽然,不只是电脑,你给孩子们特梭利的数学教具和足够的时间,孩子们能自己发现很多数学的规律。甚至4岁就可以做到5位数的加法。

那结论是什么?那就是孩子是可以自我教育的,而手段就是游戏,现在大部分人提到教育,就会想到学校教育、亲子教育,换言之大家认为教育是成人需要往孩子身上灌输知识,在大多数人心目当中教育是成人的责任,成人应该成为孩子获得知识的那个负责人,不管孩子是否想获得它们,殊不知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些本能的驱动是好奇心和社交性的驱动,而且孩子通过游戏实现自我教育后,主观能动性更强,不会出现不推不动,一推一动的局面。

北京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总督导徐凯文最近撰文说,北大4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现在年轻人不是童年失去了关爱的人,他们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创伤,个人的条件也优越,却感到内心很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要的想要的东西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这些孩子就是在被灌输被填鸭长大的孩子玩的太少了,他们的智力,创造性,自发性和原创性都不足,北大的一个研究生做研究老出问题,而且是小儿科的问题,老师找他谈话,问他怎么办这个学生是笔试第一进来的,他说老师,那我把我犯的错误重抄100遍,一个研究生用重抄100遍的方法改正他的错误,缺乏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你说它是一个高智商的孩子吗?

游戏是个大专题,简单的讲,父母的实操就是给学龄前儿童大量游戏的机会,而且这些游戏需要由儿童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和虚构,要让孩子在活跃、警觉,但没有压力的心境下进行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了,关注我,给您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