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听书篇—培养优秀孩子的必备技能之一百二十五

女儿上幼儿园以后,我们就吃饭时听书,听寓言故事、幼儿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千万别小看这些碎片时间,因为每天都在听,积累下来知识量就很可观了。

七岁以后,我们都喜欢上了《百家讲坛》这个栏目,但是总是没有时间来系统化的收看。女儿的爷爷奶奶基本上包了整晚的电视,除了看豫剧就是乡村爱情、刘老根等。女儿出生后的这几年来我基本上已经不看电视了,就连最喜欢的球赛也不看了。

后来花了两个月工资买了一款质量较好的手机,手机里可下载懒人听书,其中就有百家讲坛,真是让人开心呀!从此后手机听书就没有停过,回到家就听,走在路上也听。

先是听完了王立群教授讲的《史记-秦始皇》33集,后来又听他讲《汉武帝》。长知识呀,真好。在家里一面干活,一面就学习了。女儿非常喜欢历史,尤其是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这几位名帝相关的历史都听了,受益匪浅。后来,我又考虑听国学知识,为了吸引她的兴趣,我决定从《封神演义》听起。这一听差不多就有一年了,这期间买了《封神演义》小说给她,也和她一起看了动画片《哪吒闹海》,又把我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听完《封神演义》后,女儿有一天突然问我,这里的哪吒和《西游记》里的哪吒还有《哪吒闹海》里的哪吒都是一个哪吒吗?我说是的,只不过《哪吒闹海》里的属于童年的哪吒,比较顽皮,经常惹祸,但心地善良,正直。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的哪吒却都属于成年人类型的哪吒了,就是大人了。

那妈妈两本书为什么是同一个哪吒呢?”女儿没问我这个问题时,我从未思考过这几个哪吒有何不同?对呀?为什么不同的两部书里居然有相似度如此之高的角色,家世背景,父母兄弟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分明是有一个作者借鉴或者抄袭了另一个作者的人设啊。上网研究了半天,总算是搞明白了:《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成书于明代,《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封神演义》作者据鲁迅考证是许仲琳,年纪比吴承恩小四五十岁,除了哪吒一家和《西游记》人设相同外,两本书开章词赋也呈现出惊人的雷同。呵呵,《封神演义》有得是原句搬过来的,有的改动了一个字,我个人感觉不如《西游记》的用词好啊。如《西游记》第二十八回:扬尘播土,倒树摧林。海浪如山耸,浑波万迭侵。乾坤昏荡荡,日月暗沉沉。一阵摇松如虎啸,忽然入竹似龙吟。万窍怒号天噫气,飞砂走石乱伤人。《封神演义》第五十五回:扬尘播土,倒树摧林。海浪如山耸,浑波万叠侵。乾坤昏惨惨,日月暗沉沉。一阵摇松如虎啸,忽然吼树似龙吟。万窍怒号天噎气,飞沙走石乱伤人。这真是小说抄袭的鼻祖了。不过,这也不影响我对《封神演义》的喜爱啊。

女儿小学期间听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七侠五义》、《薛刚反唐》和《白眉大侠》等小说,《岳飞传》没有听完,是我受不了岳飞被屈死那段,坚决的不听了,让她自己看书去。岳飞的精忠报国,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民族英雄气概,我又给她讲了岳飞留下的千古治国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的涵义,我相信女儿的心里一定树起了一座民族英雄不朽的丰碑。

后来女儿去了外地读书,这听书也就中断了。初中前的十来年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如果家长拿出耐心来,利用好碎片时间,和孩子一起听书,收获是很大的。孩子很多的读书兴趣就是被说书人讲的鲜明的人物吸引过来的,孩子的精神世界也会在听书过程中逐渐丰满起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听书建议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由短变长,由神怪变历史,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选择相应的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