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乐乐妈育儿经(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孩子是天然善良的,经常看到有些小朋友,当他们得知吃的食品里有许多是用动物的肉做成的时候,就会突然没有食欲,然后只去吃蔬菜。可也有些孩子会不爱护小动物,甚至会主动去虐待。
前段时间,在公交车上就看到过这样的一幕。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车上不停地玩弄一只小仓鼠,很明显,仓鼠受到了极尽的虐待,不停地发出吱吱叫声。
一个小女孩,却显得如此暴虐,这让身边的一些乘客看不下去了,于是有人出言指责。结果乘客话音刚落,女孩的妈妈也坐不住了,立马回怼说:这是我们自己买的仓鼠,怎么玩都行!
看到女孩妈妈的回应,相信大家也能马上明白,小女孩之所以会有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原来全是妈妈惯出来的。当然了,这位宝妈或许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甚至反而还觉得自己有理,她会觉得反正是花钱买来的东西,怎么玩弄都不过分。
可实际上,妈妈的回应,与乘客的指责完全就不在一条线了。妈妈注重的是物权,而乘客指责的则是孩子不应该表现得如此暴虐。
妈妈没有直面乘客的指责,就等于是认同了女儿的不良行为,从而让她在错误的价值观上越行越远。
保护小动物,是人类爱心的体现,宝宝更是如此。如果你发现孩子有虐待动物的倾向,就一定要立刻重视起来,培养他爱护小动物的意识,以帮助他重建爱心。
1.多给孩子讲包含动物角色的故事
宝宝都很喜欢听家长讲故事,在选择故事的时候,大家就可以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包含动物角色的故事,尤其是正面的角色。通过这些故事,就可以让孩子建立起对小动物的感情,从而树立起保护动物的意识。
2.带着孩子积极救治野生动物
相信很多人平时在野外,甚至在家附近,都能发现一些受了伤的野生动物,比如受伤不能飞的小鸟,这是一个极好地培养孩子的机会。
发现这些受伤的小动物的时候,家长可以喊来孩子,然后一起动手对小运物进行救治。这种实践操作,会给孩子留下极深的印象,从而让他心中保护动物的意识更加强烈。
3.坚决不吃野味,尤其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吃
除了生活中的各种引导,父母平时也应该管住自己的嘴,坚决不要吃麻雀、龟蛇之类的野生动物。
其实这些动物从口感和营养上来说,是远比不上家养禽畜的,而且还存在寄生虫的危害。如果父母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不要怪孩子对小动物暴虐了,因为没有什么比吃掉小动物更暴虐的存在了。
孩子应该是善良的,而不应该像公交车上的那位小女孩一样,去虐待小动物。
然而孩子的暴虐行为,都是父母纵容的结果,这就要求父母平时做好对孩子的管教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孩子引到正确的价值观上去。
育儿难题找乐乐妈育儿经,家庭教育从小做起,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乐乐妈育儿经,帮你解决育儿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