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标题,第一反应扎心了,没错,是我,情况一模一样。
有了娃之后,想必大部分妈妈都会变成:隐形贫困人口。
它的非官方书面解释是:
指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非常穷。
课外班,碎钞中的战斗机。我家姐姐目前课外班有钢琴、书法、舞蹈、学而思数学、英语,一年总学费6万,弟弟有乐高、画画、足球、英语、幼儿园学费,一年总学费6万,姐弟俩合计12万
吃喝拉撒睡都是金钱的味道。奶粉、纸尿裤、各种辅食、绘本、钢琴、玩具,突然想起《西红柿首富》里夫妇俩列的养娃清单之后,这款怕是捐不成了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系列。节假日、寒暑假要带孩子出去看看世界,读了小学夏令营要去参加的吧,周末在各种培训班间隙要带孩子去感受下大自然的同时出去吃点大餐,增进下亲子关系吧,还有动辄玩一次游乐场都要50起的门票。。。
有了孩子之后,小孩的消费在升级,父母的消费在降级,养孩子不能去计算投资回报率的,只是在家长能力范围内给孩子较优质的资源,让孩子学会学习方法,学会感恩,学会跟别人友好的相处。
时代越发展,人工成本越高。
据说,文革时期,化工厂一位师傅,非常开朗,他毫无负担的宣传:
一个月五块钱,就足够养活一个娃儿。
的确,他有六子,三女三男。整天乐呵呵的。但是后来,厂门口展示工厂的一大堆物质,原来都是他家儿子偷的。养不教,父之过,的确一针见血啊。
更尴尬的是,他家大姑娘既无文化,又无工作,晚间带回男朋友。竟然被邻居小伙抓住不放,说他就被那个男朋友偷过,想不到今天撞到了!大吵一顿,不了了之,但是从次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个小偷再来岳父家了。
养育成本,已经不菲,送出去教育,更是巨款,区区幼儿园,至少大是成千上万,公办的成千,私立的上万,不容讨价还价。
孩子初中高中了,似乎松口气,回顾这些年的人力,物力,精力的投入,无需细算,只凭感受,已经刻骨铭心。放宽二胎政策了,就足以消除这些年经历?不太可能吧?这也就是许多家庭,特别是妇女不为所动的缘由。
###问题提得非常好,孩子本身就是个碎钞机那我们父母赚的钱也不就是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将来吗?往孩子身上砸钱,不要心疼,将来孩子成功了,你就会收获更大的财富,如果你现在不舍得往孩子身上砸钱,将来孩子在学历上或者各方面没有达到理想的一面,他可能会拖累你一辈子,变成名副其实的啃老族,到时你就会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好好往孩子身上做投资,到现在孩子一事无成,还需要父母的资助才能生活,那你这一生挣的钱相当于,白挣了
花钱后亲子之间相互的折麽。这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景了。
###哈哈,孩子是父母投资的一个未来,有没有收益?收益回报有多高?父母前期的感情投入占很大比例,双方感情好,收益最高,感情不好,能不再贴老本”追加投资就不错了。
这个投资项目有一天会重组上市????
开启他的新时代。
###没钱都不敢生二胎了,养育成本太大。又想陪着她,又没有收入。两难全
###一样,父母为了孩子巴不得付出的越多越好,好好培养,成为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