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夸孩子是个技术活,可惜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孩子会干活了怎么夸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会把夸孩子的话放在嘴边,动辄就来句:你真棒!”、做的不错!”、比爸爸妈妈还厉害”!这些司空见惯的激励性语言在本质上都是不对的!非但不能起到激励孩子、提升自信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削弱作用,甚至很多看似鼓励性的语言慢慢的让孩子变得没有耐心、骄横。

夸孩子,是个技术活,背后需要家长强大的智慧做支撑,并非一句简单的你真棒!”就OK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夸奖的学问。夸奖是否越多越好?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的夸?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很多家长以后都不会把脱口而出的廉价的表扬放在嘴边了。

夸孩子是个技术活,可惜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先说第一个问题:夸奖是否越多越好?

孩子会干活了怎么夸

夸奖的本质是什么?激励!奖励!是孩子接收到一种来自家长的外部激励”。那么,外部激励越多越好么?很多懂心理学的人或许听过一个词,叫德西效应”,它的意思是当人们正在做一件对他来说有一定乐趣的事情的时候,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他对这项活动的内在动力,这就是德西效应”。也就是说当人们的内部动力非常明显的时候,不需要任何外部激励和奖励,给与越多的外部激烈反而会降低内在的兴趣。

我们来看看德西这个有名的实验吧: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的第一阶段,所有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阶段,学生被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会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对照组的学生没有任何奖励。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也就是说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反而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却仍然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

所以说,不是奖励越多越好,不要随便给与奖励,有时候真的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家长朋友们看到小朋友兴致勃勃、很有兴趣的在研究感兴趣的事物时,真的没必要来一句你真棒!”或者说,妈妈奖励你一个礼物!”因为孩子本身并不是为了奖励本身去的,你的奖励很有可能让他感觉很无趣,似乎他喜欢这个东西就是为了得到礼物。

再说第二个问题:到底怎么正确的夸奖?

夸努力不夸天赋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花了10年时间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结论就是:被夸努力”的孩子比被夸聪明”的孩子有更高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的意志力、目标感和自控力,性格也更乐观积极。

原因是当孩子将失败归咎于能力不足、努力不够的时候,他们会更相信只要自己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提高技能和能力,他们就有可能再次获得成功。如果成功,他们就会越来越有自信,相信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的成功。

而被夸聪明的孩子,一直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先天禀赋优异导致的,一旦失败他们就会认为是自己不如别人,但又无法超越,因为这是先天注定的。如若成功,他们则会相信就是因为自己天资聪慧所以才有成功,与是否努力无关。另有研究表明,被夸聪明的孩子的耐挫力是极差的。

因此,我们在看到孩子取得不错的进步和成绩时,不要开口就说:你真聪明!”,而应该说:是你的努力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夸过程不夸结果

夸过程会让孩子清晰的认识到是过程带来了好结果,如果结果不好,就去过程找原因。如果只是夸结果的话,会让孩子变得功利,容易一味的追求好结果,忽视过程的重要性。

耐挫力

不对比他人,自身对比

和别人比较容易激发虚荣心,和自己比才能让孩子看到自己清晰的进步,这是有意义的,和别人比基本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孩子在某个成绩上比别人做的好,也不能把夸奖点放在,儿子你又得了第一名,太厉害了!”而应该说:你这次的分数比上次又高了几分,说明你最近很努力!”

实验组

好了,以上就是个人领悟到的有关夸奖的技术知识点,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用语言来激励孩子,帮他们树立自信,但是如果这件事本身并不是越多越好,那就需要慎用,脱口而出之前,想好怎么说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