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家长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活泼、聪明地成长,
希望他们形成阳光的心态,愿意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性格健全的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性格平衡、受人欢迎的孩子。
但是我们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
如果不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也不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利用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去客观、理性地对待孩子。
我们的这些良好的愿望和美好的目标,确实很难满足、很难实现。
所以我今天要想讲一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怎样能够给孩子培养出比较健全、比较协调、比较平衡,并且具有灵活性的性格。
我接触过一个女孩来做节目,她跟人打交道非常不自信,缺乏勇气。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她的父母老说这个孩子长得不好看。
但是没想到家长这种做法,反而让孩子背上了自卑的包袱。
好性格的孩子还有第二个特点:能够用语言、非语言的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其实一个人不管心里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感受、情绪,只要他能够用恰当的言语表达对自身的影响和负面的作用就会减弱。
好性格的孩子能够自如、轻松地和其他人在一起活动,能够跟人家互相理解、互相倾听,又能够顺畅地表达。跟其他人的交往能力比较协调,有相应的沟通技巧。
这往往也是从小看到父亲、母亲的沟通方式学到的。
一个孩子性格比较好的第三个特点:能够适应规则、遵守规则,也能适应环境。有些孩子都已经成年了,但是做事情既没有规矩,也没有规则意识。有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概念都比较淡漠,人际边界感也比较差。
为什么现在未成年犯罪越来越多,就是由于规则意识的缺乏造成的。
如何培养孩子,我们有三条建议:
1.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中心一定要以孩子健康成长为中心,来衡量我们跟孩子说什么,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说什么,我们想做什么。
让孩子健康成长,要护住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对于他的学习、对于他的专业职业的兴趣这是第一位。我们的愿望应该放在第二位。这叫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中心。
2.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我们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除了要帮助他得到他想要得到的以外,还应该让他去品尝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的滋味,或者是必须面对失去的一些东西。
这样的话,让孩子不仅仅总是在需要得到满足的状态下,还有的时候可能是需要被拒绝的状态。
3.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我们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当中,因为他是孩子,他在不断地尝试着、探索着,去摸索正确的做法。
当我们恰当地表扬孩子以后,孩子的积极行为符合社会规则和有利于人际交往这样的行为就会增高出现的频率,就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想要了解更多专业、好玩、实用的心理学知识,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泛心理课堂】专注为您推送心理学精选内容哦!-为你推荐-
家长资格鉴定测评——教育专家推荐
↓↓↓点击了解更多”,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