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0-3岁幼儿家长进行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英文称为“父母教育”(Parent education)。“亲”指父母亲,“职”指职责。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中对“亲职教育”定义为:“‘父母教育’,即对父母实施的教育。目的:改变或加强父母的教育观念,使父母获得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下列内容:(1)改变对学校评价标准、教师期望、子女成就期望等各种不正确观念;(2)掌握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3)理解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法、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及家庭环境对子女的重要影响等。”1学者们对亲职教育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父母职责的教育,二是父母利用职责对子女的教育。前一种理解,如: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使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善尽父母职责(刘家煜);后一种理解,如:现代父母运用角色扮演,对子女施以人格陶冶,使家庭亲情更为和谐融洽,从而达到家庭圆满的目的(王连生)。2
笔者认为,“亲职教育”应该是一种以父母为教育对象的专门教育,教育父母成为称职的父母,并使父母以此职责来教育子女,达到成功扮演现代父母角色的目的。本文论述的是0~3岁婴幼儿亲职教育,特指对0~3岁婴幼儿父母所进行的亲职教育(以下简称亲职教育)。
0-3岁婴幼儿养育,什么最关键
0-3岁是宝宝情商培养关键时期
别看宝宝年龄不大,但是闹起情绪来动静却不小。新手爸妈们面对宝宝“闹情绪”,尤其是新生至三岁左右的宝宝,常常无所适从。该及时安抚,还是该通过其他方式制止,都让家长们头疼不已。如何科学应对宝宝情绪变化、培养高EQ宝宝,福建省情商研究会情商导师经常接到家长这样的咨询。殊不知,0-3岁正是婴幼儿学会管理自己情绪,培养情商的黄金时期。
自信心、好奇心、独立性、专注力、规则感、情绪控制的能力、适应性、同理心、合作与沟通是0-3岁婴幼儿情商培养目标。
如何进行0-3婴幼儿亲子游戏的指导
0~3岁婴幼儿亲子游戏内容 3个月~6个月亲子游戏 游戏1 坐坐和跳跳 材料准备:无 玩法:1、教师(妈妈)坐在地垫上,让宝宝面对面坐在她们双脚上,利用膝盖关节的一伸一屈使宝宝一上一下运动。活动中,也可及时地抖动,使宝宝有坐和跳的感觉。 2、老师和妈妈在互动游戏时双眼要注视宝宝的眼睛及宝宝的表情,并有节奏地念儿歌,以使活动气氛更加活跃。 附儿歌 :坐坐跳跳,宝宝笑笑,坐坐跳跳,宝宝跳跳,上面跳跳,下面跳跳,宝宝开心乐呀乐 !嘿嘿嘿!嘿! 游戏2 鸡鸡斗 材料准备 :自制小鸡指偶 玩法 :1、老师取出指偶套在食指上,去碰碰宝宝的小小手的食指,并口中念相应的儿歌。 2、游戏时可根据具体的宝宝参与情况,可和宝宝的鼻子斗一斗,注意要有韵律。 附儿歌 :鸡鸡斗,鸡鸡斗,小鸟飞,一飞飞到花园里,鸡鸡斗,鸡鸡斗,小鸟飞,一飞飞到田野里 *此游戏可训练和发展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3 找猫猫 材料准备:小猫面饰若干 玩法:1、老师让宝宝俯卧,妈妈或老师戴上面具后从宝宝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不同的方位去呼唤宝宝,引导宝宝循声寻找,转动身体和头部。 2、老师或妈妈在宝宝面前快速用面饰遮住其脸部告诉宝宝:老师或妈妈不见了,小猫猫来了。然后,快速拿下面饰说 :小猫猫不见了,老师或妈妈来了。 *此游戏可训练宝宝在片刻之间的变化中眼睛视力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判断力。 游戏4 手掌对对碰游戏 材料准备:无 玩法:1、老师伸出右手,拉起宝宝的右手 2、老师用右手掌去碰宝宝的左手掌,边碰边说儿歌以增加活动的氛围。 附儿歌:对对碰,对对碰,对一对,碰一碰。两只手儿碰一碰。 游戏时可两只手交叉进行游戏,直到宝宝的活动情绪高涨为止。 游戏5 过小河 材料准备:绳子两根 玩法:1、教师用绳子布置成小河后,让家长站在小河两旁,宝宝背
对家长站立。 2、听老师的指令:宝宝过河啦!让家长迅速带动宝宝跨越小河,当听到宝宝回家啦!再从那头重新跨越过来。 游戏反复几遍,建议:活动时要有欢快的音乐辅助,渲染气氛。 *此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平衡觉。 游戏6 开飞机 材料准备:无 玩法:1、让宝宝平衡躺在家长的手臂弯里,听老师口令:飞机起飞啦 !家长带动宝宝一起跑动,当老师说:飞机飞起来了!家长的双手可以往前伸,故意让宝宝离开自己的怀抱多些,然后,脚步加快。当老师说:飞机进云层啦 !家长要把宝宝忽高忽低地左右摆动起来,当老师说:飞机到机场啦 !家长慢慢脚步变慢,然后,直到停止。 2、游戏时,老师和家长可发出飞翔时的声音,以引起宝宝的注意力。 游戏7 小小虫儿飞呀飞 玩法 :1、老师让家长把宝宝面对面坐在双腿上,然后,让妈妈拉住宝宝小手,并让宝宝手指放松,引导宝宝食指与食指对对碰。 2、游戏时,一边食指碰食指,一边嘴里唱儿歌,以引起宝宝活动时的兴趣和参与游戏的互动。 附儿歌 :小小虫儿飞呀飞,飞到东山喝露水,飞到西山喝河水
0-3岁早教给如何进行?
0-3岁早教可以从比较简易的游戏开始,比如去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啊比赛啊之类的。大人和孩子都可以高高兴兴的玩一场,而且也促进了和小宝宝之间的情感交流,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如何教育0-3岁的小宝宝,不听话怎么管教
1、你要每天多一点时间和他说话和玩,进行沟通。
2、宝宝太小,但他会注意你的表情。也就是说,你可以利用表情来让他看到,做这样我会不高兴的。做的好,我就会给你鼓掌、夸奖你、表扬你。久而久之,他会看懂的。
3、有的时候,他做的不对(比如:弄坏玩具、乱画……),你也可以学他生气,哭闹。让他来哄你。这样一来,既做到了沟通,又和他做了游戏。
4、要常常鼓励他。
你要给他时间,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他渐渐地听话了。
0~3岁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0~3岁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要做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而忽视了有效性,忽略了亲子关系的温暖与激励作用。“从小到大,我们给予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确’的,但有效吗?当我们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听进去了?还是把头扭到一边,或者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门关起来?要知道,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营造温暖的亲子关系。” 现在的父母与孩子普遍缺乏沟通,注意到生活中的“关门现象”:“孩子回家就把门关上,关门其实是孩子的一个表情,表达的是‘别理我,我不愿意跟你说话’。因此,孩子成了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虽天天见面,却不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关门?“因为在家庭的对话中,家长往往不是父母,而成了道德的评判者、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永远正确的建议者,这使家庭对话充满说服、威胁、控制与建议,其实它们都是沟通的绊脚石,阻碍了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孩子会感到,家长的反应是对他们感受的不接纳,他们只好闭嘴、或为自己辩护、或充满愤怒。” 事实上,孩子在遇到问题、情绪出现困扰时,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教育家,而是能了解自己、关怀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将在外面受到的困扰告诉我们,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曾在听过孩子的诉说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纳,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安抚,甚至会加深创伤。 “倾听与接纳更具有建设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倾听与接纳让孩子感觉到我是重要的、受尊重、有价值,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因此获得成长。” 老师举了生活中的一例。女儿3岁时,着不愿意去,她怎么说服都没用,一天孩子又在幼儿园门口哭着不愿进,她也烦了,干脆蹲下来听孩子说话,孩子说幼儿园这不好那不好,说完之后,做了个让她非常惊讶的举动:“孩子把眼泪一抹,书包一背,跟我说妈妈再见,我要进去了。其实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理性,她所需要的只是倾听与接纳。”(亲子教育,早期教育,早教,早教中心,幼儿教育,幼教) 2.洞察需求比看见问题更重要。 孩子出现各种状况时,家长很容易只看见孩子的问题,却看不见背后的需求,事实上,“问题行为”是孩子表达需求的另类方式,孩子借“问题行为”释放出被压抑的心理需求的一种方式。因此,出问题的永远是隐藏在表面背后的“需求”,而不是行为本身。 3岁的女孩跟妈妈说:“长大后我要跟石头结婚,生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对此,有的家长会说小小年纪怎么想这些,给予孩子支持:“因为这话的背后,是孩子对自己的认可与爱,是一种自我价值感。”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处理需求的过程,与一些本质情感相连的需求的满足与否,就会产生成长喜悦、或成长创伤,这些哪怕最微小的生命经验,都可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即使他长大成年,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都是这些微小而重要的生命经验的再现。” 3.管和放,哪个更重要? 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务,是有阶段性的,家庭教育的重点和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家长的目标是:建立安全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守规则,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让孩子小的时候就去上寄宿学校,其实有不小风险,因为安全感来源于孩子对看护者(一般是妈妈)的依恋,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因为母亲就是世界,这个世界是否温暖、可以依靠,决定了孩子是否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与世界互动、是否信任世界,并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孩子有了安全感之后,就能够开始学习。 要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给孩子打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并让他们学习承担责任,接受并反省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也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不要做“最好的家长” 有些人有种“最好”情结: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家长,什么都可以做到最好,就是家长不能做到最好,做到‘刚刚好’就可以了。”因为,最好的父母最容易犯这样一些错误:以孩子为中心,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兴趣;为孩子包办一切,剥夺了孩子应该体验、承担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培养出的往往是放纵的、自我的、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因此,我们要做“真实的父母”: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重视自己的需要,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承担家庭一部分责任和义务。“只有父母这只‘杯子’是满的,才可能是健康、愉快的父母,才可能与孩子分享杯中的资源、能量与关怀。这样做父母会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孩子也成长得更好。如果牺牲自己的一切,容易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孩子也会备受压力。”
如何对0到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教
:0-3岁宝宝早期教育最关键的还是家庭教育,如果妈妈们有时间,可以多陪伴孩子,同时利用业务时间学习婴幼儿早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妈妈们用心肯定是最重要的,毕竟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0∽3岁怎么培养情感
0-3岁是婴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里有一份0~3 岁育儿的全攻略包含护理 喂养 育儿三个方面,希望对新晋的奶爸奶妈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