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男孩喜欢反派角色、学习鲁莽行为?男孩的“特别”行为需父母指引

朋友娟子说,自己从不会带儿子去看,有大动作或有打斗情节的动画电影,一般会选择比较温情或场景可爱的类型,但自己都这样注意了,可孩子的独特视角让他吸收到的东西,还是出乎自己意料。

儿子小一点时,看《鲁宾逊漂流记》,电影有一段是鲁滨逊和小伙伴大战野猫,儿子在观影后,便开始模仿野猫,伸爪子”、咬人。

最近看完《哪吒》他又开始挥舞手脚,做出各种暴怒表情,拍打踢打各种事物。

娟子总是很担心,儿子为什么总在关注电影里那些反派的角色,或鲁莽、暴力的行为。

娟子困惑的问,"是儿子的问题,还是我的管教出了问题"?

其实,正是男孩的特性决定了他的"特别"行为。

01男孩有哪些特质?

1.爱玩有"冲击性"的玩具

当男孩儿拿着玩具大刀,一天到晚横冲直撞,或是把玩具枪口嘲向别人或自己时。父母常会不耐烦的一把夺过玩具,对他进行制止。因为他们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暴力的苗头",担心如果不及时管教,就变得暴力好斗。

而事实上,孩子心里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在于真与假之间,只要稍加询问你家的男孩,他们就会给出让你感到轻松的答案,"枪和刀是玩具所以能玩","这只是游戏","真刀真枪是不能对着人的"。

男孩希望通过这些行为来彰显力量,所以男孩更喜欢汽车,飞机所带来的速度感,恐龙带来的力量和冒险,更喜欢枪、战斗机、坦克等所带来的征服感。

2.喜欢打斗游戏

比起大多数女孩的安静游戏,男孩的游戏则剧烈得多。

他们喜欢碰撞、奔跑打闹,喜欢速度和激情。

所以,男孩既可能喜欢扮演超级英雄,也可能喜欢演绎一些具有力量型的反面角色。在孩子眼里,只要是拥有力量的角色,意味着无所不能,征服或拯救世界,解决问题,打破禁锢。

3."不安分"的小生物

他们乐于挑战,喜欢冒险的运动,也为自己能和父亲一起走过无人经过的小路,或成功攀登一座小山而倍感欣喜。

他们常通过肢体来解决问题,爱做夸张而怪异的表情,经常不是一身泥,就是一身伤。

4.充满"保护欲"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段视频,一位爸爸坐在妈妈身旁逗着腿上的儿子,突然心血来潮拍了一下妈妈的腿。儿子一下愣住了,反手便给了爸爸一下。

常说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那儿子呢?儿子是妈妈的暖心小臂膀。

朋友说,每次外出只要遇到有水坑,或是道路不平时,儿子总会伸出手来,回过头,用稚嫩的声音说到,妈妈,我来拉你。”

朋友说,感觉有些好笑,但又十分安心。

男孩天生有着保护的愿望,渴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家人、朋友避免威胁,减少伤害,保护自己的玩具不被抢走,空间不被人侵占。

"保护"也同样是彰显力量的好时机。

02男孩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

1. 睾丸激素作用

美国沃尔特里德军事研究所,做过一项实验。

研究人员为猴群中等级最低的猴子,注射了睾丸素,当这只瘦弱、矮小的猴子回归猴群时,竟然一路过关斩将,并打败了猴王,成为了猴群的大王。

但好景不长,当药物的作用很快消失时,这只猴子遭到了"手下败将们"的报复,最终回归到了最底层。

这个研究告诉了我们睾丸素对男孩儿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睾丸素的影响让男孩们更感兴趣于争夺、征服和冒险。

2.交往需要

一天昊昊从幼儿园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找到妈妈,说很想看奥特曼。

因为昊昊比较好动,所以妈妈一直不愿给他看动作激烈的动画片。

昊昊妈妈没多想便一口回绝了。

后来听见儿子在那细数各个奥特曼的名字,昊昊妈很奇怪,自己从来没有给儿子看过这部动画,这些名字他从哪听来的?

结果是幼儿园有两个朋友休息时在讨论。

昊昊妈突然意识到:"原来是社交需要啊,就像我们聊娱乐明星,聊泡沫剧一样。男孩的世界里也有他们特有的话题"。

昊昊妈竟然主动提出让儿子看一集,儿子一副喜出望外的小表情。

3.被尊重的需要

男孩无论是表现出征服、竞争的行为、还是保护的举动,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得到尊重。就像女孩认为爱是最重要的一样,男孩会觉得被尊重是他们特别在意的东西。当你向男孩宣示,"嘿,我不尊重你"。男孩会因此而恼怒,而抗争,当然有些时候他们会选择回避,以"躲开"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

03

面对男孩特性,父母要做些什么呢?

1.理解"勇士"也有害怕的时候。

男孩也有踌躇不前、恐惧的时候,你或许只是想戏谑一番,让他轻松一些,"这有什么可怕的",我还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但男孩却可能把它解读为一种嘲笑,在这种境况中,他体验到的是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他尖叫、通过反击身边人,或是恶作剧来企图"报复"嘲笑者,以求"撕掉"这让自己尴尬和羞愧的一幕。

所以这是我们应该避免嘲笑,给到孩子鼓励和共情。

2.理解不意味着忍让,管教不意味着不尊重。

男孩的冲动、莽撞,让父母经常火冒三丈,让我们感觉他的表现很"差"。

可是,我们得理解,男孩们受到了睾丸素的影响,一些行为可能在当时得不到自我控制。

但理解并不意味着要忍让,我们需要理解并指引他们修正行为。

比如,"我知道争抢玩具让你感觉到了自己的力量,拥有力量是一件很棒的事,但争抢的行为却显得很霸道,这不是一件光荣的事。"

但指引不是指责,男孩需要得到尊重,我们需要通过荣誉感来鼓励他们,在下次类似的场景中多加思考。

3.关注内在体验,而非外部行为

告诉孩子,你理解他渴望拥有力量,也赞赏他的责任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需要通过粗暴的行为来展现自己的强壮,一个人内在的自信和解决问题的决心也同样可以帮助他树立自己坚毅的形象。

正如澳大利亚著名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男孩》一书里所说:

我们希望男孩能成为优秀的男人,而我们能帮助他们成为这样的人,其中,理解他们是关键”

男孩行为乖张、喜欢展现力量并不可怕,只要父母给到他们需要的理解、尊重和指引,男孩迟早能成长为让我们骄傲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