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被叫家长了”。没去学校前我猜测是,前一天晚上女儿留的作业中有一张试卷,她只做了一面,另一面写没写。老师先在班级微信群点名批评,我问女儿具体原因,她说当时是记错了,记成老师只让写一面,不是故意不写的。我了解了孩子不是故意不写,没太在意,以为事情过去了。
下午,我收到班级群的新消息。信息是班主任老师发来的,点名孩子的家长,到学校面谈。我一看有我女儿,心想孩子犯大错了?哎呀,不应该啊!我女儿平时也不是风风火火的性子,在学校也挺乖巧的。我和孩子爸爸就各种猜测,上课不认真?有小动作?和同学玩闹过度?我甚至暗戳戳地想,不会和女生一起欺负她们班男同学了吧?
下午拾掇整齐去学校,我进了校门后有些小紧张、小忐忑。因为班级群里老师的措辞比较犀利,感觉事情好像很严重。边走边想,班主任不会一上来就把我批得体无完肤吧。进了办公室看到了两位家长,一位爸爸面无表情,毫不在意;另一位妈妈则一刻不停,在办公室团团转。点头示意后,我找了把椅子坐下,沉默不语。
班主任老师过来了,先和那位着急的妈妈谈的。原来她家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上课还不好好听课,自娱自乐。班主任说:看他平常老老实实的,没想到关键时刻掉链子!”老师的话说得真是非常的重,妈妈就唯唯诺诺的跟老师说:对不起,我一定回家好好教育,让他以后好好听讲”。最后那位妈妈灰头土脸的把孩子带回去了。
另一位家长的孩子是因为儿子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把同学打伤了,老师就把爸爸给叫过来了,希望把事情解决一下。这位爸爸突然就爆发:我的孩子我会教育,不用你来教我,凭什么我来负责,在学校发生的就要学校负责”。那位家长对老师大吼大叫,还想要对老师动手。最后惊动了校长,好商好量把那位家长送走了。
过了好一会儿,孩子老师缓和了情绪,才说起我女儿。说孩子这学期学习态度不好,最近作业不认真,写作业空的地方太多。我又问了女儿上课有没有说话,玩闹等。具体了解情况后,和老师说会重视孩子的问题,向老师道谢并告辞回家。
这两位家长的做法,我觉得很不妥当。因为这两位家长回家以后很可能会迁怒于孩子,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这对孩子以后在学校的学习有很不好的影响。
我们知道,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所以不管什么时候老师叫家长,我们都要平和淡定的去,也不用生气。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发生各种状况,是非常正常的。当孩子的老师叫家长时,一般是孩子在学校里出问题了,目的并不是责备孩子,而是为了孩子更好发展。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家长要不卑不亢。既不要唯唯诺诺,也不要咄咄逼人。
l 不卑不亢,把心态放平和。
孩子毕竟年纪小,难免犯一些小过错。他就是在不断犯错和改错中慢慢成长起来的。所以,不要一听到叫家长就如临大敌。爸爸妈妈在见老师之前,一定先把心态调整好,心平气和地和老师沟通。
l 肯定老师的付出,态度要真诚
老师也是为了孩子好,我们家长面对老师一定要真诚。耐心的倾听老师对孩子的诉说、评价,不要打断老师的话,更不要给孩子的错误寻找借口。这样诚恳的态度,也才会赢得老师的谅解。
l 接受老师的建议,向老师请教改进方法
爸爸妈妈在听了老师诉说后,一定要问清楚老师家长怎么配合,也就是爸爸妈妈需要做些什么能帮助孩子。此时无论孩子有多熊,老师的言辞多犀利,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能被情绪左右,认真向老师请教,毕竟解决问题才是正解。
亲其师,信其道。学校和家长有良好的互动,密切地配合,孩子们才会有良好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