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为何经常提“不合理”要求,拒绝或妥协都不对,应该把握分寸

作为家长,又怎么可能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种种无理取闹又会觉得困惑又无力。

如果没有把握好分寸,孩子就会恃宠而骄反而变本加厉地提出更多过分的要求。但是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害怕孩子会多想,会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们了。

而且很多时候,孩子的需求被家长拒绝之后,孩子大都会大哭大闹、撒泼打滚……很多家长对此都颇有感触。

但是,每一位家长都有各自的做法,但是大部分的处理方法也只能暂时性解决问题,孩子依旧会隔三差五就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01

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原因

好奇心:小孩子对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因为他们的年纪小,见到的事物也并不多,所以就会对周围的很多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看到自己没有玩过的玩具就会一直跟爸爸妈妈嚷嚷着要买玩具。

趋乐避苦: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快乐的事物,喜欢享受舒适、幸福的生活。小孩子也是一样的,看到有好吃的食物就把手上的丢掉,走累了就要爸爸妈妈背着、抱着。

占有欲:有的时候,孩子特别地喜欢某一个东西,就会想要把它抢过来占为己有。当家里突然来了客人,看到小朋友拿自己的玩具,孩子就会抢走,甚至要求爸爸妈妈把小朋友赶走,以此显示自己对于物品的控制权。

02

为什么要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很多家长认为,拒绝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就是拒绝了孩子,但其实并不是,这只是以一种拒绝”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

价值观:孩子长大后必然是需要独立步入社会,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孩子的行为规范也要符合社会的基本要求。

当孩子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行为表现,做出对自身身心健康不利的事情或者是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时,家长要阻止孩子、纠正孩子的观念。

判断能力:孩子的年纪小,社会阅历也不深,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还是错的。

因此,家长要适时地拒绝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自我管理:小孩子对于自己的控制能力往往都是很弱的,有的时候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但却因为不能较好控制自己而明知故犯”。

这个时候,家长的拒绝”无疑就是在提醒孩子他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提醒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心理边界:一个良好的心理边界”可以帮助孩子去区分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是自己不需要的,什么情况下可以拒绝他人以及什么情况下需要接纳、帮助他人。

孩子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边界感,主要就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而孩子的无理要求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导机会”。

如果家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事情,孩子也可以从家长身上学会拒绝”与被拒绝”,懂得做事情要有分寸。

03

拒绝的方法

家长要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是说对孩子说不可以”就行了,这样的方法起不到拒绝效果也达不到教育目的。

当孩子对我们提出要求时,家长首先需要做的是判断这个要求”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之后才可以做出正确决定。

倾听理由:大部分家长在拒绝孩子的要求时都会直截了当地拒绝,不给孩子任何解释的机会,就直接武断地拒绝了孩子的要求。结果就是孩子大哭大闹,甚至是因此破坏亲子关系。

家长在拒绝之前,应该给孩子一个陈述的机会,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要求”。家长耐心地听孩子的诉说,更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家长在判断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的时候,不应该只是从自己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事情,也要为孩子想一想。

把握分寸:家长在拒绝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不可以用大声吼骂、打骂等暴力的方法拒绝孩子的要求,也不可以说,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家长都要拒绝。

3岁以内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家长在拒绝孩子之前不适合过度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可以先直接拒绝,然后再简单地说一下理由,当然,家长拒绝的态度也不可以太急躁、粗暴,语气要尽可能地温和一些,温和中也要带着坚定的态度。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看着心疼就轻易地妥协。

3岁之后的孩子,会进入成长阶段的第一个执拗敏感期”。这一个阶段的孩子对于不”这个字会显得十分敏感,不适合直接拒绝。

不然就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可以委婉、迂回地拒绝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控制情绪:孩子在拒绝孩子的时候,情绪不可以过于激动,更不可以斥责、体罚孩子。孩子可能会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停止哭闹,但是反而会增加孩子内心的不满,影响心理健康。

欢妈的育儿寄语: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小宝贝,作为家长,不仅仅需要让孩子茁壮成长更需要对孩子成长教育负责。面对孩子一些无理取闹的要求,该严厉拒绝的就拒绝。

但是,拒绝也是一门有艺术,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可以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层出不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