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非常感谢您能花时间来听这个开篇语,最近遇到很多人开口问我的第一件事,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你现在做的事说明白。我说:不用一句话,我用2个字就能说明白我们正在做的事,那就是『广角』。
很多朋友在听完我说广角”这个词之后,都非常赞许的表示明白了在这件事上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通常从镜头里能看到的,只是一个片段,和一部分画面,只有视角拓宽后,人们才能有更宽广的视野去发现更多的真相,才能做出更有益的判断。
养育孩子,涉及到太多层面人文的内容,时下的社会媒体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聚焦化和商业化目的太强。我们如果把养育孩子的理论、方法和经验,比喻成一道满汉全席的话,那现在大多数媒体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把聚光灯只打到了某一盘菜品上,然后告诉你这道菜好吃,吃了这道菜,你就能更好的成长了,而其它更多、更有营养的菜品,包括养育理论、方法、经验等等,根本就不会照给你看。碎片化的内容东拉西扯,让许多家长脑海里养娃的认知也是东拼西凑,貌似知道了很多,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就比如说母乳喂养,有许多媒体文章会隐晦的指出6个月后母乳就缺乏营养了,更过分的文章会坚定的说母乳喂养不好,这类文章大多以小火慢炖式的,指出母乳喂养不好的一、二、三,再疯狂鼓吹奶粉的优秀度,篇尾导向一款自己推荐的奶粉。明眼人一看就懂,这是卖奶粉的推销软文。而有很多没有养育经验的家长,接受到看似高大上的理论,加上这么充分的理由,就会很容易相信奶粉喂养更好。
实际上,关于婴儿喂养,世界卫生组织早有非常明确的指导建议:婴儿在生命前六个月应得到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准。之后,在继续母乳喂养同时,为满足其越来越高的营养需求,应给婴儿提供营养充足且安全的辅食。”
许多文章不敢直接跟世界卫生组织叫板,就抓住这6个月”时间段做文章,于是你会发现身边至少80%以上的父母都有所谓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的观念了,你问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具体又回答不出来,就是笃定地相信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你看,就连这种早已有标准答案的婴幼儿喂养基础知识,都能因媒体常年片面的、误导性的观念输出,而混淆了家长视听。更何况其他育儿领域!
那我们想要做的就是要把这桌育儿的满汉全席上的聚光灯全部打开,让人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桌上琳琅满目的丰富菜品。看清每个菜品究竟是怎样的色香味。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身为一名父亲,从良心上来说,有些时候是看不下去某些文章满篇的肤浅和偏见。事物的成因,是由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而成的。养育孩子涉及到了人类学、生物学、医学、教育、脑科学等等各维度的知识,还包括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环境,也包括自身家庭的影响。当想到这些时,总会感叹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养育孩子的文化就像是一个大迷宫一样,人们在自己的迷宫里,一圈圈打转。每到一个转角,以为是出口时,实际上却又陷入了一个更新、更大的迷宫里。
古今中外很多先哲都看到了这一点,为此也留下大量的明喻和暗喻的故事,以及文化经典的传承,都在为如何突破思想格局的天花板,给予了后人很多启示。比如说在希腊神话里有一个人物叫代达罗斯,他是一位智慧超凡的艺术家、建筑家。当时的米诺斯国王请他来建了一座能困住牛头人身巨怪的迷宫,最后他完成了这座迷宫的建造,不只是巨怪出不来,就连他和他的儿子也出不来。而逃出迷宫的唯一方法就是从空中飞出去。足智多谋的代达罗斯告诉他的儿子说:为了能带你飞出去,我早就开始在收集鸟儿的羽毛了。”于是他们用收集到的羽毛做了一对翅膀,粘在身上,最后他带着儿子飞了出去。
这个故事正像人类自己的意识迷宫一样,人们制造了太多的迷茫给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能够看清全局,飞出这些意识的迷宫,才能得以解脱。养育孩子也是如此,现今各类繁杂的知识信息,如同一座巨大的迷宫,把我们困住。我们每一篇的通识内容,也想像是一片片的羽毛,为坚持收听我们的家长,最后拼出一对翅膀,飞出养育孩子的迷宫,找到方向,获得自由。
在养育孩子的各种方法上,没有某个方法是一定完美的,但我们力求能够做到完整。我们会从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养育孩子的观点和案例中精挑细选,再进行解析、罗列、比较后,形成内容呈现出来,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
感谢您倾听我们家长通识课的《开篇语》,我是兆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每天为大家分享一节家长通识课,关注我们,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