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亲戚逗孩子的动作,引宝妈霸气回怼,闺蜜:我要向你学习

到了节日假期,人们都争相出门旅游,不过对于家中有小宝宝的宝爸宝妈来说,挤在人多的时候带孩子出门反而十分不方便。因此到了假期,通常是和宝宝在家享受一下不用工作的时光,或者是出门走走亲戚。

无论是在小区楼下陪孩子嬉戏玩耍,还是到亲戚朋友家里坐坐,孩子永远是让气氛热闹起来的中心点,看到可爱的小宝宝,都忍不住要逗弄一番。不过有些人的行为,却让宝妈们觉得十分尴尬。

亲戚逗孩子的动作,引宝妈霸气回怼,闺蜜:我要向你学习

点点的妈妈邓邓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点点年初出生,还没满一周岁,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宝宝,家里人都十分喜欢。

前几天,邓邓家的远方亲戚因为到医院看病,要到邓邓家借住几天,作为女主人,她想着都是亲戚,来这边看病不容易,就同意了这个请求。

亲戚到了家里,大家聊了一会儿天,气氛倒是十分融洽。不一会儿,本来在睡觉的点点突然醒了,邓邓就把点点抱了出来,这下屋子里果然又掀起了一波高潮。

"哟,这孩子长得真水灵,来让我抱抱",邓邓看亲戚这么热情,就把孩子交到了她手上,没想到亲戚一边嘴里念叨着,"宝宝多大了?让奶奶看看是男娃还是女娃?"说着还摸向了孩子的私处,"让奶奶看看你的小鸡鸡,看这大胖小儿!"

点点因为陌生人的突然袭击,露出了疑惑慌张的表情,可看着孩子这个样子,亲戚不仅没收手,反而哈哈大笑,继续逗弄着孩子。

邓邓看到这一幕,一开始的惊讶逐渐变成了愤怒,她一把把孩子抱回来,当即说到:"您还没洗手,就随便摸孩子,还是别人的隐私部位,这太不合适了吧。"

挑拨离间

说完, 转身就抱着孩子进屋了。事后,邓邓把这事儿讲给闺蜜听, 闺蜜连连夸赞邓邓做的对,真有勇气。自己之前也遇上过这样的事情,不过都碍于情面没有发作,以后还是得向邓邓学习。

可能这些喜欢"逗"小孩的人没有恶意,在某些大人看来,"逗一逗""捏一捏"孩子是喜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可是一些不当言语和行为,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很有可能是一种伤害。所以,面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必须直接回怼,让孩子知道妈妈的立场,才不会没有安全感。

日常生活中,遇到这么对待孩子的行为,就算尴尬也要怼:

1.给孩子喝酒

很多人在宴会上,总喜欢用筷子沾几滴酒,逗孩子尤其是男孩儿舔筷子喝酒。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那么几滴不会有什么影响。

年纪很小的孩子,身体还没发育完全,尤其是消化器官比较虚弱。酒精的刺激性可能会让孩子的肝脏受损,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严重的还会影响大脑发育,甚至引发脑瘫。所以无论是谁想要用这种方法逗孩子,家长们要立即阻止。

邓邓家

2.摸孩子私处

十分奇怪,很多老年人就喜欢拿孩子的乳房,小鸡鸡等私密位置开玩笑。逢年过节总有那么几个亲戚,非得要调侃一下孩子的私处,作势要拔掉孩子的裤子,割掉他的小鸡鸡等。

孩子们受到惊吓大哭起来,他们反而哈哈一笑。这样的行为恶毒又下流,家长们如果发现有人如此逗弄孩子,一定要十分坚决的制止,并带孩子离开,不要碍于情面不去阻止甚至和他们一样哈哈大笑。

邓邓家

3.挑拨离间

还有一些大人们喜欢用"你爸爸不要你了"、"妈妈有了妹妹就不喜欢你了"、"你喜欢奶奶还是喜欢姥姥",这种具有挑拨离间含义的话语去质问孩子,弄的孩子十分尴尬,不知道如何选择。

年纪小的孩子判断力还不足以区分玩笑还是真话,想想小孩子如果真的认为自己的父母会离开自己,不爱自己,或者强行让他们在都很爱他们的人之间做出选择,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呢。

平时无论多高质量的陪伴,在这样的话语面前,孩子的安全感一下子就崩塌了。这种时刻,父母更要及时帮孩子解围,抓紧时间怼回去,同时别忘了安抚自己的孩子。

小宝宝

父母就是孩子的保护伞,孩子的早期的安全感都来自于父母对他们的守护。也许亲戚朋友们在逗小孩子的时候没有恶意,但家长们也一定要及时阻止,告知他们作为父母的底线,保证孩子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