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遇到难题就退缩怎么办?家长要注意,提防孩子患上习得性无助

文|丽娜聊育儿(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各位好,今天分享的是孩子碰到难题就退缩,怎么办?孩子碰到难题的事情是非常常见的,但他最喜欢说的三句话是什么呢?我不会,我不行,我做不到这三句话,里边的核心的概念是一种无助感。孩子面对这个事情,他是非常无助的,非常无力的,他是没有能力去做到的。到这,我就想到了一种实验叫做习得性无助,咱们下面看看这个实验怎么做的?

孩子遇到难题就退缩怎么办?家长要注意,提防孩子患上习得性无助

首先:心理学上的一个实验叫做习得性无助。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

今天跟大家再重温一遍,就是做一个实验,一个铁笼子,把一个狗放进去,这个铁笼子设置很高,狗是跳不出去的。然后给狗进行电击,铁笼子一通电就相当于给狗电击了吗?狗开始是往外跳的,它试一次跳不出去,试一次跳不出去。最后这个狗在电击的时候它就不动了,不去往外跳了,它已经不去做努力了。这个时候把这个铁栏杆变低,这个低的程度是狗足可以跳出去。现在发现你在给狗电击,狗依然在那呻吟着,痛苦的呻吟着,它不做任何的努力和尝试,想要跳跃这个栏杆。

然后你再把另一只没经过这样的训练的狗放到这个铁笼子里,再进行电击,没进行这样训练的狗,一下子就会跳出去了。而经过训练,这个狗看到那只狗跳出去了,它依然在那里呻吟着痛苦着也不跳,所以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它经过了很多很多次的努力,都没有成功。当这个努力足可以它成功的时候,但是它心里认为它无法成功,它就不再进行努力,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其次:对于孩子学习问题上,家长应该怎样给孩子设目标?

那回到孩子身上,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妈妈说你好好学习三十分钟”。三十分钟,对大人来讲是不难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就特别难。三十分钟对一个小学的一年级的孩子来讲,他的注意力坚持度没办法达到那么长时间。小孩子十分钟觉得很轻松,十五分钟还好,二十分钟坚持坚持也可以,但是三十分钟他就挺不住了。

如果你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这个孩子,孩子一边学习,你会发现一边玩橡皮,一边玩其他的东西,你给他定的目标始终他是达不到的。那么最后他的大脑发育,他的年龄发展足可以到达三十分钟,注意力坚持三十分钟的时候,他也不会坚持三十分钟了。因为他内心已经有了强烈的无力感,认为我坚持不了三十分钟,妈妈始终让我坚持三分钟,我始终都没有达到,这次我也达不到。所以他就感觉那个目标太高,我做不到,我没有能力,他就会无助,就会达到那种习得性无助的感觉。

跳出去

再有:如果孩子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行为,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办?

首先你开始给他设置的目标太高,他很容易达不到。然后经过自己努力还是没达到,他就放弃努力。那就把目标不要设置太高,不要因为孩子不想学,你就把目标设置太高。很多家长就是孩子不学怎么办?给他压力,还不学?再给他压力,你越给他压力,他越不学。你压力给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孩子就始终是怎么努力达不到,那索性就不努力了。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有一个法则叫做小步子原则,那这个办法怎样用呢?

小步子原则就是把原来那么高的一个目标,拆成一级一级的小目标,每次你设定的都是孩子能达到的目标。这样的小步子原则,当目标达成的时候,孩子就会有自信,自信心来了,那么他下次就愿意去学习,愿意努力的去尝试。那么设置这个目标,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现有的水平去提高目标。不要认为看着别人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坚持三十分钟没问题。你的孩子始终坚持十分钟,你直接定到二十分钟,这样的目标能不高吗?

你还认为别的孩子能坚持三十分钟,我让他坚持二十分钟,我这目标还高吗?我告诉你高了。那是别人家孩子,你孩子就能坚持十分钟。你现在设置目标就是要坚持十一分钟,十二分钟让他坚持几天,然后强化了你在一点点往上加。这里家长也要了解一个观念,叫做成长型思维,跟成长型思维对应的是固定性思维。事情太难办了,怎么办?这叫成长性思维。这个事情太难办了,就到这儿,这叫固定性思维。我做不到,这叫固定性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德威克认为说,这个人你有能力,你有天赋,这就是说固定性思维。固定性思维,它就是这样是不能变的。说你在找办法,你在成长,我们叫做成长性思维。成长性思维是让你想办法,你不会做到这题,那只是暂时不会,我们的目的是想办法去解决。我们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也不是失败,我们是暂时没有成功。我们要用一种成长性的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去孩子帮孩子想办法。当孩子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就是要给他一个核心的信念是现在不会,不代表将来不会。所以孩子碰到难题退缩的时候,还是那三个问题,我哪不会?有什么办法让我学会?我应该从哪里去学起?

固定性思维

最后:给孩子订目标的时候,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设定目标,避免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总结一下这节内容所讲的就是给孩子订目标的时候,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让孩子在不断地完成小目标的时候取得成功。有那种成就感的体验,不要直接给孩子设置非常大的目标,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再一个给孩子设目标的时候是给你的孩子设目标,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跟你去比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在一个家长要转换一种思维,不是这道题会不会?这个问题对和错?而是要一种发展的成长型的观点去看待孩子,去看待学业,看待每一个题。好了,说到这就结束了,咱们下期再见。

这里是丽娜聊育儿,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