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九点,孩子该睡觉了,而他还想继续玩。
你开始跟孩子讲道理:不睡觉明天就起不来,起不来就会迟到,迟到就会被老师批评,你正在长身体,需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身体好……吧啦吧啦吧啦吧啦,你把自己所能说的词儿都用上了,道理讲了个透,连自己都感动于自己的博学多识。
再看看孩子,该干嘛干嘛,你根本不知道他听了没有。
于是你就说:跟你说呢,听见没有,快去洗澡睡觉。
孩子敷衍说:听到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这个时候,如果你直接说,9点了,到睡觉的时间了,赶快去洗睡觉,而后直接把孩子带到浴室脱衣洗澡而后上床关灯,一气呵成,孩子很快睡着了。
相对于讲道理明显强制让孩子去睡觉更为有效,但这样是不是太专制了?对孩子好吗?孩子的心理会不会受影响?孩子会不会对自己的做法有意见?
那么再说我们自己,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玩手机不好,应该早睡早起, 但一到晚上躺到床上抱着手机看了又看,就是不想睡,这时人给你讲道理你会听他的关了手机睡觉吗?恐怕只会觉得烦,而如果直接把你手机收起关灯睡觉,你也只能默认,毕竟是为了你好。

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所以在很多问题上,是没有必要和孩子讲道理的,适当的专制”比道理有用的多。
有时候给孩子讲道理就是对牛弹琴,我们就是那个愚蠢的琴师一、 孩子的认知有限,不能明白复杂的道理
对于孩子,特别是小一点的孩子,要讲明白一个道理真的是让人很奔溃的一件事情,在他们有限的认知里,是不能真正明白的,当我们问知道了吗,记住了吗”,孩子会给予我们肯定的回答,但实际上多半是被我们的长篇大论吓到而已。
二、孩子的关注是眼前,我们认为的道理对孩子来说是没有概念的
我们成年人对于看到的景象会跟之前的记忆做比较,而孩子的意识只能与眼前的景象建立联系。
你说玩具太乱了,是跟之前整齐做了比较,而孩子看到的,玩具就在哪儿,他们没有感觉哪里不好、不对劲,没有乱的概念,这时你跟孩子讲道理,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三、不厌其烦,适得其反
我们总是习惯反反复复去重复道理,而实际我们所谓的苦口婆心,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甚至是痛苦。所以慢慢孩子就学会左耳进右耳出”,或是充耳不闻”。
长此以往,当真的遇到必须要注意的事情时,父母的强调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我们讲道理,往往是从我们成人的角度给孩子强加道理,孩子没有体会,理解不了,形成不了他们的价值观,对他们也就不起作用,反而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父母一味地讲道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一、 越是讲道理,越是不听话
这几乎就是共性,很多家长都很苦恼,为什么道理越说越多,孩子却也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教了呢?
孩子听不懂道理,或是不想听,他们只关注他们想要关注的事情,他们想要做的事情,这时我们说的越多,孩子的叛逆心理越严重,你越是不让,我偏要做。”
二、 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当孩子发现父母的沟通方式就是讲道理的话,孩子认不自觉地就会去模仿。
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就会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只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企图用说教”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亲子关系疏远
卢梭也曾说过: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我们越是讲道理,孩子越是不想听父母讲话,甚至连正常的沟通都极力排斥。
我们自以为说的大道理都是对的,只顾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强硬把所谓的道理灌输给孩子,甚至在好好说”没用时,会严厉吓唬和打骂孩子,久而久之,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即便有一天孩子长大明白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却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一、原则性的问题,适当专制”,由父母直接做决定
对于原则性的问题,父母没必要去一套一套给孩子讲大道理,直接专制”要求孩子必须去做就好。
就比如吃药、睡觉、上学等等孩子必须做而且一定要按规矩做的事,不需要讲道理,也不需要说你自己看着办之类的话,而是不管你愿不愿意,这是必须的”。
孩子特别是较小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父母替他们做决定是最正确的选择。
同时,除了道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太多不讲道理的地方,接受和服从也是孩子必须学会的重要一课。

二、适度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做主
我们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能力,而不是事事替孩子做主。
所以,对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应该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去做;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适度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并让孩子承担其所产生后果。
三、 多和孩子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立场和角度去看问题,而是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表示理解、尊重和信任,然后再去给出具体的建议,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也更容易接受。
教育孩子是从来不是仅凭讲道理”或者靠专制”就可以成功的,最终是要孩子自己去体验去实践,去自己解决问题。而作为家长,我们要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言传身教,让孩子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学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