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沐育儿(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在我们中国家长的眼中,孩子要乖一些才好,不论孩子的年龄,只要孩子乖巧,就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成年人评价孩子是不是有出息,大都也采用孩子是否乖巧作为标准,也许乖巧的孩子确实省心,但是过于乖巧却和孩子的本性相违背,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3岁宝宝园内乖巧,众人都夸其懂事,老师却道破真谛:不是好事】

邻居的孩子玲玲今年正好3岁,到了进入幼儿园的时候,邻居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内,邻居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幼儿园里,萌萌十分的乖巧懂事,进入幼儿园的这些日子以来从未给邻居惹事,一直都是认真完成邻居的要求。
邻居告诉萌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发生争执,也不要和小朋友随意交头接耳。年仅3岁的萌萌果真做到了邻居的要求,邻居看到萌萌在幼儿园从未给自己惹事,便逢人就夸自己的孩子十分乖巧,作为邻居我们周围的人也都认为萌萌真的是一个很懂事的小朋友。
但是,前几天幼儿园举办了亲子活动,邻居去问老师自己的孩子萌萌的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老师却告诉邻居,萌萌虽然看起来很乖巧,但她年纪仅有3岁,正是应该玩闹的时候,过分的乖巧也许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邻居听后刚开始十分不悦,但是回家后观察了孩子几天,邻居也觉得自己的孩子有些过分的乖巧,害怕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出现性格上的一些问题。
▶▶孩子乖巧可能会有问题
★孩子会没有主见
有的时候孩子从小乖巧也许会让父母少了很多麻烦,但是这样的孩子往往在成长后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主见,他们习惯于听从父母的安排,当他们需要自己做出决定的时候,他们常常就会表现除犹犹豫豫、畏首畏尾,他们害怕出现问题,逐渐的他们也就变成了所谓的巨婴。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乖巧也是如此,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便利而耽误孩子的成长。
★性格过于圆滑
有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乖巧正是他们性格中出现的问题,孩子的乖巧表现出从三四岁开始他们就已经懂得人情世故,这些看似圆滑的性格也许是证明孩子懂事。
但恰恰展现出了孩子过于早熟,太早地了解人情世故,只会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看人下菜的本事,这样的孩子往往也是天生就有两面派的性格。人前做一套人后做一套,并不是属于小孩子应该有的表现。
★童真得不到释放
孩子的童年就应当伴随着欢声笑语、吵吵闹闹,孩子应当是充满乐趣的,然而这些乖巧的孩子却需要被迫放下自己的欢乐,早早的成长。在他们的童年中童真往往是一个贬义词,他们需要早早的就开启了人生的竞争,努力表现自己让自己成为大人们口中的小大人好孩子。

没有童年的孩子,就是没有欢乐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让自己真正的快乐往往会在孩子今后的成长中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根据上海的一份调查,来自上海的孩子最大的特点是乖巧懂事,都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控制能力。
而我们的评价标准也是将听话、乖纳入其中,并发挥着决定作用。
乖巧看似很完美,但实际上,乖巧会带给孩子更大的性格上的危害。

互动话题:你是否也喜欢孩子乖巧?各位家长是否会让孩子变乖?欢迎大家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