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峰聊育儿(此文为原创,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儿子今年十二岁,已经学围棋六年了。不久前,我带他去省城参加三段升四段的考试。一共赛三天,前两天每天三盘,第三天两盘,胜六盘才能成功升四段。
第一天,儿子赢了一盘,输了两盘,也就是说,以后的五场比赛都赢了才行。我的心悬了起来。
第二天,儿子赢两场输一场,失败已成定局。
不少升段注定无望的孩子,已经被他们的父母带回老家了。因为参赛者大都家在外地,在省城吃住都得花不少钱,既然这次升段没有希望了,他们便不想再浪费钱了。
我小心地问儿子:明天还要不要继续参加?”
儿子有些疑惑地问:为什么不参加?多好的学习机会啊?”
听到儿子这样说,我放松了下来,看来孩子并没有因失败而产生畏难情绪。
第三天,在考场外面,我和几个同样陪考的家长聊天,我发现他们的孩子似乎都比我儿子聪明很多:不少孩子前两天考试都是全胜。我还得知不少孩子升一段、二段、三段都是赛一次就通过了,而且比我家孩子年龄小。

可我儿子升一段赛了两次,升二段赛了三次,升三段也赛了三次才成功。其实这次我本来就没报希望,前三次相对简单点,都升得那么艰苦,这次升四段,一次通过可能性很小的。
我不得不承认,儿子在围棋方面没有多少天赋。回想起来,我不禁有些后悔,当初支持他学围棋,究竟是对还是错?
六岁那年,他去小伙伴家玩,看到小伙伴和爸爸在下围棋,他看了一下午,回来就要求我们送他去学围棋。我就把他送到了围棋中心……
如果他当初没有学围棋,就不会遭遇这么多挫折。如果把学围棋的时间用来学别的,或许会更有成绩。可是,儿子偏偏执意要学习下去,这该怎么办?
比赛结束后,我们从省城回家。路上,我小心翼翼地问孩子:这次没升四段,你不会难过和灰心吧?”
孩子笑了起来:当然不会。妈妈,难道你忘了你给我讲过的邓亚萍学乒乓球的故事吗?”
我当然不会忘记,儿子升二段的第一次比赛,只赢了两场,当时他灰心地说,再也不学围棋了。

可是我从他眼神中看出他其实还是想学的,只是无法面对惨败。于是,我就用邓亚萍当榜样鼓励他。从此,不论遭受多少挫折,他再也没有退缩过。后来,随着围棋级别的提高,越来越难,当初很多比他学得好的人都放弃了,他却依然乐在其中。
几天后,我带儿子去拜见一位资深围棋教练张老师,我想听听他的意见。
张老师看到我的儿子后,不禁点点头,说:一看就是学围棋的,有气度。”听到他的夸奖,儿子腼腆地笑了。
在电话里我已经大致说过儿子的情况,所以便直接问道:张老师,您觉得我儿子继续学下去,有前途吗?最后能达到什么级别?”
张老师反问我:你觉得什么叫有前途?达到什么级别很重要吗?”
我愣住了,学围棋不是为了获得相关技能和证书吗?
见我疑惑,张老师又问我儿子:你喜欢学围棋吗?你觉得围棋给你带来了什么?”
儿子想了一下说:我喜欢围棋,我觉得围棋变幻无穷,博大精深,很有意思,总能给我新奇的感受。围棋让我变得很宁静,不管遇到什么烦恼的事情,只要在面前摆上围棋,我就能专心在围棋上。同样,我平时上课或做作业的时候,也能很认真地投入学习。”
当你输了棋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受?”张老师继续询问。
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还有很多不知道、不熟悉的东西,所以输棋很正常。我很想继续学下去。”

张老师点点头,回头对我说:你看,通过学围棋,孩子的心态变得多好啊!学围棋,或者学别的什么东西,最重要的不是要获得什么成绩,取得什么荣誉;而是能因此修身养性,变得气定神闲,胜不骄、败不馁,不狂妄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又心中有所敬畏。这样将来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就不会因此一蹶不振;获得成功也不会得意忘形。天才永远是稀少的,将来走上专业围棋道路的人也凤毛麟角。你的孩子不一定非要靠围棋为生。但将来他不论做什么,都会更从容镇定一些,这就是学围棋给他带来的好处。难道这还不够吗?至于什么等级,这些外在的荣誉都是副产品,相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听到张老师这样说,儿子露出了欣喜的表情。我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是啊,孩子是在升段的道路上失败了很多次,可围棋也增强了他的毅力。与一般的孩子相比,他更加不怕挫折,敢于拼搏,遇到困难也从不退缩。
他从来不会因为怕输而不敢与水平比他高的人下棋。相反越是水平比他高的,他越喜欢找人对弈。他更因此知道成功来之不易,从来不幻想一步登天,不会靠突击练习来应对比赛。

他曾经跟我说过,他们班有几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平时不认真学习,总是考前一星期才努力看书,然后考试总能考个前几名。他从来不那样做,因为他认为自己不是天才,每天都会认真听讲和学习,到了考前却并不格外努力,一样能考得好成绩。相比而言,他的基础不是更扎实吗?
智商或许是天生的,但情商却是后天培养的。一个人将来的成功,智商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情商。我的孩子智商可能一般,但通过学围棋,情商却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这不是最值得欣喜的事情吗?
想到这里,我决定以后会继续支持孩子学围棋,并且不再用功利的眼光来评判儿子的成败了,因为我懂了:一时的成败并不重要,良好的心态会让他受益终生。
文|少峰聊育儿(一个80后可爱活泼的阿姨,每天和大家分享育儿的小知识,希望喜欢)